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自2009年4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至今,株洲雲龍示範區已經在兩型社會改革大道上鏗鏘前行了11年。

在2020年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兩型社會的目標之際,作為一名株洲人,你對雲龍示範區又瞭解多少呢?

曾經的“株洲西伯利亞”

2009年,這裡被人戲稱為“株洲西伯利亞”,屬於被人遺忘的邊遠地區,雖然坐擁長株潭三市交界地的良好區位優勢,卻因為交通不便而幾乎被人遺棄。

雲龍示範區成立之初,整個區域內只有一條破破爛爛的老長株路,僅有的一趟34路公交車,從株洲火車站經建設路,到響石廣場,穿過田心、井龍街道,再經過龍頭鋪新街,一直沿著老長株路過興隆水玻璃廠、螃蟹壟、交通鋪,晃晃悠悠到雲田要走一個小時多。

更令人咋舌的是,即將進入21世紀10年代了,當地竟仍有很多地方不通自來水,用的還是農用電,現實殘酷得讓人懷疑這片區域是不是真的離市中心僅有20多公里遠。

這裡還經常發生洪澇災害,當時民間流傳一句“有女莫嫁龍頭鋪”的笑談,生動描述了當時雲龍地區的尷尬處境。

然而,居住在這片“不毛之地”上的大多數原住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他們中絕大多數人的命運在2009年的那一個不起眼的日子之後,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2009年4月18日,在湖南經視當紅主持人仇曉的見證下,時任市委書記陳君文、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群分別給第一任雲龍示範區黨工委書記翟篤培、管委會主任蔡溪授印。在鑼鼓喧天聲中,雲龍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在還隸屬於石峰區的龍頭鋪鎮政府辦公樓里正式掛牌成立了。

彼時,部分龍頭鋪鎮政府機關幹部剛剛搬進建成不久的新辦公樓內,正沉浸在“株洲市十強鄉鎮”的榮光裡。突然一紙令下,他們又從新辦公室搬回了老辦公樓,將辦公室騰給了委以重任的第一代雲龍拓荒者們。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都不太明白,“雲龍示範區”為何物,“騰籠換鳥”所為何?

就在這棟樓裡,由不到50人組成的雲龍先驅者們帶著“敢闖敢試、先行先試、邊幹邊試”的一股子衝勁,開始了開荒拓野之路。

因兩型而高貴

雲龍示範區生來高貴,因為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是在普通老百姓口中,卻很少有人能將這個“高貴”講清楚。

為什麼說雲龍生而高貴?

因為株洲雲龍示範區是國務院批覆的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五大示範區之一。也就是說,雲龍示範區的設立,一是因為得到了國家層面認可,是國務院批覆設立的;二是因為雲龍示範區是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五大示範區之一,全省只有五個,雲龍便是其中之一。

什麼是“兩型”社會呢?

簡單地說,“兩型”社會就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整個社會經濟建立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資源。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其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

那麼,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五大示範區之一又是什麼呢?

這要從國家戰略說起。2007年12月,為落實國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方針和中部崛起戰略,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經國務院批准,長株潭城市群與武漢城市圈同時獲批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改革試驗區的主題是“兩型社會”,功能是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改革試點,改革目標是對現有的體制、政策進行改革試驗,優先探索,走出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的城市群發展道路。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為了加快改革試驗的探索,2009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全面啟動了“五區十八片”示範區的建設,五區即長沙大河西先導區(後更名為“湘江新區”)、雲龍示範區(株洲)、昭山示範區(湘潭)、天易示範區(株洲、湘潭)、濱湖示範區(岳陽)。雲龍示範區就是這五個示範區之一。

事實上,株洲市委市政府對這片沉睡多年的土地也早有規劃。

在《株洲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提出的“一核四枝兩組團”的戰略構想中,“雲田組團”與目前的雲龍地區基本吻合,這也是市級層面第一次將雲龍地區列入了株洲市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2005年,在株洲市第六次規劃修編中,再一次提及和明確了雲龍地區的發展前景。

2007年,隨著長株潭融城步伐的加快,地處長株潭“綠心”地帶和融城最前沿的雲龍地區被正式提上開發議程,並被列入《長株潭城市群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2008年12月22日,《總體方案》獲得國務院批覆後,株洲雲龍示範區成為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五大示範區之一的地位獲得了正式確認。

2009年4月18日,株洲雲龍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正式掛牌成立,實行合署辦公,統一領導和管理雲龍示範區,並行使市級行政經濟管理權限。

也就是說,雲龍示範區的級別要比其他縣市區要高半級,書記、主任都由市裡副廳級幹部兼任(只是後來主要領導不再兼職了)。

就這樣,帶著國家改革試驗區的使命,雲龍示範區破繭而出。11年間,這個曾經被稱為“株洲西伯利亞”的雲龍大地上演了一出“蝶變”的美麗童話。

以規劃為先

作好畫要有好構思。以蔡溪為首的第一屆領導層格外重視雲龍的頂層設計,他們希望從一開始就在設計理念、頂層設計上絕對領先,要讓雲龍示範區在建成之時能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國內示範、代表未來城市發展方向的“兩型”社會建設先鋒和典範城市。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雲龍在發展之初的區域規劃上可謂精益求精、“吹毛求疵”。

依託中英城市可持續發展合作研討會暨中英株洲項目合作工作會平臺,以國際招標形式,組織美國柏誠等4家國際國內頂級規劃設計機構進行雲龍的頂層規劃設計,後又組織國際國內一流專家進行多輪優化完善,最終於2009年8月上旬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後出臺了總體規劃。

總規中,“主題組團、匯水築核、城鄉融合、綠色交通、健康城市”的規劃理念讓人耳目一新;“低碳、活力、宜居、開放”等人文特徵讓人欣然嚮往;構建“土地利用、城鄉統籌、生態保護、水文資源、交通建設、能源體系”等六大生態控制指標體系,結合採用“多樣組團、綠脈滲透、多層空間、環帶聯接”的空間佈局模式,力求形成“城中有鄉,鄉中有城”的空間佈局讓人滿心期待。

這一規劃基本上確保了今後雲龍建設的“循規蹈矩”,也讓雲龍贏在了起跑線。相對於其他幾個示範區,雲龍經驗在前幾年備受肯定,各方前來學習的單位絡繹不絕。

2017年10月12日,株洲經開區在雲龍示範區基礎上掛牌運行,與雲龍示範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合署辦公。自此,這100平方公里的區域在“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的基礎上疊加了“經濟開發區”的政策優勢。

與株洲經開區合署辦公之後,雲龍依然秉承“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理念,延續現代“田園城市”格局,持續打造“一帶三片多組團”的空間佈局。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一帶,即沿龍母河形成的核心發展帶,以生態要素為核心,打造集景觀帶與功能帶於一體的多元化濱水體驗空間,並以龍母河水系為紐帶連接各功能片區。

三區,即三個發展片區。北部文旅商貿片區以發展高端旅遊休閒產業為重點,建設我國中部地區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配套最完善、最具吸引力的旅遊休閒區之一;中部智慧創新片區以發展總部經濟、智能製造為重點,建設成為長株潭地區重要的商務服務與文化創意基地;南部科教研發片區以職業教育和軌道科技產業為重點,建設國家軌道交通裝備業研發與製造基地,國家重要的實用技術教育與創新基地。

多組團,即以龍母河水系為核心,南部職教研發、商業辦公等功能組團;中部大數據產業、智能製造、總部經濟、生態農業和健康養生等功能組團;北部旅遊度假、長株潭融城社區等多個功能組團錯落佈局。

不管後面的規劃如何改變,參昴觀察(公眾號:參昴觀察)認為,最初的“田園都市,兩型新區”這句口號更能概括雲龍的發展定位和軌跡。

以產業為王

城無產不興,產無城不立。產業需要項目來支撐。作為一座產業新城,項目就是雲龍的生命。沒有昨天的項目,就沒有今天的雲龍。

在這裡,參昴觀察(微信公眾號:參昴觀察)將通過“11年11大項目”的形式,以雲龍大道為軸,由南往北,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雲龍這幾年項目建設的發展狀況。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挑選的11大項目都是已經開工建設並且可以預見到前景的,那些簽約後沒有實質動作(如平安龍母河新城)或者已開工建設卻無法預計完成時間的(如奧悅冰雪世界)都沒有選取。

“11年11大項目”之一:雲龍大道

2010年4月28日,雲龍大道簽約儀式及開工典禮舉行,貫通全區的生命幹道正式開工。該道路全長17.37公里,從2010年2月開始徵拆,8月開工建設,2012年9月28日,僅用時2年,雲龍大道就實現了竣工通車,成為株洲市一次性設計施工、一次性投資最大、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的城市主幹道,創造了株洲市道路建設史上的“雲龍速度”。

雲龍大道通車之後,雲龍示範區的發展也從此進入了快車道。

2015年,雲龍大道二期(洞株路株洲段)建成通車,株洲與長沙之間又新添了一條城際主幹道。2019年,在長株潭融城步伐加快的背景下,該道路開始實施快速化改造,全程由原來的60公里/小時提速至80公里/小時,株洲與長沙的距離感進一步縮短,長株潭融城步伐全面提速。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11年11大項目”之二:株洲雲龍萬達廣場

2020年3月3日,株洲雲龍萬達廣場項目正式宣告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12月將滿鋪運營。萬達廣場的開工,意味著雲龍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重要消費也可以不要再往荷塘區、市中心跑了。

“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也許再過幾年,就像萬達廣告語說的一樣,這裡也將成為株洲的另一箇中心。

“11年11大項目”之三:湖南(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園

“北有天津,南有云龍”,這是株洲職教園成立之初確定的目標。

2009年5月8日,湖南(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園建設指揮部正式掛牌。11月30日,職教園第一所入園院校“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開工奠基。之後,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湖南商業技師學院、湖南鐵路科技職院等9所職業院校相繼入駐招生。

除各類高職院校,園內還入駐了湖南微軟創新中心(MIC)、創客中心、中科院雲計算職教中心等多家研發中心。每年還定期承辦全國、全省各類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教育論壇。

到今年底,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也將建成。屆時,園區在校學生將達到15萬人,年培訓15萬人次以上,年產值將達到30億元,成為中南地區一流、全國有重要影響的職教園區。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11年11大項目”之四:長郡株洲雲龍實驗學校

2017年1月17日,長郡株洲雲龍實驗學校項目簽約,2018年11月15日,長郡株洲雲龍實驗學校項目開工建設,這是該區引進的第一所名校。

該校尚未落戶之時,就一度引發幾家房地產公司瘋狂搶佔周邊地塊的現象。之後幾年,長郡學校學區房的廣告鋪天蓋地,周邊地塊頓時價值翻倍。更有甚者,還有個別房地產公司因虛假宣傳學區房而引發業主集體上訪,最後不得不由政府出面協調了難。

經過一年時間的過渡校區教學後,2020年9月,長郡株洲雲龍實驗學校將正式投入使用,全面招生。這必將進一步帶動周邊的商業繁榮,提升雲龍新區品位。

2017年11月18日,雲龍醫院項目建設開工,這是該區引進的第一所三甲醫院,由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建設運營。

整個項目分二期建設,一期建設內容為門急診中醫特色綜合樓、公租房項目,二期建設內容為內外科住院樓、教學培訓樓、製劑藥劑樓、行政後勤樓,以及配套基礎設施等。

該醫院建成後將成為雲龍第一個綜合性醫療中心,並徹底扭轉雲龍局部醫療資源不足的現狀,大大方便雲龍人生活,顯著提升雲龍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11年11大項目”之六:雲發中心

2012年10月8日,雲龍發展中心建成啟用,雲龍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遷入辦公。雲發中心實際上是雲龍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的辦公樓,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區政府”辦公地。

雲發中心建成的意義不僅在一樓辦公樓,更重要的在於他的象徵意義。雲發中心的建成,意味著雲龍示範區有了自己的中心。在南邊職教城和北邊方特主題公園之間,雲發中心就像一個支點,雲龍大道就像天秤的秤桿,一肩挑兩頭,擔起了整座城市。

雲龍,在掛牌3年後,終於有一座像樣的標誌性建築了。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11年11大項目”之七:雲龍產業新城

2017年11月28日,該區與華夏幸福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雲龍產業新城PPP項目正式落地,規劃打造“2+1”產業體系(2大核心產業即高端裝備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1個配套產業是指生產性服務業)。

雲龍產業新城相當於一個“城中之城”,即在雲龍劃出一塊地,利用華夏幸福強大的招商、建設能力,快速引進雲龍需要的項目,實現政企合作,互利共贏。

2018年3月29日,華夏幸福雲龍產業新城啟動建設。之後,宏泰汽車零部件、美好新材料等多個項目相繼投產運營。今年,躍龍湖公園也將開建,株洲經開區展陳中心即將建成,雲龍產業新城“以城招商”的模式效果明顯。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11年11大項目”之八: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

2014年3月18日,中國移動(湖南)數據中心項目合作協議簽訂。該數據中心是第一個落戶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的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含基礎設施40億元),是中國移動公有云五大節點之一、中國移動一級IT私有云華南中心節點,也是中國移動首批5G建設重點城市的5G核心網數據中心,項目一期已於2019年12月投入運營。

正是得益於中國移動(湖南)大數據中心,株洲才成為中國移動全國首批52個5G試點城市之一。

2017年11月,中科院雲計算中心、北京易華錄公司分別與雲龍簽訂合作協議。2018年7月,湖南(株洲)數據湖產業園簽約入駐。自此,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的頗有產業園的感觀了。

在國家大力推進以5G為首的“新基建”的背景下,大數據產業園必將引領株洲切換髮展新動能,邁入發展快車道。未來,大數據產業園將會用實力證明,這裡必定會成為雲龍乃至株洲史上舉足輕重的項目,甚至可以與田心軌道交通產業的地位相提並論。

“11年11大項目”之九:雲龍創業創新園

2018年3月28日,雲龍示範區首批標準廠房“雲龍創業創新園”項目開工建設,2019年底建成投用。目前,東莞聖高機械、廣東張力科技、廣東博邁醫療等多家企業已經入駐。

雲龍創業創新園,又名傳感科技谷,致力以“科技研發、智能製造”為主導,著力圍繞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重點產業進行招商引資,打造一個集“科技研發、智能製造、展覽展示、產業服務”四大核心功能於一體的創業創新產業園。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11年11大項目”之十:華強主題文化公園

2009年7月20日,總投資150億元、佔地面積7500畝的湖南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華強主題公園)項目在深圳簽約。雲龍示範區成立僅僅3個月,百億工程華強主題文化公園就宣佈落戶雲龍,就此拉開了雲龍新城開發建設的大幕。

同年,9月29日,湖南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奠基。僅用2年時間,2011年9月12日,中國湖南國際旅遊節開幕暨華強方特歡樂世界開園。2016年8月18日,華強方特二期夢幻王國開園,方特東廂酒店同步開業。方特一園變兩園,雲龍一日遊變二日遊。

至2019年底,方特已接待全國各地遊客1000多萬人次。也可以說,全國各地1000多萬人次因為方特而到訪了雲龍,認識了雲龍。

華強主題文化公園的引進,大大豐富了株洲城區旅遊資源,有力提升了株洲旅遊城市的地位。

“11年11大項目”之十一:雲龍水上樂園

2014年2月8日,雲龍水上樂園項目開工建設,這是長株潭城市群當時規模最大的水上主題公園。與雲龍水上樂園相隔20多公里的昭山示範區的城市海里水上樂園,到2017年才建成。

雲龍水上樂園的建成給雲龍旅遊城增加了另一個可以將遊客留在雲龍的玩處。

還有平安龍母河城、多肽生物醫藥基地等很多好項目沒有入選,從長期來看,這些項目也將會成為雲龍新的發展潛力點。

以數據為證

參昴觀察(微信公眾號:參昴觀察)認為,單從項目建設的累累碩果可以看出,11年來,雲龍示範區成就確實顯著,在基礎設施幾乎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能夠實現這樣的發展確實不易。

@株洲人,你真的瞭解雲龍示範區嗎?

數據對比似乎更加地直白。

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該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4億元,同比增長12.5%,完成稅收收入11.54億元,增長12.8%;地方收入9.73億元,增長18.9%;稅收佔比82.3%,三項指標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排名五區第一;GDP增長10.5%,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6%,排名全市第二。

從2009年至今,該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00多億元;公共財政總收入從6000萬元增長到14億元,增長近23倍,增幅及稅收比重連年全市第一;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從18321元、10898元,增長到40517元、21680元,增長2.21倍和1.99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雲龍人的使命是向著創建國家級經開區這一更高的目標,揚帆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