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實踐中心開發疫情防控教育線上課程

中國報道訊(張洪禎 蔡可心 通訊員叢宏報道)2020年4月21日,山東省威海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正式推出《抗疫大作戰》實踐雲課堂。目前,威海九中、新都中學、蒿泊小學、神道口小學等2000餘名學生完成了在線學習。

山東威海實踐中心開發疫情防控教育線上課程

新都中學初一年級的同學說:“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對疫病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感覺沒那麼害怕和煩燥了。只要加強鍛鍊,科學防護,疫病是可控可治的。”“我們學校也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疫情防控教育方面的資源,《抗疫大作戰》雲課堂融知識、活動為一體,內容很豐富,學生能夠更加系統、全面認識疫情。”蒿泊小學五年級老師孫燕說道。

從2020年3月27日《疫情主題教育課程群的開發與實施策略研究》正式獲得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批准立項,到4月21日推出線上課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實踐教育中心的教師承擔起開發疫情防控教育課程的任務。他們從新冠肺炎疫情的現實出發,廣泛查閱資料、諮詢專業人員,充分發揮綜合實踐基地的場館優勢和資源優勢,開發出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及認知特點、以活動為主線、以生命與健康、科學與理性、精神與價值為主題的5門課程組成的主題課程群。據悉,這5門課程分別是認識疫病、健身抗疫、科學防護、心理調適和責任擔當,以發展學生健康生活、科學精神和責任擔當核心素養為目標,使學生正確認識突發的傳染病疫情,掌握科學的防疫知識和技能,以科學理性的態度面對疫情,養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提高對未來突發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的處理能力。

山東威海實踐中心開發疫情防控教育線上課程

作為全國首批示範性實踐教育基地,威海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的課程建設一直走在前列。自2014年正式運行以來,開發出勞動技術、科學實踐、文化創意、珍愛生命、素質拓展六大板塊百餘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編寫了10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材及教學指導用書,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真正實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化、規範化、常態化。學生在這裡接受為期5天的實踐教育,他們走向自然,走向生活,挖掘潛能、發展特長,學會創造、學會改變,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明顯提高。陝西渭南、山西太原、河南南陽、黑龍江齊齊哈爾等幾十地市教育局、校外實踐基地先後選派教師前來培訓,共享實踐教育課程成果。

此次疫情爆發,中小學生響應號召居家學習。如何引導學生科學理性面對疫情、克服長期居家學習產生的心理不適等問題,成為擺在家長和中小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巨大挑戰。實踐中心積極承擔起這項任務,多次召開視頻會議,討論課程群開發實施的思路和內容框架等。全體教師緊鑼密鼓、加班加點投入到課程群的開發中。徐娜老師是一位新手媽媽,尚在哺乳期的她把幼小的孩子交給婆婆,自己反鎖在房間裡工作,顧不上一直哭鬧的孩子。她說:“我入職時,校長就給我們講過,我們的校訓只有16個字,那就是‘鍥而不捨、厚積薄發、開拓創新、爭創一流’。開發一流的課程,讓更多的孩子受益,這就是我們實踐中心教師的擔當和使命。”

山東威海實踐中心開發疫情防控教育線上課程

近期,實踐中心《抗疫大作戰》課程群中其它線上課程也將陸續推出。相信春暖花開後,當可愛的孩子們重新回到校園,他們必定掌握了足夠的疫情防護知識和技能,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寶貴、逆行者的偉大。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他們也能夠自覺養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科學理性面對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