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分硬幣的“價值”,100個1美分硬幣耗費1.43美元

每製造100個1美分硬幣,就要耗費1.43美元。

1美分硬幣的“價值”,100個1美分硬幣耗費1.43美元

為什麼美國不像加拿大那樣,取消1分硬幣?

加拿大自2012年開始停止製造1分硬幣,是有充足理由的。製造這種硬幣是一門賠錢的生意,而且人們已經不再需要它了。

美國的情況也是如此。對聯邦政府來說,印紙幣是極其有利可圖的:100美元紙幣是這個國家最有價值的出口產品。 25美分和10美分硬幣也很賺錢。但每製造100個1分硬幣,就要耗費1.43美元。去年,製造1分硬幣花費了納稅人近3900萬美元。

這麼做為的是什麼呢?聯邦政府製造和分發硬幣是為了利於商業流通,但不足5美分的錢已經買不了什麼東西了。在通脹的魔力作用下,在1950年用1美分可以買到的東西,現在得花10美分。

2015年,每個美國人平均每秒鐘就可以賺將近1美分。簡直不值得他們花時間彎腰從路邊撿起一枚。

1美分硬幣的“價值”,100個1美分硬幣耗費1.43美元

從結果看,取消1美分硬幣意味著所有零售價格都將以0或5結尾。有些商品的價格可能會漲幾美分;有些則可能把零頭抹掉。支持使用1美分硬幣的人士稱,以99美分結尾的價格非常普遍,所以取消1美分相當於收1美分的銷售稅。但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經濟學家羅伯特·霍普里斯(Robert Whaples)在2007年對這種說法進行了檢驗,方式是查看一系列便利店的價格。他發現,商品價格去零頭節省的費用,基本可以抵消化整增加的費用。

實際上,消費者可能會從中受益。零售商喜歡以.99結尾的定價,因為人們容易低估其真實的價格。當人們看到「4.99美元」,他們傾向於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前面的4上,而不太注意後面的99。

問題是,美國人喜歡閃亮的銅幣(儘管裡面並沒有多少銅)。 2014年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1%的受調查者表示,他們會撿起1美分硬幣。還有43%的人表示,如果政府停止製造1分硬幣,他們會「感到失望」或「憤怒」。

編劇亞倫·索爾金(Aaron Sorkin)在《白宮風雲》(The West Wing)的一集中做出了這樣的推斷,即政府繼續製造1美分硬幣,是因為它的正面有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的頭像,伊利諾州的議員尤其不願意取消這種無所不在的致敬方式。

然而,奧巴馬總統不屬於這類多愁善感的人。他曾在2013年表示,他覺得沒有理由再製造1分硬幣。 「我認為,這種事屬於人們在情感上對往昔歲月依依不捨,」他說。

他也為政府繼續生產1分硬幣提供了可能是最好的解釋:哪怕是最顯而易見的任務,在國會也難以實現。

1美分硬幣的“價值”,100個1美分硬幣耗費1.43美元

奧巴馬稱,1美分硬幣是「一個很好的隱喻,象徵著我們存在的一些更大的問題」。他還表示,在「去除已經沒有用的東西,以便我們在可行的東西上進行投入」方面,政府做得很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