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首次授銜時七位無軍隊級別的開國將軍

1955年9月,為表彰為新中國之崛起而推波助瀾的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施軍銜制,將榮譽頒給了對應的人。

此次評級是建立在1952年3月正式評定的“軍隊級別”的基礎上所做的決定,公平公正,沒有異議。

只不過,在雲集的幾千餘名的將星中,熠熠閃光著的,還有七位無軍隊級別的開國將軍。他們由於各不相同的原因,錯過亦或是沒有辦法參加評級。

解放軍首次授銜時七位無軍隊級別的開國將軍

原本,根據黨組織下達的一項通知,凡是1952年沒有參加軍隊評級,又轉到地方任職的領導幹部,包括駐外使節,一般都不參加評定軍銜工作。

也就是說,現有的明文規定下,這七位將領在當時是無法出現在開國將軍的名單中的,可由於他們自身所做的貢獻,軍委也因此打破常規,親自為他們授銜。

他們分別是開國上將烏蘭夫、閻紅彥,開國中將阿沛·阿旺晉美、朵噶·彭措饒傑、賽福鼎·艾則孜以及開國少將汪東興、黃正清。




自打中國共產黨在國內這片紅土地上發芽,投入紅軍懷抱的工農階級的人就越來越多,這個大家庭中各個民族的人都有,漢族、苗族、彝族、藏族,紅軍經過的地方,群眾擁護,百姓愛戴。而以上提到的七位將領中,只有閻紅彥、汪東興是漢族,其他人都是少數民族。

解放軍首次授銜時七位無軍隊級別的開國將軍

都說軍銜以軍功為主,可是,被授銜的開國將領中也有很多沒有上過前線、領兵打仗、開過一槍的人。

比如紅軍內部的政治委員這樣的文官,或者是紅軍後方醫療護衛隊的醫生,他們都沒有戰鬥經驗,當然,撇開這幾種情況,別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的。

仔細翻看這七位將領的生平資料,他們差不多都出生在1905年前後,相差不會超過15歲。

烏蘭夫1906年12月23日生於內蒙古土默特旗塔卜村,1923年12月在北平蒙藏學校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兩年正式入黨。

和他同為上將的閻紅彥來自陝西,家庭赤貧,沒讀過什麼書,很小就外出謀生了,當地的軍閥徵兵,他就入伍參軍了,並於1925年入團入黨。

還有被評為少將的汪東興,江西弋陽縣人,因為參加方誌敏領導的農民起義而燃起了革命的鬥志,並在16歲的時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參與了長征、抗日戰爭等軍事行動。

而且,此人還當過毛澤東同志的警衛員,算得上是歷經了硝煙戰火,閱歷豐富的老將軍了。

算一算,這三位從參加革命到授銜,在隊伍裡頭的資歷都不會低於20年,可為什麼沒有軍隊級別呢?這其實也和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工作調度有關。

解放軍首次授銜時七位無軍隊級別的開國將軍

烏蘭夫剛參加革命時從事的是黨務工作,起初協助黨內秘密革命,後來又做起了兵運工作。

因為他蒙古族的身份,他很容易調動同族的人相信黨和紅軍,所以蒙古族的統戰工作交給他是沒有錯的。

紅軍從很早起就說了,要尊重少數民族的習慣和風俗,但每個民族的民風始終是不同的,民族之間的政策落實,還是得依仗像烏蘭夫這樣的,本身就是少數民族的同志。

解放戰爭以後,內蒙古地區得以擺脫以往束縛,當地也建立起了自治政府,烏蘭夫無疑是管理當地的最佳人員。

所以,烏蘭夫也就從中央調派到了地方工作,因此錯失了1952年“軍隊級別”的評選。

閻紅彥的情況和他差不多,從人民軍隊中抽身,建國之初調到了地方任職,無法參與軍內的軍級評定。

前面也說了,汪東興一直都是在軍隊裡的,只不過從1947年開始,從事安全警衛工作。

評級的時候,他已經在公安部闖出了一片天,擔任了公安部第八局副局長、第九局局長,公安部副部長等職,算得上是羅瑞卿的副手。

解放軍首次授銜時七位無軍隊級別的開國將軍

因這一緣故,汪東興無法劃定到底屬於哪個級別,是軍委還是兵團級,亦或者是準軍級,準師級……因此也就與之擦肩而過。

沒有評到“軍隊級別”的三位開國中將裡以及另一位開國少將中,阿沛·阿旺晉美、朵噶·彭措饒傑、黃正清是藏族人,賽福鼎·艾則孜是維吾爾族人。

西藏的和平解放,就是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團,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談判,並於5月23日簽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為依據,才徹底迎來的。

早年間,阿沛·阿旺晉美一直沒有入伍,只是在當地擔任糧官,一直到了新中國成立後,他才到軍區任職,並促成了西藏解放。

朵噶·彭措饒傑也差不多,一直在當地政府工作,是西藏響噹噹的愛國上層人士。

建國後,西藏仍然是祖國母親的一塊心病,是朵噶·彭措饒傑帶領地方政府和軍區,積極反對分裂,才有了後來的民族團結。

還有黃正清,甘肅省唯一的一位藏族開國將軍,他也是1949年8月份才率部起義,並在後來擔任了甘肅省地方政府的官員。

這三位將領未能參與軍隊級別評定,主要原因在於在軍區、政府內呆的時間太短了。

解放軍首次授銜時七位無軍隊級別的開國將軍

別人都是5年以上,他們只待了1—3年,根據實際情況,確實沒有達到參與評選的資質,於情於理都合適,相對來說也公平。

維吾爾族的賽福鼎·艾則孜情況雷同,只不過,他不在軍區,而是在地方為黨工作,更沒有理由參加軍隊裡的級別評選了。

所以,這些開國將帥沒有評選軍隊級別,並非是能力問題,而是工作調度、工作時間以及工作性質左右的。

即使沒有這層光環,他們還是在各自的崗位上全身心的工作,幫助黨組織管理好了地方的秩序,滿足了少數民族的各種需求。

因為有他們,解放全中國的目標才那麼快達成。

不過,我們要知道的是,除了這幾千名將軍,沒被授予軍銜的革命前輩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不在少數。

很多人被調派到了地方工作,不在軍隊系統裡,沒有評到軍銜,比如程子華。

評了軍銜的人也是謙虛恭敬,不誇耀自己的付出,可以評元帥卻婉拒的人也有很多,比如粟裕。

解放軍首次授銜時七位無軍隊級別的開國將軍

這七位,這幾千位,這些虛名之外的人,都值得我們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