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會“不打自招”嗎?

愛奇藝會“不打自招”嗎?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繼瑞幸之後,中概股“明星”愛奇藝(IQ-NASDAQ)也深陷業績造假漩渦。

眼下海外資本市場關注點都在疫情。美股在3月經歷數次熔斷,4月尚處於喘息不定。在這種情形下,按理說海外投資人無暇顧及一兩家公司賬面問題。

為何在新冠疫情的檔口,瑞幸、愛奇藝、好未來等一眾中概股公司頻遭海外機構做空?

背靠百度的愛奇藝會瑞幸一樣主動“招供”嗎?這背後又藏著何種陰謀?

為何在疫情檔口,中概股遭做空?

正如一位在美國金融市場工作多年的專業人士說,上市公司賬目問題,現在不是美國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瑞幸咖啡之所以股價大跌,並非被渾水指出有問題。2月瑞幸遭渾水做空時,瑞幸強勢回應,公司股價反而先抑後升。

眼下瑞幸股價大跌,是因為它自己跳出來說自己有問題。Wind數據顯示,瑞幸股價近五日跌幅為83.24%。


愛奇藝會“不打自招”嗎?


這位專業人士表示,只要愛奇藝不站出來說自己有問題,這樣可以拖延很多時間。很多投資人是顧不上一家公司的。

擴開了看,如果一家公司財務有問題,會波及到類似的公司。這也是為何中概股不勝其寒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受疫情影響,國家和國家之間在疫情交換數據上有統計規則不一致,造成國家之前疫情缺乏可比性,在交流上造成很多問題。

這種交流問題,就非常容易導致大氛圍緊張。在此情境下,如果中概股一家兩家三家出現問題,整個肯定就會受影響。

愛奇藝會像瑞幸那樣“不打自招”嗎?

瑞幸承認股價有問題,是因為它的財務問題已經遮掩不住。那愛奇藝會不會走瑞幸的老路?

和做空瑞幸套路如出一轍,渾水也指出愛奇藝存在諸多問題。愛奇藝在第一時間也出面強烈否認。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在朋友圈表示,“邪不壓正,看最後誰贏”。


愛奇藝會“不打自招”嗎?


第一步愛奇藝走得和瑞幸一樣。假以時日,愛奇藝會不會和瑞幸一樣“不打自招”?

資深財經評論員曹甲清認為,愛奇藝能不能躲過一劫目前還不好下定論。

愛奇藝朋友圈很強大,搜狗CEO王小川第一時間就站出來為愛奇藝創始人龔宇說話。

王小川4月8日發文稱,自己與龔宇相識有14年,在搜狐共事多年。他的為人,敬業,勤奮都是一等一的好。有機構報道說愛奇藝造假,我就三個字:不可能。


愛奇藝會“不打自招”嗎?


王小川僅是以他對龔宇的瞭解,直接下定義說這個人是可靠的,但是他並沒有對具體的做空內容進行反駁。

這裡麵包括一個問題不能迴避的,像愛奇藝這樣的視頻公司,包括以前的什麼土豆兒啊之類,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盈利模式上的欠缺。

愛奇藝是傳媒性質,跟紙媒啊、資訊網站是一樣的,以內容為王。在版權內容上的投入、以及其他方面投入都挺大,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愛奇藝會“不打自招”嗎?


它的盈利肯定靠廣告、靠會員繳費之類,但也面臨很多問題。一個是廣告現在面臨著一些新秀競爭分流,其次廣告市場本身在進行調整,有些萎縮。

這對盈利和生存是一個重大挑戰,愛奇藝的問題就在這兒。

企業自身缺憾固然是空頭叮咬的痛點,但中國經濟週刊首席評論員鈕文新認為,身正不怕影子斜。

以愛奇藝而言,自身有沒有問題是關鍵。俞敏洪的公司也被狙擊過,但被做空之時,恰恰給大投資者提供了機會。

做空是一場“陰謀論”?

如何看待愛奇藝被做空?在地緣政治緊張下,我們要不要把愛奇藝們被做空視為陰謀論?

財經評論員曹甲清認為,此次愛奇藝被做空,是做空機構的一貫生存法則。他要生存、要發展,它的存在價值就在於找標的做空。

這就像禿鷲找腐肉一樣,找有缺陷的中概股,甚至主動造假,或者運營層面有問題的、高管有問題的,這對他們說是肥肉啊

做空可看成這個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環節。

從瑞幸、跟誰學到愛奇藝,包括在這之前的各種做空,我們整體上對做空持肯定態度。市場要用平常心看待它。

就像城市公共空間需要清潔工一樣的,大自然需要啄木鳥捉害蟲、需要禿鷲吃腐肉,整個生態鏈每個環節、鏈條需要一個各司其職的角色。

資本市場也需這麼一個市場機制,一個第三方專業的做空機構。上市公司違規案例在資本市場一抓一大把,單靠一個監管的話,它有它的短板。

沒有做空市場就很難真正好起來。以美股市場為例,做空機構很多,無形中給了那些不合規的、財務造假的、高管違法的上市公司很多壓力。

如同第三方監督力量一樣,有做空機構存在,對上市公司乃至整個市場環境會有一個震懾。上市公司或個人機構在進行市場行為的時候會有所收斂和警惕。

這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角色,各司其職,才能真的形成一個完美的、有循環的一個生態。

有這麼一個機制在裡面,做空跟做多一樣的,是沒有善意和惡意之分的。曹甲清認為,現在對做空中國口子開的很小很小,中國應該引進這種機制。

只是單純的出於一種市場行為,那就更不存在“陰謀論”之說。瑞幸事件已經定性,由此引發的中概股危機就是一家造假引發海外市場對中概股的整體不信任。

事件本身肯定有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好的上市公司還是經得起考驗,這個事不要往陰謀論上引,就事論事就行。

做空機構手段越來越多

做空機構也是商業。任何一個東西,它在這個市場當中如果不能盈利,不能賺錢,那麼它也不可能走得長遠。

做空機構也是一樣的,它無利不起早,也是為了賺錢。

在做空之前,它會進行一些佈局,要麼跟對沖機構進行合作,要麼自己進行種種佈局,對市場調研和財務分析,再輔以各種手段進行佐證。

相較於8年前做空機構管用手法,本次做空瑞幸、愛奇藝、跟誰學,做空機構越來越老道。

首先是在挑選做空標的時候,他們更偏向於備受資本追捧的概念股。這些大部分是互聯網公司,他們商業模式靠補貼擴張,缺乏營收和利潤支撐。

其次,相較以往做空可能更多集中在財務方面,如今做空機構也成熟很多。他們不再對財報吹毛求疵,轉而攻擊上市公司業務、運營、甚至高管層面。

例如,瑞幸大股東陸正耀在資本市場那些不光彩的往事都被渾水給扒出來,並認為是重要危險信號。

此外,做空機構還不惜重金聘請調查機構或社會人員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從最直觀的業務層面收集證據質疑企業財務造假。

最後在發佈做空報告後,他們還善於煽風點火,將事件影響放大,迫使審計機構從嚴審計,從而證明自己做空的判斷。

這點正像鈕文新所說,公司造假賬固然可惡至極,但為什麼現在沒有人追究會計師、律師的責任?

像愛奇藝、瑞幸咖啡這樣的公司,上市和日常財務審計都是國際知名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負責。做空機構的打壓,正讓這些律所、審計承擔應盡職責。

以自願曝光財務問題的瑞幸、好未來為例,他們也不是什麼“三好學生”主動承認錯誤,而是受到審計機構的壓力。

因上市公司遭遇空做空,審計不願“背鍋”,與其由他們檢舉令上市公司顏面掃地,不如自己主動披露,負面效應可能相對小一點。

綜合來看,做空只是一種單純的市場行為。在無利不起早下,雖然有時候很可惡,但如果上市公司合規經營,身正不怕影子斜,空頭到頭來也只會白忙活一場。

尾語:

在“空軍”持續轟炸之下,中概股如何反擊及抵禦?中概股沽空背後,有何值得我們反思?中概股背後又有何故事?請廣大讀者點擊財華社“中概股專欄”參閱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