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沈滌凡:健康是阿里未來10年最好的生意


阿里健康沈滌凡:健康是阿里未來10年最好的生意

導語:2018年,沈滌凡出任阿里健康CEO,在此之前,他擔任了六年的速賣通總經理,具有豐富的平臺建設經驗。這些經驗會如何運用到阿里巴巴集團“Double H”戰略中呢?又將會給阿里健康帶來哪些變化?

健康也是阿里未來十年最好的生意。

作者/ 南山

出品/ 良醫財經

01 阿里健康的未來

2004年,我回國加入阿里巴巴。面試時,人力資源主管問我:知道阿里巴巴是一傢什麼公司嗎?“知道,阿里巴巴不就是8848嘛!”這個笑話我現在還記得——在當年,離C端消費者更近的8848明顯名氣更大。

但我也記得,那時候阿里巴巴的每個年輕人都臉上帶笑,團隊會自發去探索項目,有股創業的拼勁和韌勁,充滿樂觀和希望。

淘寶上線七個月的時候,我在上面買普洱茶,商家是雲南的。那時在網上買吃的東西,別人聽了會想看瘋子一樣看你。一個半月後,普洱茶送到了我的手中。現在天貓的貨如果一天半沒到可能都有買家不滿意,但那時候一個半月收到貨都是驚喜。我沒去過雲南,這個地方賣的普洱茶我居然收到了。

十幾年後的今天,在網上買普洱茶不是很正常嗎?但這樣的過程,從無到有,從不可能到司空見慣,就是阿里很多業務的發展過程,也是更多業務可預見的未來。(有改動)

阿里巴巴整個的業務,我們歷經20年的歷程,從電商走到支付,走到物流、走到阿里雲,今天我們的履帶戰略又滾到新的戰場——Double H,就是健康跟快樂。健康和快樂將是阿里巴巴未來10年的主戰場。

在健康和醫療這個領域,未來的需求會有一個爆炸性的增長。首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注意力已經從購物和娛樂延伸至健康和快樂的本質需求。其次人口老齡化的演進,也讓人們對健康和醫療的需求愈加凸顯。

到2050年左右,我國老齡化人口可能要達到人口比例的30%。從大數據統計得出的結果顯示,40歲的人,生病概率、對醫藥健康需求比例可能是25歲人的2倍;65歲的人對於醫療健康的需求,可能是40歲人的8倍。

除了觀察到以上數據,我們還要結合目前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一方面是消費者的改變。目前實體藥店消費者中,46歲以上人群佔比將近40%。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追求的不斷提高,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在未來幾年中,網上購藥等需求還會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是網上購藥體驗的提升。中國市場每天大約有1.2億盒藥品投放,其中約1億盒有阿里健康的追溯碼覆蓋。網上購藥辨別真假已經不是問題。

因此,我判斷,在未來中國最大的藥房,一定會出現在線上。當然,阿里健康追求的不是成為最大藥房。

除了藥品外,大眾的醫療或者說健康需求已經變得非常廣泛。事實上,在今年雙十一,醫美、口腔、體檢、疫苗等醫療服務已然成為銷量明星。雙11開場前10分鐘,便有兩家醫美商家成交額超去年全天;而在天貓醫藥全天成交額top10榜單中,便有數家體檢、口腔機構品牌入榜。(非來自採訪,來自雙十一阿里數據)

02 阿里藥房的兩次升級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為了更好的把握用戶需求,阿里健康大藥房做了兩次升級。

第一次是新零售時代的“超級藥房1.0”,我們主要確立和發佈了一系列標準,即“全球找貨、大數據選品、抽檢審查、全環節監控、藥品追溯和執業藥師全天候服務”,這些是用來解決線上藥房的效率和安全問題的。

又經過一年的摸索,我們從1.0的“藥品零售平臺”升級為“以家庭為核心的健康服務平臺2.0”,即,以“一個家庭成員的健康需求”為服務場景。

對於2.0我總結了三個關鍵詞:普惠、安全和全。

首先是普惠。阿里健康大藥房50%的用戶來自三線以下的小城鎮,要做的就是讓這些人享受到了與一線城市居民一樣的醫藥健康服務。去年阿里健康大藥房在原有的廣州、石家莊、崑山等三個倉庫的基礎上,新增佛山、重慶中心倉庫,5倉配送全國。目前,通過菜鳥聯盟合作,偏遠地區覆蓋增加,北至漠河,南至三沙,都能送達。

其次是全。截至9月,阿里健康大藥房共上線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6萬多款商品,與近3000家品牌合作,商品範圍涵蓋OTC藥品、保健滋補、成人用品、醫療器械、隱形眼鏡、美妝個護、母嬰孕產等多個種類,覆蓋從嬰兒到老人不同年齡人群的健康解決方案。

最後是線上醫藥服務和用藥安全。除了嚴格執行“入庫身份驗證、

全庫陰涼管理、透明實驗室抽檢、效期管理、雙重複核”等標準化流程外,,阿里健康大藥房還有2000多名執業藥師7×16小時在線,購買前用戶免費諮詢,購買後客服回訪。過去一年,阿里健康透明實驗室完成了3000餘批次的樣品檢測,並制定西洋參、枸杞、蜂蜜、蛋白粉等27項推優標準。

03 在醫美生態中提供價值

我們曾經舉辦了一場醫美行業發佈會,主題命名為“選擇未來”。我在臺上先拋出一個問題:有誰做過醫美結果令我驚訝,80%的人敢於在公開場合舉手坦陳自己做過醫美,這是非常大的變化。說明用戶放下對醫美的有色眼鏡。

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從美妝、美容儀器到輕醫美、整形手術,過去一年,天貓上的求美用戶加起來三個多億,近三年的複合增長率為88%。

然而,用戶需求的激增對行業來說,也是巨大的挑戰和機會。曾經一位同事讓我幫忙推薦靠譜的醫美機構做祛斑手術,但推薦出去的一剎那,我心中閃過一絲猶豫:我對這個機構是否瞭解,過去治療了多少人,醫生技術是否高超和負責?於是,我們就開始認真思考,圍繞美和健康,我們可以為用戶、為行業做什麼?

為此我們確立了新的目標,打造了“煥新計劃”。我們做醫美並不是為了行業增速,而是希望提供一個安全、放心、舒適的醫美服務平臺。

從行業的角度,我們提出了店鋪煥新和入口煥新。店鋪換新就是讓正規專業的醫療機構都來天貓開店。這樣一來,對於機構來說,無論是流量的來源、醫美項目的品類管理,以及交易過程的各項數據分析都將清晰可見。

過去醫美機構更多是把線上平臺當作廣告平臺,而通過“煥新計劃”阿里健康要為他們打造數字化營銷平臺。幫助行業在天貓建立自己的店鋪,從而擁有自己的用戶運營陣地,未來伴隨著天貓醫美的發展紅利一起成長。接下來,我們計劃在天貓醫美孵化出100家業績突破1000萬的機構代表,讓行業內正規專業醫療機構都把店開在天貓上。

入口煥新就是給線下機構更多入口機遇。阿里是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一家機構一旦入駐天貓,就可以獲得阿里系應用如支付寶、口碑、手淘等多個本地入口的流量量,通過龐大消費者入口打通線上線下的流量。

從用戶的角度我們提出了“產品煥新”,即醫美產品標品化的嘗試。打造出若干款基於本地化流量的標準化醫美產品,如玻尿酸、光子嫩膚等,把業內過去每家機構提供的讓消費者眼花撩亂的服務內容,通過標準化改造成線上的“標品”供消費者選排。

消費者可以先定“標品”再選機構。這樣就能極大地降低用戶的選擇成本。

04 和醫藥巨頭合作

阿里巴巴作為一家生態公司,阿里健康也會秉承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幫助合作伙伴才是幫助我們成功的唯一路徑。由於醫藥健康領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融合也需要行業領先者來牽頭推進。

目前,我們擁有1800多個品牌合作伙伴,其中包括GSK、拜耳、賽諾菲、默沙東、阿斯利康、輝瑞等多家跨國藥企,共同開展各種不同領域的創新合作。這樣做一方面能夠充實自身平臺的內涵,另一方面也期待阿里健康的技術優勢能為“百年老店”的持續發展提供催化劑。

例如,我們和默克合作之後,默克在糖尿病、甲狀腺和心血管領域的優勢藥品全面入駐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平臺。今後患者購買默克相關藥品,通過手機淘寶、支付寶、阿里健康等APP掃描藥品包裝上的追溯碼,不但可以在結果頁面中獲得藥品驗真、藥品說明書信息、疾病知識、專家醫生課程等內容,還能一鍵向阿里健康提供的執業藥師免費諮詢用藥問題。

此外,針對慢性病患者容易忘記服藥的痛點,未來,患者掃碼後還可以收到來自APP,甚至智能硬件等多種渠道發來的用藥提醒。一方面促進了患者的安全用藥,另一方面還能持續為患者創造價值。

除了醫藥巨頭外,和醫療領域的專家合作也是阿里醫療在積極推進的。這件事對阿里健康來說意義非常大,我們在互聯網領域做了很多事情,在持續往前走,涉及醫療核心的還不是很多。作為一家醫療健康的公司,一定要深入醫療的內核中。

不久前,我們發佈“器官移植隨訪創新平臺”,就是與移植領域權威醫學專家共同搭建的,把傳統線下隨訪模式轉移至線上,幫助改善目前國內器官移植術後管理困境。這個隨訪平臺有兩個特點,第一,以醫生為核心,醫生服務患者,就像淘寶平臺是圍繞中小企業服務消費者的平臺一樣;第二,需要把一系列的生態體系,包括服務者等等一系列的生態體系納入系統當中。

在我看來,阿里健康最大的社會責任在於幫助更多的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降低各種成本和門檻,讓更多的人可以更加便捷的擁有這種幸福的資產。

在剛做速賣通的時候,我曾經講過,讓大家幻想一下,阿里巴巴做了淘寶,把線下商品搬到線上,開闢了新的商業渠道,那麼未來10年會不會出現一個新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有歐美的品牌貨、新中國製造、日本的青花瓷、尼泊爾的佛珠等等。每一個消費者只要點點鼠標,72小時之內商品就能送到他手中。其實,醫療領域也是一樣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以及更大的實現空間。(有改動)

在我看來,阿里健康是未來十年阿里巴巴最好的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