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空間不足,疫情期間你對手機做了什麼,小程序為啥不能打遊戲

用日記記錄熱點。

3月9日,Sensor Tower發佈了2020年2月全球熱門移動應用下載量TOP10。

於各國企業和學校陸續響應“戰疫”需求,鼓勵員工及學生在家辦公和學習,促進了遠程辦公和在線學習應用的快速普及。


內存空間不足,疫情期間你對手機做了什麼,小程序為啥不能打遊戲


全民“宅瘋了”的時候,做辦公軟件的人“忙瘋了”,手機也擠爆了。

回過神來,才發現手機存儲空間不夠了!

原因是:下載了10多個APP。


內存空間不足,疫情期間你對手機做了什麼,小程序為啥不能打遊戲


現在的App體積是真的大,100M只是起步價

而且現在的App更新頻繁,一個新版本更新之後,甚至根本看不出來修改了哪裡。

小強就納悶了,為什麼就不能和小程序一樣無需安裝、無須卸載、觸手可及、用完即走嗎?

從層級關係來講,小程序只能算是微信App其中的一個小應用。

所以說,微信小程序跟App一樣流暢,從技術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小程序實現同樣功能,會多一層計算,從計算角度來看必然會降低效率,不論是處理器還是內存還是耗電。

這不符合最初的定位。

因此大型遊戲、美圖秀秀、高德地圖這類App不可能通過微信小程序來實現。

微信小程序更適合那些使用頻率低、功能相對少、且有內容和服務屬性的的“小程序”。


內存空間不足,疫情期間你對手機做了什麼,小程序為啥不能打遊戲


“社交大佬推什麼,火什麼”

App 面向所有的智能手機用戶,約33億臺;小程序面向微信用戶,約10億用戶。


內存空間不足,疫情期間你對手機做了什麼,小程序為啥不能打遊戲


小程序不能實現那些功能相對複雜,交互相對繁瑣的重服務,同時在玩法和規則上必須受制於微信。

這看似App更有優勢,其實不然。

從應用生態的角度來看,小程序的出現,剛好形成了整個應用生態中重需求和輕需求的互補,不同的需求可以通過不同的應用形態去實現。

早在小程序之前,在國內已有小程序的縮影,那個時候的小程序更多的被業內人士形容為“輕應用”,國內互聯網巨頭,如:百度輕應用、UC瀏覽器、QQ瀏覽器等都有嘗試過。

最後都因為平臺不具備高頻的使用性和黏性沒有帶起整個生態,這恰恰是騰訊這個社交巨頭所具備的。


內存空間不足,疫情期間你對手機做了什麼,小程序為啥不能打遊戲


挑戰 App 的地位,給企業多一種選擇

開發一個APP的時間花費是小程序的2倍,甚至更多。

且小程序背靠微信,引流效果好,還能減少宣傳成本。

發佈上來講,APP需要向十幾個應用商店提交資料,流程繁瑣;小程序只需要提交到微信公眾平臺審核。

App需要用戶主動下載,對網絡環境依賴性強;小程序通過二維碼、微信搜索等方式直接獲得。

在手機性能越來越高、Web 技術進化越來越快的今天,微信小程序這種封閉性導致這種技術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挑戰 App 的地位,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觀察。

現在看來小程序正逐漸把輕量的app市場吃了,有點像農村包圍城市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