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本文首發自:三點一彎鉤


01


最近,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在率領4個彪形大漢,搶奪公司幾十個公章之後,現任總裁俞渝(李的妻子)發佈公告稱:


“李國慶用股東身份滋事,噹噹網已經報案。他會持續演出鬧劇,除了吃瓜大家不必理會。”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圖片來自《俞渝發全員信》


見過夫妻撕逼,但為了離婚財產分割,撕得這麼大張旗鼓的,實屬罕見。


俞渝這封公告出來後,李國慶似乎再也找不到搞事的理由,也沒招可用了,只能請求兒子作為中間人調解。


我特別理解俞渝的“決絕”,當年李國慶“摔杯”怒罵俞渝無情無義,她沒有忍氣吞聲,而是站出來戳破李國慶的道德面具,逼他承認自己“感染過梅毒”。


能夠自己揭露婚姻悲慘的真相,而不是假裝“歲月靜好”,已經相當硬核了,然而“鐵娘子”俞渝也沒有幸免的是:


鬧歸鬧,撕逼歸撕逼,夫妻鬥得再厲害,這離婚還是要等李國慶主動起訴。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這兩天吃名人婚姻的瓜,我發現了一個規律:


鬥得不可開交的夫妻中,有很大一部分至少有一個人不願離婚。


真正決定離婚的夫妻,反而離得乾脆果斷靜悄悄,更加和平友善。


這讓我想到了,前兩天發微博怒懟張大奕是“小三”的董花花。


翻看她的社交平臺,在她老公出軌前後,她曬的都是母慈子孝、美食菜譜、瑜伽健身、逛街購物……


拍成電視劇,應該叫《富家太太的陽光幸福生活》。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誰能想到這陽光底下早就有黴斑了?


一句“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足以看出董花花忍小三很久了,但這條微博之前,她一句抱怨都沒有。


最後,出軌的老公因為“家庭問題處理不妥”遭到降職減薪,失去阿里接班人的機會,“小三”張大奕絲毫沒受影響。


對董花花來說,這恐怕是一個傷敵五十、自損八千的結局。


可她能怎麼辦呢?不想離婚,又不想受小三的氣,要是還能想出別的辦法,也不至於兩敗俱傷。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對比前兩天自曝離婚的陳德容,8年婚姻好聚好散,大方告別。


董花花長時間的視而不見,努力維持著的幸福假象,簡直讓人恨鐵不成鋼。


我收到過很多封諮詢婚戀的讀者來信,問得最多的問題是:


我婚姻很糟,還能修補嗎?


起初我會客觀回答:你老公根本不想配合,辛苦修補一輩子,還不如離婚來得效率高。


但我後來發現,姑娘們不能接受“能修補”之外的答案。


在她們看來,婚姻再糟糕、老公再垃圾,都有辦法修補和改變。


沒有辦法,絞盡腦汁也要想出辦法。


因為離婚實在太痛苦了,朋友圈裡曬的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多幸福,同學聚會時聊的都是自己老公有多優秀,跟家人打電話說的都是老公的好話——


在所有人眼裡,她是最不可能離婚的那一個。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她很幸福,連隔壁阿姨教育老公,都會指著自己說:你看別人老公多疼她,你學個一半我就知足了!


面上開心,心底一聲苦笑。


誰都知道這不是真的。


成年人的生活,哪個不是表面都挺好,實際上一地雞毛?


就像一個臺前唱戲的人偶,完美演出觀眾最羨慕的生活。


然而揭開那層華麗的表皮,底下只有一聲空空的嘆息。


02


去年年底,一個姐妹因為老公出軌問題快要崩潰了,天天找我喝酒訴苦。


擔心她有抑鬱傾向,我特別關注了她的朋友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朋友圈裡十條有八條都是曬老公、曬孩子。


我很納悶,這是浪子回頭了嗎?


可私聊時,她說情況越來越糟,現在他們經常詛咒對方父母去死,每天吵架,老公不肯交出工資卡,還嚷嚷著要離婚去“尋找真愛”。


“垃圾男人,年後就去離婚。”


她篤定地說。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結果疫情解封之後,她非但沒離婚,還懷上了二胎,朋友圈裡曬的幸福指數簡直爆表。


再私聊,她咬牙切齒地說:


“我把老公和小三的聊天記錄都拷貝了,想象著離婚時我扔出這個‘殺手鐧’,想想老公氣急敗壞灰頭土臉的樣子,我心裡就爽快得很。”


老公和小三沒有斷,她也不知道這種“三人行”要持續到什麼時候,但離婚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大娃剛上幼兒園,正是需要爸爸的時候;


二胎還在肚子裡,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


自己年齡大了,職場上一事無成,生活質量會下降;


離了婚帶著娃也不好擇偶,害怕自己後半生孤獨;


老公再垃圾,對孩子來說,至少也是原裝的,總比後爹好。


……


前兩天陪她逛街,一個男孩在街上向女孩表白,一群人都在旁邊大笑,她也笑,但笑著笑著就捂住了臉。


她雙手顫抖著說:“你別看,我知道很糟糕,但我不想讓別人看到,因為太不體面了。”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生活中,“不體面”的事情還少嗎?


有的夫妻為了孩子不離婚,要麼天天在孩子面前吵架,要麼在孩子面前裝作夫妻恩愛的樣子,強忍著噁心逢場作戲。


有的丈夫出軌好幾次,小三小四都騎到脖子上,妻子心裡堵著一口氣,絕對不能讓小三小四“上位”成功,自己耗得心力交瘁。


有的夫妻明明都走到了民政局,結果妻子卻在最後關口逃跑,哭著喊著“我不想離婚”,遭到老公一通亂罵……


或許是成年人最後一點矜持,寧可在房間裡哭到眼瞎,也不想被人看到狼狽的一面,如同一個演技拙劣的演員。


生活已經如此糟糕,要是連最後一點自尊心都破掉,真的沒法活了。


03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短片,全職太太張娜拉的24小時,沒有一分鐘,是能夠真正得到休息的。


她必須一手抱孩子一手吃飯;穿著沒時間洗的衣服上街;手腕上長期貼著關節痛的膏藥;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離開一分鐘,孩子就在外面哭喊“媽媽”……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妻子忙得都快人格分裂了,老公竟然在KTV裡談笑風生,不但不接妻子打來的求助電話,還發短信說“今晚不回來了”。


對著空空的房間,她心裡的情緒都化成眼淚,孤孤單單的掉下來。


評論裡有人說:“這跟離婚喪偶有什麼區別?難以理解。”


但我卻特別理解,這不是不想離婚,而是離不了婚。


即使一地雞毛,婚姻所帶來的價值,也遠超那一紙結婚證書。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夫妻關係帶來的安定感。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隨著相處時間增加,自我、丈夫和家庭,會組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形。


這三者不分伯仲、勢均力敵,哪一方太強或太弱,都會導致婚姻出現大小問題。


自我太強的女人,會抵消丈夫和家庭的正面作用,使得親密關係充滿了衝突;


自我太弱的女人,也會因為受不了離婚的打擊一再退讓,讓婚姻生活變成忍辱負重的折磨。


最好的婚姻,是自我、丈夫和家庭三者共生共存:


妻子有自信心,丈夫有存在感,家庭有凝聚力。


三角形哪一方出了問題,婚姻都會變成煎熬。


女人太清楚這個道理了,但凡真心想走進婚姻的女人,很少沒有犧牲部分個性和自我,從而使三角形更加平衡。


可也是因為如此,當婚姻出現問題時,女人的自我已經和三角形“黏”在一起,再分離,就會從根部打擊自我。


“單身時明明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結婚後卻覺得離了伴侶就活不下去。”


所以即使婚姻充滿痛苦,也還是會苦苦掙扎。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婚姻的第二個作用,是修復童年的關係創傷。


我們中的有些人,會追求“不快樂”的婚姻,父母吵架越厲害、父母的婚姻越是不幸,我們越是“希望”自己的婚姻也充滿坎坷。


這種“希望”是潛意識裡的,它驅使我們選擇糟糕的配偶,重溫父母的不幸。


因為相比幸福快樂的婚姻,我們更知道如何在這種環境裡生存。


痛苦的婚姻讓人熟悉而充滿安全感,也把我們渴望改變父母的願望,遷移到伴侶身上。


我們怒斥伴侶:你怎麼那麼糟糕!


實際上是在要求他:你怎麼就不能改一改呢?


我們從伴侶身上修復自己的童年創傷,這種創傷越是嚴重,我們越是害怕改變、害怕冒險、害怕離婚……


所以努力修復的結果,往往是徒勞無功。


該出現的問題,依然還是會重蹈覆轍。


既然無力改變過去、修復問題,最起碼給自己想象的權利吧!


於是,一場“假裝我很幸福”的大型表演秀,就開始了。


04


剛結婚的時候,想法都是從“最多”開頭的:最多忍他一次、最多妥協一下子、最多幫他這一把……


結婚幾年後,想法都變成了“至少”開頭:至少生活還穩定、至少有個家、至少有個伴……


垃圾婚姻不離婚,是因為還可以自欺欺人。


每當我們覺得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時,心底的阿Q精神都會冒出來,保護內心不至於崩潰。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老公出軌、孩子不聽話、在婆家不受待見、家裡還欠了很多債……


每天想著痛苦什麼時候是個頭,幾乎快要被絕望吞沒了。


這時,在朋友圈裡曬一下精心製作的晚餐,收穫一堆點贊,朋友紛紛誇讚自己“真的好會過日子”、“誰娶了你真有福氣”。


便感覺這日子還可以,生活也不算特別糟。


即使第二天,各種打擊撲面而來,還是可以看著朋友圈,想象生活真的像自己曬的那般幸福,該有多好。


何以解憂,唯有美圖秀秀。


即使人前維持了體面,人後也心知肚明:


曬再多幸福,也帶不來一次發自肺腑的滿足。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行為心理學之父約翰·華生說過:


一個人看來最有實力的東西,恰恰是一個人的主要弱點。


想要幸福是人類的本能,但擁有幸福靠的是行動,並非幻想。


如果你真的願意為幸福付出行動,請參考以下三種方式:


1.加強心理建設,將婚姻當成一件事來處理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婚姻和一般社會問題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會面臨同樣的困境和任務。


認為“只要結了婚就完美了”是錯的,用對的方法去維繫婚姻才能完美。


比如老公出軌,妻子心理上極度厭惡,以致無法冷靜思考。


但如果把老公出軌,當成一個搞砸了的PPT,思考是調整還是刪除,似乎就變得程序化了很多。


這是一種叫做“隔離”的自我保護機制,也是一種能夠讓我們更有動力的思考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只要行動的速度夠快,崩潰就追不上你。


2.多做不同嘗試,突破自己的安全區域


我們總喜歡呆在同一個地方,這本身沒問題,但不能用兩性關係來滿足我們的個人安全區域。


因為自己喜歡某種生活方式,便看不順眼對方和自己的差異;


因為自己熱衷於某個類型的伴侶,便希望對方也變成這種人。


如果每個人選擇伴侶的時候,都只從自己角度出發,那麼結婚對人類來說,就成了一個滿足自卑情結的過程,而非一次自我成長的機會。


不妨試著反過來:


對方和自己存在差異,那就嘗試著瞭解對方喜歡的生活方式;


對方的脾氣和性格與你預期不同,那就嘗試著去理解他獨特的內在。


這會讓你主動去做一些並不喜歡的事,但不喜歡不代表不對,在行動的過程中,你會更深切的體會到相比做喜歡的事情,做“對”的事情更能讓你感到自信。


3.學會愛自己,多做一些能自我提高的事


阿德勒認為,人要保持成長,就不能把感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人生沒有哪一種問題,會重要到凌駕一切。


書是靈魂的朋友,旅行是內心的良師,健身是肉體的刀和盾……


相比沉浸於婚姻本身,做這些事更能讓你感到幸福。


結婚並不等於邁入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婚姻中,我們依然會迎來無數個蛻變的過程。


這需要我們別抱著“只想和伴侶談情說愛”的心態,因為這會讓我們猶豫不定,遲遲無法邁入下個階段。


“老公出軌後,我在朋友圈秀恩愛”:垃圾婚姻,為什麼捨不得放手


我經常在文章中強調“愛自己”的重要性,現在也依然要強調:沒有什麼比愛自己更重要了。


身體力行的為提高自己付出努力,比外人的讚美,更能讓你感到幸福。


現實中的每一個苦難,都對應著好幾種心理癥結,離不了婚也是如此。


戀愛之前,夫妻不過是普通熟人,不可能僅僅因為領了兩張結婚證,就變得密不可分。


無論是財產分割、孩子撫養權、情人糾葛,離不了婚的真實理由,是內心薄弱的那部分自我,在叫囂著維持現狀。


那並非發自肺腑盼著自己好。


當你把“幸福”當成一件事去做,你會發現盼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的願望,比滿足個人安全感更加強烈。


放下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成全一個愛自己的自己,這種蝶變般的過程,誰說不是一種幸福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