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曾經聽過一句話:“人最大的失敗,就是不懂放過自己。”

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執著於失去的事物,卻忘記擁有的東西,沉浸在無限期的悲傷中。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燭光,忘卻憂愁。以草木之心生活,一切都可以恬淡自如。無論晴天雨天,窗外自澄澈如初,在自己的節奏裡悄然蛻變,就是最好的活法。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看淡得失,潮落之後又是潮起

前幾天,一個初中同學找我訴苦,她和丈夫兩人拿出多年在外打工的積蓄,回到家鄉開了家海鮮加工餐廳,堅持了兩年,去年底好不容易才開始有些起色,算是“宵夜小網紅”,每晚都顧客爆滿,翻檯率很高。

不曾想一開年又突逢變故,生意慘淡。

這段時間,雖然允許開門營業了,但是客流量大幅減少,生意不景氣,每月還得交六千元租金,加上水電費原料費等等,當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各種焦頭爛額。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我不知道怎麼安慰她才好,只是任其傾訴,間歇插幾句話,順便聊到一部紀錄片《富豪谷底求翻身》。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真實的億萬富翁,他放棄了所擁有的一切,開著一輛破皮卡,口袋裡揣著100美元,來到一個三線小城市白手起家。剛開始他連解決一日三餐都成問題,三個月後,他的創業項目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估值高達75萬美元。

他怎麼做到的?

沒有人脈,他就到處串門跑業務,短短時間內靠個人領袖氣質和強大願景聚攏起一個團隊;沒有目標,他就開動腦子認真進行市場調研和琢磨起當地的市場需求和經濟要素,有條不紊地執行每一步的項目構想,步步為營,逐漸風生水起。

黎明前的黑暗分外難熬,自主奮鬥的過程雖然艱難,仍然蘊藏著機會。

生活到處是真苦難,假歡喜。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很多時候,心中縱有無數痛苦,也不知道與誰說。但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我們無法決定歲月靜好,卻可以在殘酷的嚴寒中保持初春的心態,踏著荊棘依然微笑,被現實碾壓依舊堅強。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人生海海,好壞皆風景

黃渤是紅得發紫的一線演員,號稱“100億影帝”,當起導演也毫不遜色,演藝事業可謂到達巔峰,但他成名前經歷過的至暗歲月,卻鮮為人知。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他曾想過當歌星,從中學開始,就張羅著參加各類歌唱比賽,無心學業,沉浸在提升演唱技巧上,中專畢業後他簽約過“太平洋唱片公司”,組建過“藍色風沙”組合,跑遍大江南北的歌廳酒吧,到處推銷自己錄製的唱片,期待一炮而紅,卻因為長相不討喜舉步維艱,不得不跟現實妥協,黯然回到家鄉。

他曾想過做生意,在父母的資助下,他開了一家皮革廠,每天穿著西裝革履,胳肢窩裡夾著公文包,喝酒應酬談生意,過足了老闆癮。可惜好景不長。由於金融風暴爆發,他破產了,瞬間變得一無所有,除了一身債務。

他一度很絕望,在走投無路之際,經朋友的介紹,通過出演《走吧,上車》的配角走上演藝之路,還破天荒地考上北京電影學院錄音專業,逐步走入正軌。憑藉出色的天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他贏得了更多機會,終於在《瘋狂的石頭》中嶄露頭角,獲得觀眾認可。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正因為曙光來之不易,他比別人看得更通透。在演技錘鍊得越發精湛的同時,他把豐富閱歷轉化成高超的情商,散發著成熟沉穩的魅力。

他深深地懂得,人生的經歷就像大海一樣詭譎多變、變幻莫測,每個人都會經歷苦難,也會被幸運擊中,每一刻都不同。

能夠在沉浮中堅守,靜待潮起的那一天,就是英雄主義。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身處低谷,怎麼走都會是上坡路

一個人怎樣看待逆境,反映了他的心智成熟程度。

蔣文強是20多歲的大連小夥,在今年的2月12日,他因為工作原因準備坐高鐵去長沙,陰差陽錯地誤入外地回武漢人士的專門車廂,恰好遇到封城,氣氛一度緊張。

換做別人可能會驚慌失措,畢竟搞不好可能會露宿街頭,但他絲毫不放在心上,天無絕人之路,反正情況不可能再糟糕到哪裡去,倒不如放輕鬆,想想可以做什麼。靈機一動,他就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他在武漢第一醫院找到清潔工的工作,日薪500元,包吃包住。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高薪意味著高強度勞動,他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中間分兩次休息。上崗的時候,一天三次穿防護服進入隔離區,期間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對體能和意志力都是巨大的考驗。

對於這份工作,他並不感到辛苦,而是發揮東北人幽默開朗的特點,既來之則安之。他自稱“大連”,在休息間隙講段子逗醫生護士開心,談天說地,成為眾人的開心果,在醫院小有名氣。

一晃時間來到3月底,他所在醫院的患者也清零了,隔離期滿後,他跟隨遼寧醫療隊踏上回家之旅,行李裡滿是武漢人民送的零食和衣服,“漢囧”之行正式結束!

遭遇不幸時,內心強大的人善於在壞運氣中看到幸運面,把精力聚焦到接下來的行動中,好運往往不期而遇。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提出一個概念叫生命腳本,每個人在早年生活中,都會以為“人生就這樣了”,無意識中,就照著這個腳本發展了。由於心理暗示的作用,期待就變成強有力的自我實現預言。

正如書籍《失落的幸福經典》所言:“人生遊戲就像一場有如回力飛鏢般自作自受的遊戲。思想、語言、作為,早晚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心存微光,生活自會峰迴路轉。

寫在最後:

生活就是由一個一個的念頭塑造的,一念起則萬物生。

思維越正面,行動越有效,人生也越精彩。

把思想和行動調頻到幸運模式,就能走上幸運的軌道,願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是《思維的囚徒》,什麼是思維的囚徒?我們常常依賴習慣,人們自以為思考其實只是重新整理自己固有的偏見,並忽略了自己與他人的潛能。

而當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本書提出了活出生命的意義7原則:

自由地選擇你的態度,實現有意義的目標,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千萬不要違心做事,從遠處審視自己,改變你的關注焦點,要敢於超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