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江:有限理性的市场博弈,你是傻B还是你的对手是傻B?

苏江:有限理性的市场博弈,你是傻B还是你的对手是傻B?


> 本文首发于苏江的博客(https://sujiang.blog/),如需转载,请备注来源。

1、为了研究并简化市场行为,西方经济学建立了理性人假设,认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

而近代行为金融学又认为,人是非理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动物性的心理缺陷,也有一些人常常利用人的非理性进行套利。

2、无可争议,人既是理性的,也常常是不理性的。或者用我的话来说,人是有限理性的。

3、曾有一个著名的游戏,叫平均数实验,很多人都知道。

从0-100之间,一共有101个整数。现在请你选一个数字(必须是整数)。我会把所有人选择的数字做一个算术平均,谁的数字和这个算术平均值的2/3最接近,那么谁就获胜。

显然,这个游戏考验的是每个人对群众心理的评估能力。

如果没有一点“心机”,只是单纯想法,或者反应迟钝,可能认为,100x2/3=67, 67大概是比较接近平均值的数。

这样的想法明显忽略了其他参与者。恐怕这么单纯的孩子也不会参与股票市场。

稍微考虑到其他人的心理状态的人或许会认为, 选择67x2/3=45可能更容易获胜。

如果其他参与者更深入的考虑下去,这个数字将继续降低。

直到所有人都完全理性起来,最终每个人的答案都是0。

4、这个实验在一些国外大学进行过,结果大约都在最大数的1/5左右,也就是20。无论实验在哪进行,还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写最大数(100)。

提取一个典型的样本,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人,有10%的可能选45,20%选30,40%选20,20%选13,剩余10%的人选9。得出,22是一个典型样本的平均值。

2005年,丹麦杂志《Politiken》有近2万名读者的参与下,结果是22.2。

5、这个游戏让一群华尔街的股票操盘手来玩,第一回合也不大可能直接就是0。参与者也必须考虑到一个事实:华尔街也有傻b

值得参考的一个数据是,在耶鲁大学的公开课上,结果是10。果然还是跟参与者智商有关。

6、群体的理性是有限的,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值代表着群体的理性指数。可惜,现实的股票市场也不存在这样的一个指数。

7,市场只存在价格指数,价格才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发挥理性的极致,也只能引用“价值”一词作为参考以代表指数,虽然虚无缥缈,但内在含义是一样的:股票的价值回归意味着市场的理性回归。

8、不妨推断,市场的参与者构成是动态的,越是成熟的市场,群体理性指数越低(越理性)。而不成熟的市场,如币圈,常常有大量新人参与,理性指数则通常很高(越不理性),也随着市场变化此起彼伏。

9、群体理性指数与新韭菜的增量强相关。新人增量下降,就只能不断下调期望值。

个体的理性程度常常随着市场的教育次数,愈加理性,多经历几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更不容易被割。

10、理性的程度与个人思考的深度有关,进一步思考,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有实际效益的。

然而,即使你懂得这些,你仍然很难清楚判断市场的构成、你所处的位置、市场的理性状况、以及如何评估理性指数和价值的关系。不过,这也是市场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