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的人性,毛骨悚然”--北大包麗事件

包麗,一個北大的高材生,父母經商,家境殷實。一個樂觀開朗聰明的女孩在花季的年齡被逼自殺。

牟林翰,北大高材生,父親是銀行省分行負責人。一個從小被慣壞的孩子,因為自己的偏執利用家庭耳濡目染的手段洗腦逼死包麗。

兩人於2017年上半年相識,這時兩人分別有各自的男女朋友;因為包麗競選學生會副主席的事情,牟林翰對包麗指導頗多,感情漸漸升溫,於2018年5月兩人在一起;2019年元旦聊天中,包麗暗示牟林翰對她施加“精神暴力”;2019年1月包麗帶牟林翰回家見父母,父母對這個小夥子很滿意,母親問包麗他對她好嗎?她說好;2019年2月4日凌晨微信聊天時,她解釋了自己被“說服”的經過:“我現在被他洗腦了”,“他說男生都會介意,越愛你越介意,所以他說自己很愛我。他以前打辯論的,我都被他說服了”,“我以前覺得我不會為做過的事情後悔,我現在覺得好後悔。”;2019年2月5日,牟林翰提出回北京給包麗拍裸照;2019年6月,兩人大吵一架,牟林翰提出包麗應該讓著他,兩人爭吵後,包麗試圖分手不成下午割腕;2019年2019年7月包麗住進牟林翰家;2019年7月13日包麗試圖分手,牟林翰答應但要求包麗做絕育手術割掉輸卵管;2019年8月包麗回廣州家中躲避牟林翰;後來包麗發出“我命由天不由我”的絕望感嘆;2019年10月包麗自殺,診斷為腦死亡;2020年4月11日,包麗去世。牟林翰認為包麗死亡和他沒關係。


“貪婪的人性,毛骨悚然”--北大包麗事件


因為牟林翰父親特殊身份的原因,我一直在想包麗是不是貪戀牟的家境,不然她圖什麼呢?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她和牟林翰在一起一直都是對家裡報喜不報憂,如果分開擔心家裡人及身邊同學朋友對她的看法?

但是很快第二種可能性就被我否定了,一個北大的高材生,思想相對活躍開放,又怎麼可能拘泥於別人的眼光,又怎麼可能連正視家人的勇氣都沒有,這個不符合正常邏輯。

至於第一種,可能性也不大,北大高材生確實稀缺,但牟父身份特殊也並非一般人能攀得起,況且牟本身也是北大高材生,他的偏執,他的殺人的相處方式別人不知道。在別人眼中一直是光芒萬丈。要這樣講的話只能說是貪婪害死了包麗。但包麗是自殺,她願意為自己的貪婪付出生命的代價嗎?這個難以令人相信的,所以,可能性還是不大。

這樣的話就進入了死衚衕,她貪圖什麼呢?她是真的被洗腦了,一個北大高材生,全國尖子生,一路走來被人膜拜,由被人不斷否定到不斷自我否定。形容自己是垃圾,說自己毫無價值,整天被別人叫做狗,她被奴役了。這期間,她成了一個牲口,成了行屍走肉,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只有自殺。

那麼,從牟的角度,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開開心心的生活不好嗎?

牟父身份特殊,家庭的教育,父母的言辭及行為深深的影響著他,這從他在北大生活就可以看出。他在校內組織混得風生水起,,這不正和為官之道類似嗎?但北大的教育或者他的內心未必認同這種做法,也許他也鄙視這種行為,但是這樣做又確實吃得開,這種思想和現實矛盾的碰撞折磨著他,也成就了他變態的人生,從他叫包麗“媽媽”就可以看出端倪,難道他在家中和包麗上床的時候一直叫包麗媽媽嗎?他的思想已經昇華了,昇華到常人難以理解。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家庭的優越加上北大的光芒使他膨脹了,膨脹到目中無人,唯我獨尊,他真的認為他可以處理一切事情,可以控制其他人,也包括智商同樣高的北大才子。於是他做了這個實驗,或者說他把這當做一個遊戲,整天幻想著自己的王子角色,他認為的王子的玩法,他就親身試驗著,結果逼死了包麗。

如果我們把它們當做小孩子來看,那這種拿攻擊別人拿生命當兒戲的行為讓我們感覺他們是那麼的無知;如果拿他們當成年人來看,會感覺毛骨悚然,智慧的大腦如果被用錯了地方將會是災難性的後果。

不管是哪種可能,這裡面都包含貪婪的人性,對物質的貪婪,對地位的貪婪,對精神享受的貪婪,對權利的貪婪,對超越他人自我肯定的貪婪。這裡,但凡讓愛平衡一下,讓情支配一下,又怎麼會一步步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