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帶貨時代來臨,出版業怎樣搭上這趟“順風車”?

視頻帶貨時代來臨,出版業怎樣搭上這趟“順風車”?

本文約5000字,預計5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前兩天,商務君策劃了一場圖書短視頻創意大賽得到了大家的廣泛參與。有的短視頻創意特別有趣,但視頻營銷還要承載一定的帶貨功能,出版業的視頻帶貨應該怎麼做呢?

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

3月21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簡稱“安少社”)《中國經典動畫珍藏版》亮相薇婭直播間;《穿過歷史線,吃透小古文》3個抖音小視頻帶貨2.6萬套;《媽媽總是有辦法》快手直播2小時售出2000套;《這就是物理》薇婭直播間推薦,10秒狂銷5萬套……視頻營銷帶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出版業。如果說2019年的圖書視頻營銷還屬於試水階段,那麼2020年年初的這場疫情則使得這種營銷模式更加常態化、規範化。尤其是書店直播,不少民營書店和獨立書店的創始人親自上陣,更有嘉匯漢唐等書店要求所有門店一線員工全員開通抖音,全面推行以書評、直播為主要內容的閱讀推廣行為。

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

去年11月,《出版商務週報》曾舉辦“圖書視頻營銷實戰營”,現場招募近百位學員,可見業內對於這種新興的圖書營銷模式既十分好奇,又希望能在流量的汪洋裡分得一杯羹。

誠然,視頻帶貨的迅猛發展不僅顛覆了實體零售業的認知,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電商平臺的營銷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出版機構的品牌和產品能夠被更多、更廣泛的用戶喜歡,能在用戶最活躍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傳播陣地。

視頻帶貨時代,爆款頻出。而爆款背後是深刻的產品運營邏輯和環環相扣的驅動力加持。零售業面臨深刻變革的當下,身在其中的圖書營銷怎樣才能享受到這一紅利,用視頻帶貨的方式實現新增長呢?

視頻帶貨的邏輯與傳統銷售邏輯有什麼不同?

視頻帶貨之所以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新生事物,主要在於其與舊的、傳統的銷售模式所有不同。

首先,轉化效果不同。視頻帶貨依託的是網絡,幾千人、幾萬人同時觀看幾乎是常態;而傳統銷售受限於時間、空間,能夠輻射的範圍比較有限;從營銷效果的延續性來說,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都可以回看或跳躍性地觀看感興趣的部分,這種刺激是連續的、帶有一定自主性的;而傳統銷售僅限於當時當地,如果沒有立即催化購買,之後就很難再打動消費者了。

早年間,曾有媒體發佈了淘寶十大主播排行榜,坐擁上百萬粉絲的流量紅人大有人在,龐大的基數使得其轉化率非常可觀。而在傳統銷售模式下,線下的情況自不必說,線上也是需要依靠各種資源位和關鍵詞搜索才能實現引流銷售,不會像視頻帶貨這樣,迅速網羅一批黏性較強的用戶。

其次,消費者行為模型不同。傳統銷售模式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一般要經過4個步驟:“注意—興趣—慾望—行動”。也就是說,一件商品首先要引起消費者的注意,然後要讓消費者對它感興趣,接著還要不斷強化其購買慾望,才有可能達成銷售。

但在視頻帶貨模式中,4個步驟被縮短成2個:“觸達—行動”。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李佳琦說“所有女生,買它買它”的時候,他的口紅就賣光了。從4步到2步,中間經歷的環節少了,營銷轉化率也就相應地提高了。

最後,銷售模式的基本邏輯不同。傳統銷售模式一般是先有產品,再考慮怎麼吸引流量、怎麼實現場景轉化;而視頻帶貨模式是相反的,先有流量和用戶,再根據用戶的需求和使用場景匹配產品。所以常見的視頻帶貨賬號並不是一開始就賣東西,而是通過人格化的形象持續不斷地輸出優質內容、積累人氣,然後再考慮帶貨。

視頻帶貨模式適合圖書銷售嗎?

自視頻帶貨模式興起以來,多與服飾、美妝、日化等行業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些行業的視頻主播也各具特點,有的青春靚麗,有的活潑搞怪,在互聯網信息大爆炸的環境下,沒有特色根本不能形成記憶點。

曾有業內人士認為,圖書是一種相對嚴肅的文化產品,並不適合用一種搞怪戲謔的方式吸引流量,所以也不適用於視頻帶貨模式。但大量作者或出版機構通過短視頻或直播的方式,為圖書產品的宣傳推廣帶來了新的可能。2019年下半年開始,通過視頻帶貨火爆市場的圖書層出不窮。育兒博主年糕媽媽通過抖音號為新書《你的親子關係值千萬》預熱,預售不到10天,僅抖音商品櫥窗就賣了6000冊;主持人王芳用3個抖音小視頻,將新書《穿過歷史線,吃透小古文》賣出了2.6萬冊;主持人張丹丹通過快手直播召開線上新書發佈會,《媽媽總是有辦法》一書兩小時帶貨2000多套,從觀看人數的購買轉化率來計算,接近100%。

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
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

抖音和直播已經成了圖書營銷的標配,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開始在這一領域佈局。從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來看,圖書營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用PPT和圖文呈現圖書亮點。這種形式比較簡單,創作門檻相對較低,通常是製作一張背景圖,找出書中金句配合音樂進行靜態展示;或以PPT放映的形式製作視頻,適用於推薦多本書或套書。一些以書單推薦為主的短視頻多用這種方式,屬於圖書視頻營銷的基礎層面或初始階段。

第二,素材剪輯。將圖書封面或內頁圖製作成簡單的動畫效果,進行剪輯,配合語音講故事或說書。這種形式比較適合多圖或插畫特別豐富的圖書,如兒童繪本。

第三,圖書實拍。即對圖書本身進行展示,但對內容不做過多講解,這種形式比較適合視覺效果炫酷的圖書,或配合熱點話題、熱門影視劇做的圖書營銷。

第四,口播推薦視頻。這種形式類似於好物推薦,視頻聚焦於圖書本身,通過口播對圖書內容做簡單介紹,激發讀者興趣,有一定的趣味性。口播推薦適合具備互動性的圖書或包裝精美的典藏版,裝幀設計一般要有亮點。

第五,真人出鏡。這種形式創作門檻比較高,需要一個形象好、氣質佳、表達能力強、鏡頭感強的主播,還要有一個團隊作為主播背後的加持力量。

而在以快手、淘寶直播等為代表的直播平臺上,花樣就更多了。此前,圖書相關的直播營銷主要是以線上新書發佈會和圖書推薦為主,近來受疫情影響,拓展出了“雲遊出版社”“雲逛書店”等新形式。如上海悅悅圖書有限公司與旗下志達書店發起的“雲遊出版社”直播項目,3月4日在上海譯文出版社直播第一場,就有近2400人觀看,點贊超7萬,在線下單碼洋達四五千元,上架圖書之一《鼠疫》更是賣斷了貨。

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

可見,出版業不僅能通過視頻帶貨模式更直接、精準地觸達讀者,還能夠在圖書銷售方面延展出更多可能。根據本報的觀察,用戶關注度較高的是家教育兒類、技能提升類、職場勵志類、科普類圖書和形式獨特且“好玩”立體書、玩具書。但這並不意味著別的品類就不適用於視頻帶貨模式,《人間失格》《月亮與六便士》《白夜行》等文學類圖書在抖音上也很受歡迎。視頻帶貨模式玩的就是腦洞,沒有一定之規。

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

視頻帶貨到底應該怎麼做?

那麼,在充滿創意和腦洞的視頻帶貨模式裡,出版業到底應該怎樣搭上這趟“順風車”?

自建賬號、積累私域流量,以及探索合作模式、將彼之流量為我所用,是當下出版機構探索視頻帶貨模式的兩種方式。多數情況下,兩種方式並行,以“組合拳”的狀態在視頻帶貨領域試水。

目前,視頻帶貨的平臺越來越多,以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等為主流。抖音大概是出版機構最早開始接觸的平臺之一,人民文學出版社、磨鐵圖書、果麥文化、後浪等均開通了自己的抖音賬號,有的出版機構還開通了不只一個。早在抖音還沒有上線商品櫥窗功能時,出版機構就將之作為非常重要的營銷平臺在進行佈局,同時積極與抖音KOL合作,對快手平臺也是如此。未來之音總編輯姜喆深入分析了這兩個平臺的特徵:抖音採用平臺推薦機制,找KOL投放時,一定要分析其粉絲量、累計點贊量、近1個月視頻平均點贊量,還要注意帶貨產品客單價。快手則通過內容定位精準匹配用戶,且有私域流量保護,其用戶更為下沉,粉絲和KOL之間的黏性更強,帶貨轉化率優於抖音。

而淘寶直播則因最近的“雲逛出版社”和“保衛實體書店”等直播大舉進入出版人的視野,去年,中信出版集團、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未讀等均已在試水淘寶直播,銷售轉化雖然尚不明顯,但流量導入和粉絲積累還是卓有成效的。

噹噹、京東、文軒網、博庫網等電商平臺也早早地在直播領域佈局,新華文軒網絡書店官方旗艦店在去年6月17日、18日大促期間做了兩場直播,觀看人數均超過5000萬人,點贊量均為10W+;博庫網去年“618”也做了直播,觀看人數5000+、點贊人數破25萬。與電商平臺合作開直播的好處在於,電商平臺具備一個較大的流量池,且在帶貨時不侷限於一家出版機構,比較容易留存用戶。

與其他行業相比,出版業在視頻帶貨模式方面的應用滯後不少,且難以達成高轉化率,這固然與圖書產品非剛需有關係,但也更加不可避免地受到出版機構具體做法的影響。視頻帶貨模式有4個關鍵詞,即人格、場景、互動、關係。首先,人格,指的是有特點的人。視頻帶貨模式與傳統銷售的最大區別在於人在其中的地位提高了。而這個“人”,一定是能讓用戶記住的、有特點的人。比如在視覺上,“顏值即正義”或“醜得別具一格”,或“反差萌”;在聽覺上,可以用一句固定且洗腦的口頭禪或別具特色的語言風格形成記憶點。

除了有特點、容易被人記住之外,視頻主播還有一些小技巧需要掌握,如以230字/分鐘左右的正常語速,輔以眼神和手勢,清晰、熟練、不打磕絆、流利自然的表達;用富有邏輯、引人入勝的推薦流程,儘可能地傳遞有效信息等。一般情況下,一個素人主播很難在短時間內與用戶建立較強的依賴感,至少要經過3個月以上的持續出鏡,逐步建立人氣和信任感。

其次,場景,場景一定要立體化。每個直播間都是一個小現場,現場的佈置一是為了把“人”從扁平化變成立體化,“不扁平化,不足以成為符號;不立體化,不足以產生魅力”;二是為了製造一種銷售熱賣的氛圍,熱烈的氛圍有助於實現帶貨。

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但凡涉及到場景,一定要用心打造,儘可能地呈現一個與產品相符的場景,進行“浸入式營銷”。可以在背景牆、直播間的顏色、道具、產品場景化陳列方面下功夫,甚至主播的服裝、髮型都需要精心策劃。場景化是促進帶貨成功的催化劑之一。

另外,場景化還包括主播和助理之間的配合,助理的工作主要是幫忙,有點像主持人中間的副咖、配角,插科打諢、調節氣氛,這樣一方面可以傳達給用戶一種團隊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主播做演示,這樣的配合往往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

再次,互動,生動且高頻的互動。視頻帶貨模式之所以能產生巨大的號召力,就在於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增加了親切感,像是身邊的一個朋友在推薦他用過的東西。這意味著,出版機構在通過視頻營銷賣書時要注意介紹產品的方式、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接地氣,說人話,不能與用戶有距離感。在直播中,還得隨時注意用戶的提問、評論和反饋,如果用戶的問題比較多,可以讓助理記下來,集中時間段回答。

除了通過適時的語言互動之外,還可以設置相應的優惠券、折扣活動吸引消費者下單。如直播間達到一定人數就發放一定金額的紅包,這樣會讓已參與的用戶進行自發的轉發和邀請,實現裂變,增加粉絲關注數量。而且福利一定要在直播中提前預告,讓用戶捨不得離開,類似於春晚搶紅包。

最後,關係,反孤立且穩定的關係。有了反孤立且穩定的關係,人格化的標籤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這種關係可以是親情、愛情、友情、與陌生人的相互溫暖、人與寵物的互動等。細化到圖書產品上,需要建立的就不能是“出版機構與讀者”這種生硬且沒有溫度的關係,而是要儘可能地縮短距離感,如育兒教育類KOL打造的“XX媽媽”“XX姐姐”等人設。

當然,這種關係的維繫也包括直播後的後續服務,如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其他社交平臺和手段強化直播效果,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建立直播用戶群,化公域流量為私域流量,展開持續經營。

平臺、內容、人、流量是視頻帶貨模式的關鍵要素。選擇合適的平臺,製作適合平臺特性的視頻內容,再通過有特色的“人”進行傳播,獲取線上流量,“雖千變與萬化,委一順以貫之”,直播、短視頻等都是新形勢下的一種工具,順應潮流,抓住用戶服務這個基本點,圖書在視頻帶貨方面的嘗試還可以有更多可能。

更多關於視頻帶貨時代爆款書的相關報道,請關注第521期《出版商務週報》:

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

戳文章標題即可快速閱讀!

《眾籌突破1400萬元,爆款解謎遊戲書的出版理念》

第二部解謎遊戲書《謎宮·金榜題名》舉行發佈暨眾籌會,不到3分鐘,眾籌金額突破百萬元;眾籌結束時,金額突破1400萬元。這部爆款解密遊戲書怎麼做到的?

《9個月銷售200萬冊,科普童書的暢銷秘訣》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就是物理(全10冊)》上市一週即告售罄,從2019年6月上市至今,累計銷量超過200萬冊,銷售碼洋超過4000萬元,這套書的暢銷秘訣是什麼?

《把圖書做成爆款的邏輯》

《愛上閱讀的秘密》於2019年12月3日預售,12月23日首發,從預售首日到12月底前一直是噹噹新書暢銷榜的冠軍,整個1月也都一直保持在Top10的位置。

《為書業引流,悅悅圖書發起“雲遊出版社”項目》

上海悅悅圖書有限公司與其旗下志達書店共同發起的“雲遊出版社” 項目在淘寶直播上線,第一場直播就有近2400人觀看,點贊超7萬,在線下單圖書約達四五千元,上架圖書之一《鼠疫》更是賣斷了貨。

《直播帶貨會成為書業營銷的“未來”嗎?》

2019年“雙11”當天,淘寶直播引導成交額近200億元,其中有17個直播間引導成交過億元。直播帶貨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它會不會成為圖書零售乃至出版營銷的未來?

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视频带货时代来临,出版业怎样搭上这趟“顺风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