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在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活動中,陸軍第77集團軍某旅注重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繼承紅色遺產,傳遞精神火炬。陸軍第77集團軍某旅有10件“紅色家底”,今天,我們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陽廷安給連隊黨支部的決心書

陽廷安,中共黨員,1938年出生於四川省仁壽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58年3月,20歲的他應徵入伍,憑藉過硬軍事素質和優秀指揮能力,很快被任命為二連六班(現陸軍第77集團軍某旅山步一營二連六班)班長。1962年在邊境作戰中,陽廷安率班內8人英勇戰鬥,最後只剩一人仍堅持對敵作戰直至勝利。

參戰前,班長陽廷安代表全班向黨支部表決心:“請上級把最光榮的突擊任務交給我們,我們一定要打出國威、軍威來!我保證衝鋒在前,把六班帶上去。打到最後一個人,也決不後退一步。讓黨和人民考驗我們吧!讓全國人民聽候勝利消息吧!”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陽廷安班七勇士

1962年10月,在邊境作戰的一次戰鬥中,陽廷安所在排進攻受阻。激戰中,陽廷安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來,打進去!”直至壯烈犧牲。全班戰士不怕犧牲,前赴後繼,英勇戰鬥,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戰後,六班用生命叫響“兩不怕”血性口號的英雄事蹟很快傳遍了部隊,西藏軍區為六班記集體一等功,為陽廷安追記一等功。1963年,六班被國防部批准授予“陽廷安班”榮譽稱號,授予“陽廷安班”戰旗一面,並樹為“四好標兵班”。

精神永駐,血脈相傳。如今聳立在烈士陵園的陽廷安班“七勇士”雕像熠熠生輝,在該旅新戰士進班,學的第一位英模事蹟是陽廷安,唱的第一首歌是《我們是新時代鐵拳》,喊響的第一聲口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旅官兵把“兩不怕”精神深深融進軀體、融入血脈。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國慶70週年三面受閱戰旗

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閱兵式上,全軍100面功勳榮譽戰旗組成的方隊氣勢如虹。在這百面戰旗中有三面出自該旅——“群眾工作模範團”“智勇偵察排”“陽廷安班”,他們分別來自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和邊境作戰。

戰旗的名字如雷貫耳,戰旗背後的隊伍功勳卓著。這三面戰旗在閱兵式上的集體亮相,正是對該旅官兵用實際行動擦亮“做民族團結模範、當祖國忠誠衛士”這張名片的生動詮釋,也是對戰旗背後英魂的告慰。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隴海戰役中繳獲的山炮

1946年6月下旬,晉冀魯豫軍區參加隴海戰役,在呂莊一役中,第20旅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殲滅敵第181旅旅部及第543團全部,斃傷俘敵1500餘人,繳獲山炮3門和戰馬百餘匹及大批軍用物資。

在國民黨軍優勢兵力猖狂進攻的情況下,該旅前身7縱第20旅主動向敵人要害薄弱部,以“猛虎掏心”戰術直搗縱深,給敵以重大打擊,擾亂了敵人南線作戰的部署,配合了華東地區的作戰,司令員劉伯承曾多次表揚第20旅火力組織得好。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抗日戰爭中繳獲的部分日軍戰刀

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該旅前身部隊遵照毛主席“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在同日軍浴血奮戰中,緊密團結根據地廣大抗日軍民,與敵開展了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游擊戰,使敵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繳獲的日軍戰刀見證了革命先輩不畏生死、浴血奮戰的戰鬥歷程。對於軍人而言,為了祖國為了人民,選擇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就像一位戰鬥機飛行員曾說的:“我最大的遺憾就是隻能為祖國犧牲一次。”寥寥數語,蘊含著壯懷激烈的豪情,傳遞著直擊人心的力量。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夜襲界首使用的大刀

1938年1月28日,張北華、遠靜滄率領60名精幹隊員,夜襲界首車站。乘夜深敵人正睡熟之際,用大刀砍死8名酣睡的日軍,接著又斃傷由界首車站前來增援的日軍10餘人。

夜襲界首殺“鬼子”勝利的消息,振奮了人心,鼓舞了軍民抗日熱情。“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一時間,一首《大刀進行曲》響遍大江南北。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在昌都戰役中使用的無後座力炮

為了解放西藏,1950年1月初,中共中央作出進軍西藏的決策,確定由西南局和西南軍區擔負進軍及經營西藏的主要任務,由西北局和西北軍區予以支援和配合。西南局、西南軍區以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該旅前身部隊)迅速組建進藏部隊。

同年10月6日至9日,部隊橫渡金沙江,晝夜兼程,多路合擊昌都地區守敵,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經大小戰鬥20餘次。參戰的無後座力炮,在昌都戰役中發揮了重要的火力支援。昌都戰役結束,為西藏曆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戰利》報

1950年我旅前身部隊18軍進藏時,在部隊裡活躍著一批部隊自己培養的宣傳報道人員,各師團將報紙的名稱一律改為“戰”字開頭:《戰線》《戰利》《戰旗》……

這些新聞前輩,每天一邊行軍,一邊收集稿件,晚上宿營後就趴在燭光下編輯,再交給油印組刻寫印刷,有時印完報紙剛睡下,被子還沒捂熱,起床號就響了;第二天早上行軍時,再困再累,也得趕緊起床,提早出發,趕到部隊最前面,把報紙發放到官兵們手中。“發行任務”完成了,又隨部隊繼續前進,繼續收集稿件,準備第二天出報。這就是《戰利》報每天的“報館節奏”,“流動報館”除了人員是固定的,辦公地、出報地總是隨著行軍而變。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使用過的衝鋒舟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由於都江堰通向汶川的公路尚未搶通,通過水路進入重災區成了唯一的希望。大量救災人員、物資紛紛雲集紫坪鋪水庫。運送救援人員進入災區、向外轉移受災群眾、運輸各類救災物資成為水上救援分隊最重要的工作。

衝鋒舟體積小,航行速度快,為充分發揮最大運輸效能,每艘衝鋒舟只配備1名操舟手和1名救生員,其他操舟手和救生員在碼頭待命,採取輪換駕駛的方式,確保運輸不中斷。水庫上游水流湍急,不斷有塌方和飛石,水中行船危險不斷。操舟手憑藉過硬的駕駛技術和心理素質,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運輸任務。在七天半的時間裡,該旅前身部隊水上救援分隊共出動衝鋒舟1380次,運送部隊3300餘人,記者570餘人,物資610餘噸。運出傷員720餘人(其中重傷員112人),災民7500餘人,記者360餘人,部隊1200餘人,開闢的水上通道成為了抗震救災名符其實的“水上生命線”。

這個旅有10件“紅色家底”,來講講它們的故事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羌族群眾贈送的羌紅

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中,該旅前身部隊官兵緊急出動,奔赴災區執行抗震救災任務。工兵水上救援分隊第一時間趕到都江堰紫坪鋪水庫,最早開闢了進入震中災區的水上生命線;300餘名官兵,第一時間趕到崇州市雞冠山鄉救援受災被困群眾;防化洗消分隊24名官兵第一時間趕到重災區都江堰市,執行危樓爆破拆除和防疫洗消等艱鉅任務。隨後,根據上級指示,救災分隊赴3個責任區24個點位執行抗震救災,搶通道路、爆破危房、防疫洗消、轉移受災群眾、建立“心連心帳篷學校”、開設“過往災民救助站”,搜救失事直升機等任務。

羌紅是羌族群眾祈求吉祥的信物,“獻紅”習俗是羌族最高的傳統禮儀。抗震救災中,羌族群眾贈送官兵羌紅,表達感激之情,築起了民族團結的豐碑,更是對軍民魚水情深的深刻詮釋。邁進新時代,官兵們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走到哪裡都始終心繫人民、服務人民,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群眾工作模範團”始終和人民群眾在一起,傳承了人民軍隊一心為人民的精神信仰。

歷史因銘記而永恆

精神因傳承而不滅

光榮傳統是一支火炬

傳承

不是守住爐燼

而是傳遞火炬

紅色傳統的生命力

在於挖掘出新的時代內涵

在於為現實服務

紅色基因

應該放射出歷史的光輝

更應該激盪起時代浪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