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一、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在四診八綱、辯證論治的理論指導下,運用各種手法刺激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通經絡、行氣血、和營衛以調整患兒機體的偏盛偏衰,促進其抵抗能力,達到防病保健和治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適應症:適用於感冒、發熱、咳嗽、消化不良、便秘、腹痛、腹脹、腹瀉、積滯、疳積、小兒先天性斜頸等多種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以及預防保健。適用於出生至14歲以下兒童。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二、艾灸


以艾絨的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在腧穴或病變部位進行灼燒、溫烤,以起到溫經通絡、調和氣血、溫中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以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適應症:虛寒性疾病以及風寒溼邪為患的病症,如胃脘痛、腹痛;嘔吐、洩瀉、遺尿等。一般適應於半歲以上兒童。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三、耳穴壓豆

耳穴壓豆是採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應點,通過經絡傳導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適應症:適用範圍廣,各種急慢性疾病均可選用,如小兒遺尿、支氣管哮喘、自汗、兒童夜磨牙。一般適用於三歲以上兒童。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四、刮痧


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一定部位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可疏通腠理,使臟腑濁氣通達於外,使周身氣血舒暢,達到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適應症:主要以夏秋之間各種急性疾患,如外感發熱、肺炎喘嗽、驚證、疳積、中暑、頭痛等,民間廣泛流傳用於治療發痧(中暑),絞腸痧、吊絞痧等,適應於五歲以上兒童。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五、中藥封包

是將中藥製劑均勻調成糊狀平攤於棉墊上敷於患處或平攤於穴位貼上敷於穴位上,利用其熱力作用將藥物通過皮膚滲透到組織器官,由表及裡,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

適應症:適用於兒科的哮喘、支氣管炎、肺炎、腹瀉、口瘡、高熱驚厥等病。一般適用於出生至14歲以下兒童。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六、保留灌腸

又稱肛腸納藥法,是將中藥煎劑或摻與散劑,自肛門灌入,保留在直腸結腸內,通過腸黏膜吸收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適應症:適用於兒科的高熱、痢疾、便秘等病。一般適應於出生至14歲以下兒童。

七、超聲霧化吸入


是應用超聲波聲能,使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再由呼吸道吸入,從而達到溼化呼吸道,稀釋痰液,幫助祛痰,改善氣道功能,預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以消除炎症減輕呼吸道黏膜水腫,保持呼吸道通暢,解除支氣管痙攣,使氣道通暢,改善通氣狀況。

適應症:適用於兒科痰液粘稠,支氣管痙攣,喘息及呼吸道炎症的病人,一般適應於三個月以上兒童。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八、火罐

火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火罐吸附於皮膚穴位上,以致局部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

適應症:適用於急慢性疼痛、咳嗽、哮喘、脘腹脹痛、胃痛、嘔吐、及腹瀉等病。一般適應於5歲以上兒童。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九、中藥燻洗


將藥物煎湯,趁熱在患處燻蒸、淋洗,以達到疏通腠理、祛風除溼、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適應症:瘡瘍、筋骨疼痛、目赤腫痛、帶下疾病、肛門疾病、高熱不退等。

硯山縣中醫醫院兒科中醫特色療法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