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支撐的中國戰時經濟

抗戰不僅僅包括你死我活的軍事鬥爭,柴米油鹽的經濟較量同樣重要。本來就落後的中國,在失去了東部相對發達的地區後,依託落後的大西南和大西北來支持一場現代化戰爭,的確勉為其難。

為了彌補日趨龐大的財政赤字,國民政府財政部只得採取增發鈔票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

苦苦支撐的中國戰時經濟

七七事變前的1937年6月,法幣發行總額為14億元,至1939年4月翻了一番,達28億元。

1944年底增至151億元,1944年底為1894億元。到抗戰結束的1945年8月,法幣發行額已是5569億元。

8年間,法幣數量增加了400倍,通貨膨脹愈演愈烈。

苦苦支撐的中國戰時經濟

講到這裡,想起一個小故事:抗戰之初,前粵軍名將李濟深(新中國開國副主席)向當時川康平民銀行董事長劉航琛借鉅款宣傳抗日,劉航琛欣然同意。9年後的1946年,李濟深讓兒子將借款如數歸還,劉航琛收到錢,滿臉苦笑。

戰時國民政府最大的財政開支是軍事開銷。以1941年為例,政府支出100.3億元,其中軍費佔到73%。當年財政收入僅13.1億元,赤字86.92億元。後幾年軍費所佔比重基本與此持平,至1945年增至87%。

軍糧支出同樣數額巨大。陳誠回憶他抗戰後期任軍政部長時,“國軍預算額為500萬員名,而實際上吃軍糧者達720萬人。”事實上政府徵來的糧食88%都供應了軍隊。

國民政府苦苦支撐著這場戰爭,在經濟、軍事都明顯處於下風的情況下,拼命站穩腳跟,最後贏得一場慘勝。

代價是經濟崩潰和民心盡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