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至今雲南16州市空氣汙染天數64天 原因來了

近段時間,省內西雙版納、景洪等地天空經常出現“灰濛濛”的現象,昆明的空氣質量也相較以往有所下降。4月13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受氣象條件、東南亞國家燒荒等因素影響,2月底至今全省空氣質量不同程度有所下降,目前已開展東南亞燒荒對我省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監測工作,並對景洪、蒙自、思茅開展了重點管控時段細顆粒物動態源解析。

氣候異常、生物質焚燒、工地揚塵是主因

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來受異常氣候等因素影響,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汙染狀況有所加重。2月28日至4月12日,全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共出現汙染天數64天,不過沒有涉及昆明。

在汙染天數64天中,重度汙染6天(景洪),中度汙染7天(景洪5天、蒙自2天),輕度汙染51天,首要汙染物為53天細顆粒物(PM2.5)、11天臭氧(O3)。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汙染天數由35天增加至64天,空氣汙染狀況比去年嚴重。

從汙染天數出現區域來看,主要集中在我省南部州市。造成汙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經分析,受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事件導致的異常氣候影響,我省持續高溫少雨,大範圍靜穩天氣系統頻發,造成臭氧濃度升高,細顆粒物不易擴散。此外,由於今年春季北方冷空氣南下勢力較弱,西南季風較強,東南亞國家生物質焚燒產生的顆粒物等汙染物向我省傳輸並持續累積,推高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濃度,從而造成區域性汙染。

衛星觀測資料顯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1月1日至4月12日東南亞國家火點數量持續快速增加,雲南省境內的紅河、文山等地火點數量也明顯增加。“根據分析,雲南省境內火點增加主要是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森林防火計劃燒除以及農村秸稈、垃圾焚燒導致的,其中農村秸稈、垃圾焚燒佔多數。”該負責人介紹,省內部分城市建築施工工地揚塵治理監管力度不足也導致揚塵排放量居高不下,此外部分水泥生產企業、VOCs排放企業廢氣汙染治理與監管措施仍不夠完善。

紅河、文山等5州市暫停森林防火計劃燒除

去年春季,雲南省內就出現過類似情況,昆明受影響也較為明顯,天空一片“灰濛濛”的景象令不少市民記憶猶新。今年,省生態環境廳提前採取了防控措施,提前安排部署春夏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1—3月,每月對全省16州市的50項藍天保衛戰重點攻堅任務落實情況進行調度,每月對全省16州市環境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

對出現汙染天數較多的西雙版納、普洱、紅河、文山、保山、臨滄6州市,督促對城市建成區建築施工工地、市政塗裝、汽車維修等行業採取錯峰建設措施,同時加強對農村焚燒荒草、秸稈、垃圾等的管控。目前,除了及時發佈全省16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7天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外,4月2日,針對景洪市出現的重度汙染天氣,省生態環境廳要求西雙版納州及時啟動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針對東南亞生物質焚燒產生的影響,3月份,省生態環境廳已向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印發了關於“推進東南亞生物質焚燒對我省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研究課題”的相關通知,目前已開展東南亞燒荒對我省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監測工作,並對景洪、蒙自、思茅開展了重點管控時段細顆粒物動態源解析。

隨著部分建築工地陸續復工,省生態環境廳要求各州市要加強城市揚塵綜合治理,督促建築工地切實做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溼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落實揚塵防治“六個百分百”;紅河、文山、臨滄、普洱、西雙版納5州市要暫停實施森林防火計劃燒除,強化農村焚燒荒草、秸稈、垃圾等管控工作。據介紹,省生態環境廳將根據已制訂完成的10州市春夏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現場督察方案,適時進行督促指導並組織開展專項督察。(昆明日報 全媒體記者董宇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