幫忙帶孩子,沒有感恩還滿是抱怨?隔代育兒困惑細解析

婆媳矛盾是千古難題,如果有了孩子,矛盾更是升級。從孩子的吃喝拉撒、生活作息,到教育方式,每個細節都可能成為矛盾的引發點。

比如趙婧,她最不能忍受的是婆婆揹著她,給3歲大的孩子吃糖。“怎麼說都沒用,規矩立了也白立,我一上班,全破功。”畢竟,很少有孩子能抵制糖果的誘惑。為了防止婆婆乘她不在破壞規矩,她把孩子拉到房裡,關上了門,狠狠地揍了一頓,並告訴他:如果下次再發現他在吃奶奶給的糖,就要加倍捱揍。從此,孩子再也不敢接奶奶的糖。

“我沒法阻止婆婆,但我可以從源頭上阻止我兒子!”說起這點,趙婧還是頗感得意。

但如果認為,這種隔代育兒矛盾通常只發生在婆媳身上,就大錯特錯了。女婿和岳母之間也亦是如此。

幫忙帶孩子,沒有感恩還滿是抱怨?隔代育兒困惑細解析

比如同事李澤,說起岳母帶娃這回事,就頻頻搖頭。他最看不慣的,是岳母對孩子“過分的保護”:氣象預報一說降溫,就趕緊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裹上;學走路的時候,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就怕孩子摔著;擔心孩子自己吃不飽飯,3歲了,還在餵飯;上了初中,還要大人接送去培訓班……

“一個男孩子,養得一點都不獨立!”說起兒子,李澤是諸多的不滿。儘管孩子成績優異,是學校保送985的尖子生,但對於從小在軍家大院長大的李澤,光是孩子“嬌生慣養”這點,他就著實看不上,覺得孩子“是被外婆寵壞的貴公子,哪哪兒都不行”。

對於沒老人可以幫忙帶孩子,只能其中一方辭職,或者花錢請保姆的夫妻來說,趙婧和李澤都是他們的羨慕對象,而趙李的抱怨更像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每每當他們總有機會經歷和伴侶的父母共處一室,一同帶娃的體驗後,又常常對他們生出許多心心相惜來。為什麼呢?

幫忙帶孩子,沒有感恩還滿是抱怨?隔代育兒困惑細解析

抱怨背後的真相一:育兒主導權的部分喪失

多一個人帶孩子,就多一份育兒權的分(瓜)配(分)。無論是趙婧,還是李澤,他們對祖輩帶娃方式的抱怨,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祖輩的介入,打破了他們對孩子“理想成長軌跡”的設定,這也意味著他們對孩子育兒主導權的部分喪失。

所以,隔代育兒矛盾,有時也是一場育兒主導權的爭奪。無論是直接和祖輩“開火”,還是像趙婧那樣,從孩子著手,本質上都是要奪回養育孩子的“主導權”。

抱怨背後的真相二:角色價值感的缺失

雖然在隔代育兒這個問題上,輿論一直鼓吹祖輩要懂得“邊界”,不可太乾涉子女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但是對於擔起育兒大部分重任的祖輩們來說,既讓其辛苦帶娃,又讓他們事事都要聽從子女的方式來教養孫輩,原本就不近人情,畢竟他們不是傭人,也沒有非要幫子女帶孩子的義務(把自己的子女養大,他們就已經完成撫養義務了),若他們保持“要我帶娃就得按我的方式來”的想法,也無可厚非。

但難也難在,每個人都有體現自我價值的需求,在養娃這件事上也一樣。所以,孩子更按誰的方式成長,誰的養育價值感就更強些。反之,則價值感很低,甚至沒有。譬如李澤,在兒子身上看不到自己起的作用,反倒全是岳母起的作用,作為一個父親,他的角色價值感是不夠的。

為了抵消這種令人不悅的“無價值感”,最常見又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貶低他人的價值:“他/她做得一點不好”“他/她的成果根本不算什麼”。

這也就不難理解,李澤為什麼始終對岳母的育兒方式充滿詬病,始終覺得孩子“哪哪兒都不行”。

幫忙帶孩子,沒有感恩還滿是抱怨?隔代育兒困惑細解析

抱怨背後的真相三:過往經歷的投射

每個人看問題的方式,都與他/她的過往經歷密不可分。“那些懸而未決的往事和未經妥善處理的舊傷,都會影響我們對待子女的方式”。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如是說。意思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我們所追求的“理想小孩”的模樣,常常和我們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

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一個現象,在A的家庭可以被接受,在B的家庭卻斷然不能被接受。就像3歲孩子能不能吃糖;孩子學步時,要不要儘量防止他摔跤;孩子多大開始,上培訓班不用接送……每個家庭的標準可能都不盡相同。沒有絕對的對錯,大家做的決定,都是構建在自己的經驗和對過往經驗的解讀上。

比如一個從小不被允許吃糖,或者因為吃糖而飽受過齲齒之苦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對孩子“吃糖”這件事特別的敏感和上心。

又比如從小在軍事化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因為自己身上的軍人氣質而時常被人肯定、稱讚,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繼承這種“男子漢”氣質;又或者是因為自己小時候沒能擁有這些氣質而經歷了一些令人不悅的體驗,比如被嘲笑、孤立等,從而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轍。

所以,我們對孩子身上某些點的執著,很可能是我們對過往某些經歷的彌補或者執著的追求。

幫忙帶孩子,沒有感恩還滿是抱怨?隔代育兒困惑細解析

先與自己和解,再與他人和解

抱怨背後必有訴求。當我們抱怨祖輩沒有把孩子帶好時,先想想:

我們對孩子、對祖輩帶娃的期待是什麼?

我們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期待?

是否希望自己過往的某些經歷在孩子身上重演?還是擔心祖輩的介入,會減弱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

我們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擔心?為什麼有那樣的需要?

而這些擔心和需要,很可能是與我們某些過往的某些經歷有關。

而這些與我們過往經歷有關的訴求,是我們未能與過去和解的部分:

那些想得而得不到的東西,那些想做而沒做成的事……

讓我們努力改變能改變的部分,平靜接受不能改變的部分。

不把未了的心願,未滿足的訴求嫁接在別人身上,先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他人和解。

而和解之後,我們會看到人生中更多值得感恩和欣喜的部分,無論是孩子的成長,還是祖輩的付出:)

幫忙帶孩子,沒有感恩還滿是抱怨?隔代育兒困惑細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