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01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睡前必須玩手機,一睜眼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

上廁所玩手機、吃飯玩手機,坐車玩手機,走路玩手機……

恰巧,我無意看了一眼自己手機屏幕的使用時間,嚇的兩眼一抹黑。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更可怕的是,平均每天拿起手機的次數居然是133次。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看到一則名為《玩手機的374000小時》的短片。它說:

人的一天有將近11個小時都在看屏幕,一年4015個小時,相當於一生有374000個小時在玩手機。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對此,我深有體會,明明早早上了床,卻不自主的拿起了手機。明明告誡自己看會兒就睡,卻根本停不下來。

多夢、早上睡不醒、記憶力變差、黑眼圈,近視也由三百度上升為四五百度,就連頭髮也開始大把的掉。

於是,強迫自己睡覺前不帶手機上床,但堅持了幾天,就撐不下去了。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不知不覺中,手機已成為我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將精力消耗在手機上,據2017年德國數據統計互聯網公司調查發現,中國人沉迷手機排名全球第二。

手機如同病毒,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將我們吞滅。

02

你每天刷手機,都在刷什麼?

四月上旬,公眾號創意廣告發布了一則條漫,生動地詮釋了當代年輕人,玩手機的日常。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最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在手機的世界裡,我們用朋友圈,塑造理想中的自己;用微博,指點他人的私生活;用抖音,閱盡天下趣人趣事……

以前,出門遊玩先拍照;現在拍照+定位+發朋友圈;以前失意想靜靜。

現在有意無意只想刷手機。以前出門錢包、鑰匙是標配,現一部手機就搞定。

你問我,每天刷手機都在刷什麼?有網友風趣的回答:我刷的不是手機,是自由。

現如今,人人都是手機依賴患者,彷彿現實中,不敢流的淚,不敢發的脾氣都能隨著屏幕的滑動而釋放。

是啊,現實,有我們無法抵達的世界,只有在虛擬的網絡世界,我們的靈魂才能自由馳騁,策馬奔騰。

然而,因為長時間低頭刷手機,各種問題紛至沓來。

2017年5月,中山市一胡某,一邊看手機,一邊在未遵守交通燈信號的情況下,橫行過馬路和行駛中的摩托車相撞,導致摩托車乘客死亡。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2018年8月,北京一陳女士,帶著8歲的雙胞胎女兒前往青島某一處海灘遊玩,因玩手機,疏忽照看,導致雙胞胎女兒溺水身亡……

03

不僅如此,未成年的孩子也深受其害。泰國有一支公益短片,聚焦被手機“毀掉”的年輕一代。

裡面講述道:

一個12年級的男孩模仿手機遊戲裡的情節,搶劫並槍殺了出租車司機。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一位小男孩在手機被沒收後,從高樓跳下。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甚至有人了為繼續玩網絡遊戲,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如果說,成年人刷手機,刷的是自由,那孩子呢?

成年人,已成為手機的奴隸,難道,我們的孩子也要這樣繼續下去嗎?

嫌孩子吵鬧,扔一部手機給孩子了事,美其曰陪孩子玩,其實只是丟給孩子一部手機。

責令不讓孩子玩手機,自己卻玩的停不下來。 當孩子的心靈需求,得不到大人的關注和重視。

當孩子寧願低頭玩手機,也不願出門享受陽光雨露時。那麼,孩子,離毀滅就不遠了。

網絡有句話說的很貼切:毀掉一個孩子,給他一部手機就夠了。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手機雖然讓我們的感官,得到即時滿足,卻慢慢地消耗著我們對身邊人的熱忱。

誠然,手機拉近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卻削弱了彼此感受愛和被愛的能力。

心理學家說: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父母自身的問題。

想要孩子不貪玩手機,那麼做父母的,請先自己戒掉手機癮。

04

試著放下手機24小時,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一親身經歷的網友風趣地描述道:“魂丟了1小時,但真正活了23個小時。

他說:

起初,感覺就像毒癮發作,難以忍受。但很快逼著自己適應。

不用看時間,不用看朋友圈,一家人去了戶外。

孩子在水裡嬉戲,露出潔白的小虎牙,丈夫光著膀子專心的摸魚。

白雲在湖水的一頭飄落,陽光沒有灼人的溫度,就連微風都帶著泥土味的甘甜。

這樣的畫面,真的是太美好了。

這使我意識到:相比滑屏的快感,真實的自由和快樂更為重要。

的確,有時,離手機遠一點,離現實就會近一點。這種真實感,才是真正意義的活。

在泰國公益短片中,提到DQ(數碼智能商數)。一種繼IQ(智商)和EQ(情商)之後的數碼智商。

玩手機的374000小時:這屆年輕人,眼已瞎、心已盲、脖子已斷

一個人的DQ(數碼智商)越高,掌控手機的能力就越強,而DQ(數碼智商)的核心就是:自律。

一個人越自律,越能在喧譁的手機世界裡,挖掘最有益的精神食糧。

一個人越自律,越能與手機和諧相處,成為手機的主導者,而不是被手機奴役。

不玩手機很難嗎?其實不是,抬頭的一瞬間,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只要夠自律,持續抬頭,久而久之,想不戒掉都難。

而遠離手機的時間,你會發現,真好!

(PS:今天你玩手機的時間,有多久,快來說說看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