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演變過程

引言

這一時期南北文化的碰撞、交流與融合在服飾的發展演變上留有明顯的痕跡,並對隋唐時期有著很大的影響。服飾的發展演變在社會各階層有著不同的表現,我們首先來研究一下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演變過程。

一、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服飾

在漢代以前,在朝會、祭祀等正式場合的標準服裝是上襦下裳,而深衣,即長的袍服是作為便裝使用的,到東漢時期則除天子、公卿的袞冕之服外,改以長至腳背的袍服為朝會服裝。魏晉南朝時期基本上沿襲東漢的服制,而稍加改動。天子在祭祀天地、明堂、宗廟及元會、臨軒穿著的袞服仍為上衣下裳。唐代閻立本所繪《古帝王圖》中晉武帝即著袞服,則為後人研究提供了具體的形象資料。

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演變過程

除冕服外,皇帝在朝會及其他場合所穿著的皆為袍服,如釋奠先聖時穿皂紗袍,朝會時穿絳袍,另外還有被稱為雜服的青、赤、黃、白、黑五色紗袍,在拜陵及弔祭大臣時則著單衣。三國魏文帝曹丕與秘書丞薛夏討論經傳,見其衣薄,解所御袍服賜之。在袍服內襯有領、袖顏色與袍服不同的中衣,如穿絳紗袍則配皂緣中衣,穿皂紗袍則配絳緣中衣。

諸侯王及三公九卿等大臣在隨同皇帝祭祀天地、宗廟時亦穿著袞服,形制與皇帝的相似,只是紋飾及衣料有所不同。

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演變過程

群臣在朝會時穿五時朝服,也就是五種顏色不同的朝服,這五色是隨季節變化而改變,春天為青色,夏天為硃色,季夏為黃色,秋天為白色,冬天為皂色。根據規定,等級高的官員穿無色朝服,比他等級低的穿四色的朝服,更低的穿一色朝服,也就是隻有一種顏色可以穿。魏、西晉時期朝服所需衣料由朝廷供給,東晉時只供給一部分衣料,到南朝宋文帝元嘉末,因國庫空虛,停止供應,由百官自備。南朝時期儘管規定有五時朝服,但大臣實際穿著皆為硃色朝服。此外,還有顏色及圖形各異的紗袍、錦袍、綾袍等,如曹操曾賜給楊彪的錯彩羅縠 錦袍,西晉惠帝賜給盧志的鶴綾袍等。

二、歷朝歷代服飾演變過程

十六國時期作為統治者的少數民族將自己的一些服飾習慣帶入中原地區,同時他們又接受了漢族政權的部分傳統,因而服制較為混亂。

北魏初期在拓跋鮮卑本族服飾的基礎之上,又吸收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一些服飾特點,《南齊書·魏虜傳》稱:"佛狸以來,稍僭華典,胡風國俗,雜相糅亂。"東魏、北齊時人魏收在所撰《魏書·禮志四》中也承認在道武帝拓跋珪時期:"時事未暇,多失古禮。"《資治通鑑》亦記載依據北魏舊制,群臣在季冬朝賀時,服褲褶行事,到太和十五年十一月才由孝文帝下詔廢止舊制。至太和十六年三月,孝文帝又下詔廢止戎服祭天的舊制。說明在此之前,褲褶服是參加朝會與祭祀的正式服裝之一。

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演變過程

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進入北魏的褚莚 在參加北魏元會看到大臣的服飾時曾做詩加以譏諷:"帽上著籠冠,褲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顯見孝文帝所制訂的朝服樣式是在褲褶服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成,儘管吸收了一些熟悉南朝典制的人參與設計,但習慣於南朝朝服式樣的覺得有些不倫不類。北魏孝明帝時再次對服制進行改革,依照漢晉舊式制訂五時朝服的規格樣式,服裝進一步趨向博大,其程度已超過南朝。

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演變過程

不過北魏統治後期的這種漢化趨勢被末期的戰亂所中斷,取而代之的是由北方邊鎮興起而最終遍及中原的鮮卑化潮流,這種潮流在法制方面的反映則是導致法令與實際的背離。由於東、西魏及隨後的北齊、北周都標榜自己是北魏政權的繼承者,故在有關服制的法令上多遵循北魏後期的制度,北齊武成帝高湛河清中還制定法令,予以進一步完善,而北周則依據《周禮》改官制服,這些在《隋書·禮儀志》中都有較詳細的記載,不過,在實際生活中卻並非如此。

三、實際生活中的穿著打扮

北周宣帝即位後,大成元年正月初一"周主受朝於路門,始與群臣服漢、魏衣冠"。胡三省在注中提出:"以此知後周君臣,前此著胡服也。"

應該注意的是,胡服在這裡不僅指褲褶服,而且指這一時期流行的圓領窄袖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執掌朝政大權的宇文護始令在袍服下加欄,使其具有下裳的形制,就是對這種窄袖袍的改造。這種加欄的袍後被稱為襴衫,在隋唐時期成為相當流行的服裝。北周宣帝傳位給兒子後,自稱天元皇帝,稱自己居住的地方為天台。

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演變過程

這種品色衣遂成為隋唐以後依據官品來分朝服服色的濫觴。作為朝服附件的主要有綬帶、笏、白筆、紫荷、佩劍等。綬帶是繫於印柄的裝飾性絲帶,故多與印章連稱。其規格隨品階高下而有所不同,各朝代的規定亦不盡相同,漢朝規定諸侯王、丞相、大將軍等為金印紫綬,二千石以上官員為銀印青綬,比六百石以上至比二千石的官員為銅印黑綬,比二百石以上至四百石官員為銅印黃綬,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沿用其制而略加修改。

在朝服的腰間右側,有一皮製的鞶囊,綴於革帶,用來盛放官印,綬帶可放入囊內,亦可懸垂於腰間,以作為裝飾。鞶囊又稱旁囊、綬囊,其上刺繡為虎頭,故亦稱虎頭鞶囊。

皇帝與朝廷官員服飾的演變過程

笏,是官員在上朝及參見上司時手中所持用以記事的板。在先秦時期,無論貴賤,手中所持皆稱為笏,而在這一時期,一般官員所持的稱為手版,只有尚書令、僕射及各部尚書的手版頭有白筆,以紫皮裹之,稱為笏。手版或笏多以竹、木製成,亦有以玉、象牙、犀角等製作的,如東魏時高洋即持犀手版。

白筆,原是用以在笏上記事的筆,為取用方便,插於耳側,山東沂南東漢墓出土的畫像石刻有官吏插筆於耳側的形象。但在這一時期已演變為一種服制形式,魏晉南朝時期規定只有三臺五省二品文官簪白筆,其餘官員在加內侍位時才可簪白筆;北齊時則七品以上文官穿朝服時皆簪白筆。另外,在北魏寧懋墓石室的石刻中官員冠上自腦後升起直垂到前額的飾物,也是由簪筆演變來的,併成為北朝的特別標誌。

紫荷,亦稱契囊,是在朝服肩部外綴的一個紫色夾囊。魏晉南朝時期都綴於朝服的左肩部,北齊時則錄尚書事、尚書令、尚書左僕射將紫荷綴於左肩部,尚書右僕射、吏部尚書綴於右肩部。

結語

上面所提到的朝服是地位較高官員的服飾,低級官吏及侍衛武職則穿著單衣、褠 或褲褶等。魏晉南朝時對於各種官員的服制有較為具體的規定,但對於不同品階官員的服制沒有統一的標準,北齊時規定七品以上官員穿著朝服,八品以下至流外四品穿著公服,流外五品以下至流外九品著褠 衣為公服。八品以下官員所服的公服亦稱從省服,其形制較朝服簡單,沒有皂領導者、皂撰、綬帶、佩劍、蔽膝、白筆、簪導等,也沒有作成曲領、方心的形制。雖然前面已提到北齊時的服制法令有些徒具空文,但公服制度卻為隋、唐等朝代所沿襲,成為官員的主要服裝。


參考文獻:

《隋書·禮儀志》

《古帝王圖》

《宋書·禮志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