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前段時間,一段感人的視頻上了微博熱搜。

原來,意大利一個11歲的小女孩叫莫妮卡,3月15日是她的生日,可是她卻被隔離在家,沒有辦法慶祝自己的生日。

祖父母為了給她一個驚喜,站在她家樓下高舉告示牌,來給她慶祝生日,還給她準備了一份禮物。

祖父母在樓下對她高喊:“別擔心,還有十天,一切都會結束的。”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這份特別的生日祝福,讓趴在窗邊的莫妮卡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也讓眾多網友紛紛淚奔。對莫妮卡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濃濃的愛,更是難能可貴的儀式感,這份儀式感讓她在難捱的疫情期間,度過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獨特生日。我想,在她以後的每一年生日,都會想起11歲生日的這一天有多麼幸福。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儀式感是什麼?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小確幸的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

睡覺前,你給孩子的一個晚安吻,是儀式;

出門時,你幫孩子把衣服整理好,是儀式;

節日時,你給孩子精心準備的禮物,是儀式;

生日時,讓孩子切下去蛋糕的第一刀,是儀式;

開學時,讓孩子鄭重地給新書包上書皮,也是儀式;

把孩子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記錄下來,在某個溫暖如春的午後,曬著暖暖的太陽讀給孩子聽,是儀式。

其實儀式感很簡單,就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每個孩子都會本能的渴望儀式感, 過年、過節、過生日、開學典禮等特殊日子的小小的儀式,會讓那天變得和其他日子都不一樣。

在國外,父母帶孩子去看一場歌劇或者舞劇,都會穿上很正式的禮服,也會在出行之前告知孩子入會儀式等,這樣一種重視感的存在,會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看歌劇或者舞劇的時候才會更集中,更容易有代入感。

這種儀式感會給自己強烈的心理暗示,進而調整自己的言談舉止,直至和當時的身份達到最佳融和

總之,儀式是讓我們對所在意的事情,懷有敬畏心理。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儀式感讓生活充滿幸福感

記得我女兒剛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有免費社團,我女兒報了拉丁舞。因為是免費的,老師要求也沒有那麼高,只是說大家可以選擇買拉丁舞服,也可以選擇不買,只穿校服就好。報了免費社團的,有一半買了服裝,有一半認為反正學不了多久,索性不買了,省錢。

我女兒也買了服裝,每到要學舞蹈的那天,她都會早早準備好自己拉丁舞服,期待著能快點放學好參加訓練,由此對拉丁舞興起了極大的興趣。

穿著整潔漂亮的舞蹈服,給跳舞這件事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也表達了父母對孩子學習舞蹈這個項目的重視,儀式感使舞蹈變得有趣起來,練習也不再變得枯燥無味,讓孩子帶著儀式感跳舞,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美國亞特蘭大日報社做過這樣一個研究調查,發現在家裡“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憶)所帶來的幸福感遠勝於物質的滿足甚至學業事業上的成就。

這些故事和回憶可能很簡單,一個小小的儀式就能完成,比如:

每天一家人早起道早安,以及道晚安和親親;

製造一些只有家人之間才懂的秘密暗號;

生日時的一頂特殊的生日帽子;

製作特殊的家庭照片冊;

每年的家庭旅行。

有儀式感的生活,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它的精緻,有儀式感的人生,也才讓我們確確實實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與不同,在眾多個走過的歲月裡,回頭看的時候,希望充滿的是回憶和難忘。原來除了腳下的土地和眼前的苟且,孩子還學會了眺望星空,吟唱詩和遠方。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儀式感能提升個人品味,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儀式感於普通人來說,事關兩個方面。

  • 一是習慣:

身邊有個媽媽,每天早上比孩子早起一個小時,給孩子做各種精緻的早餐,朋友圈裡滿滿都是幸福的味道。

也有朋友會說,為了做一頓精緻的早餐少睡一個小時,我做不到,早餐吃飽就行,我通常都是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買一籠小籠包讓孩子邊走邊吃。

試想一下,前者媽媽帶出來的孩子,一定是早早醒來洗漱完畢,滿心期待想知道媽媽今天會呈現給自己什麼樣的早餐款式,然而吃完早餐幸福地出門,高高興興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

而後者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可以想象一早起來是如何兵慌馬亂,或者會在催促聲中急急出門,在路上買上一籠小籠包草草裹腹,食完不知味。好不容易到了學校,也得需要半天才能進入狀態。

在這裡,儀式感相當於一個按鈕,當你去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就是告訴大腦,我要開始進入另一個狀態了,從而有足夠的時間去調整自己,從容進入另一種狀態中去。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 二是品味:

“品味”顧名思義就是“品嚐味道”的意思,後來才慢慢發展成為一種更廣泛的含義。而我們這裡說的“品味”,與品德無關,只是一種生活態度。

美國哈佛大腦與行為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項研究:

邀請兩組小朋友來試吃蘿蔔,第一組試吃時,要遵循一套儀式:先敲擊兩下,接著打開小蘿蔔包裝,再敲擊兩下桌子,深呼吸,最後才能抓起小蘿蔔放進嘴巴。

而另一組,則沒有嚴格的儀式規定,自己愛怎麼吃就怎麼吃。

結果顯示,第一組孩子帶有儀式感吃蘿蔔,吃得越多越好,並且沉浸在這樣的遊戲中。

正如我們中國人喜歡飲茶一樣,願意用一大堆茶具經過一系列程序衝出茶來,一定會慢慢的品茶,而簡單粗暴倒入茶葉直接開水沖泡的,一定不怎麼在意茶的味道。

事實上,這一系列繁瑣的程序,實際上就是讓人靜心的過程。在一套繁瑣耗時的動作裡,讓心思慢慢集中到將要吃的東西或是將要做的事情上面。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如何給孩子創造有儀式感的生活?

儀式感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歸根究底有幾點通用的法則,我們來細數一下吧!

  • l 儀式感不是浮於表面的形式

很多人都覺得,儀式感就是過精緻的生活。比如我朋友圈就有媽媽今天曬娃在鮮花簇擁下彈奏著昂貴的三角鋼琴、明天曬帶娃去吃一頓豪華的西餐、後天帶娃去了一趟久負盛名的旅遊景點。

跟她相比,自己的生活真的是太有煙火氣了,故而羨慕不已。可是細聊之下才知道,那架三角鋼琴是琴行做活動時的噱頭,而她的孩子還沒有開始報名;那頓西餐是孩子求了好久,生日時的願望;那個久負盛名的旅遊景點,無非是本地的一個“高仿”處。

事實上,那些朋友圈裡天天霸屏的“精緻生活”,真實的狀態有幾個能經得起他人推敲的?

儀式感不是浮於表面的形式主義,而是內心真正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和追求。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 l 儀式感像是規矩卻又勝於規矩

心理學中有一種錨定效應:當因事物的不確定性而產生恐懼時,可以通過一段預測、設想的過程來降低內心的不安。

儀式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心理錨定,給人以確定感和秩序感。

比如日本有一位叫羽生善治的將棋天才,他每到一個地方去比賽,都會把行李散亂地擺放成自己賓館房間裡,這樣他就會感覺像是待在一個非常熟悉的空間裡,擁有更輕鬆的心情去面對比賽。

這種習慣就像肌肉記憶,能迅速幫助他把精神和心理狀態調到最佳預設。

生活的儀式是內心與世界之間的一道門,帶來的自我暗示讓人更專注認真,也更能體味日常中的趣味與美好。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 l 儀式感是對逆境生活的不屈服、不將就

在剛剛過去的疫情期間,很多家長、老師和孩子被“網課”折磨得幾近崩潰,可是有一個家長卻在網上曬出他女兒的網課情況,讓人十分佩服。

原來,自從上網課之後,雖然是在家裡,但父母還是要求孩子每天穿戴整齊、背上書包。然後,會像送孩子上學一樣,把孩子送到書房門口,孩子在裡面完成老師要求和自己規劃的學習任務。中午休息和下午放學的時候,再把孩子從書房裡接出來。

在這對父母眼中,儀式感是對逆境生活的不屈服,也是對懶散生活的不將就,這樣的儀式感讓孩子對學習充滿了敬畏感,也充分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動力。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真正有儀式感的人,是能把煙火氣的人生,也過成了詩和遠方。

意大利疫情期間一張圖看哭眾人:幸福家庭,儀式感才是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