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負“痛”前行,只為戰勝疫情——以“大孝”告慰母親的“疫”線戰士陳宴


眼前是形勢嚴峻的疫情,身後是重病離世的母親,抗擊疫情,陳宴用他的“大孝”成就“大愛”。

疫情爆發,發起衝鋒

陳宴,25年黨齡的老黨員,球溪鎮張家祠村黨總支書記。1月24日,球溪鎮雙峰寺村確診資中縣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陳宴立即響應上級號召,組織村“兩委”幹部、後備幹部、社長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吹響張家祠村抗疫戰爭衝鋒號。張家祠村毗鄰資陽市豐裕鎮,緊靠321國道,來往人流、車流量大,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陳宴向鎮黨委請示後,決定在張家祠村設立6個卡點,組織24名鎮、村、社幹部和志願者24小時值守卡點。陳宴和“戰友們”夜以繼日衝鋒在前,宣傳防疫知識、入戶消毒防護、排查外來人員、勸阻群眾串門一氣呵成。一個大喇叭,一個口罩,一個本子,一支筆,時常還揹著消毒液,村上的家家戶戶早已習慣陳宴的身影出現在每一個角落。

病魔來襲,堅守一線

2月7日,陳宴正在居家觀察人員家中進行消毒滅菌工作,妻子的一個電話讓他大驚失色:“媽不得行了,你快喊醫生來!”帶著村醫趕回家中,年過九旬的母親不停地發抖,已經陷入昏迷。在醫生的救治下,母親慢慢甦醒,但醫生告訴他,母親的情況不容樂觀。坐在母親床前,看著母親蒼老憔悴的面容,陳宴雙眼含淚。“宴子,我沒得事,你有事情就去忙,國家的事更重要。”母親的話語讓他打消最後的顧慮,將母親託付給妻子照顧後,陳宴又重返“戰場”。每天忙完村上的工作後,他擠出時間回家陪伴母親。喂母親吃營養品,幫母親做按摩,用毛巾為母親擦身子,給母親說說小時候的趣事……陳宴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告別母親,再戰不竭

縱使有千般無奈,萬般不捨,2月24日,母親永遠閉上了眼睛。陳宴顫抖著雙手為母親換上壽衣,梳理銀髮。擦乾眼淚,強忍悲痛,陳宴挨著給外地的親屬打電話讓他們不要奔喪,母親的喪事一切從簡從快,所有親朋好友不收禮,只讓妻子和弟弟一起簡單操辦。簡單地告別母親後,25日早上,張家祠村辦公室,紅著雙眼的陳宴召集村“兩委”、後備幹部碰頭,一頭又扎進疫情防控工作中。截至2月27日,陳宴和他的“戰友們”共排查850餘戶,2800餘人;排查出武漢等疫情高發地區返鄉人員12戶,17人;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2000餘份;為500餘名外出務工人員辦理出行證明;聯繫水果收購商幫助果農銷售血橙、愛媛等水果10萬餘斤。

今天是疫情爆發的第34天,陳宴依然堅守在一線。有人勸他:“你媽媽已經走了,你要注意自己身體,不要把自己累垮了。”陳宴只是擺擺手說道:“最後幾天媽媽已經不是很清醒了,但是我曉得,我當村書記為村上辦事,她一直都支持我,說我是她的驕傲。現在戰勝疫情,就是我對母親的盡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