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昨晚,把《我們仨》讀完了,感觸頗深,手捧著這本書,久久無法合上。一夜,夢裡都是楊絳先生一家三口的點點滴滴,他們一家都是中國不平凡的人,卻過著平凡人的一生,不卑不亢,淡定從容。


讀著《我們仨》,細細口味一個90歲老人筆下一家三口在戰亂、疾病、政治風暴、文化大革命時不離不棄,相守相助在一起的快樂生活。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是難以言語的,讀到悲傷處,我會感傷;讀到開心處,我會喜樂;讀到離別時,我會心酸;讀到家常時,我則會欽佩。


楊絳先生一家三口的親情,讓我感受到偉大和震撼,也讓我體會到一本好書的魅力和產生的情懷。我想,也許正因為它的文字樸實無華,才能顯得真摯情感的動人;也正因真摯情感的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的爭相傳閱吧!親情,似乎永遠都能勾起人的心絃。它不需要過多的詞藻渲染,普通的平常語言便能表達出親情的溫馨和持久。

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做夢

《我們仨》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很簡短,就一頁。講了一個夢的故事,夢裡他倆在散步,不知過了多久,太陽也已下山,錢老突然就不見了,楊老急急尋找,奈何怎麼找都找不到,想著鍾書是不是先回家了,她也急著回去,慌急中突然就醒了。半夜等鍾書醒了,就把夢說給他聽,埋怨鍾書走得太急,都不等等她,鍾書卻安慰她說:那是老人夢,他也常做。

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萬里長夢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還是說夢,是錢老給楊老一個“萬里長夢”。楊絳先生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敘述一家人走失在古驛道。用樸實平靜的文字,將現實的悲痛用夢境來闡述在“古驛道”痛失兩位至愛至親。一家人在古驛道上的相聚和失散,正是楊降先生內心真實寫照。在古驛道,楊絳先生往返於客棧和錢老的船之間,心有著落,不知疲憊。阿圓回學校,她一個人住客棧,本以為自己是很獨立的,原來卻是一枝爬藤草,阿圓不在,有點慌亂,好在鍾書的船離客棧不遠。春去秋來,驛道的上柳樹,變換著四季衣裳,楊絳先生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的,走了一年多。


阿圓病後,每日對父母思念的緊,楊老與錢老也是思念女兒的緊,以至於楊老經常白日裡守著錢老,晚上夢裡看望阿圓,如此來往奔波,甘之如飴。阿圓臨終來看望父母,錢老那句“讓阿圓回自己家去”,讓我潸然淚下,即便他們知道阿圓要走了,也不願道別,阿圓不能陪父母終老,心有遺憾,臨終也是記掛著爸爸,放不下母親。阿圓走後,錢老的身體每況愈下,瘦骨如柴,楊老也是老態鍾龍。錢老說:絳,還做夢嗎?原來錢老一直記得她那個夢,所以他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故意慢慢走,讓她一程一程地送,儘量彼此多陪伴,錢老對楊老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絳,好好裡。”楊老看著小舟慢慢變成一個小點,直到小點也不見了。

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三人走丟了

再後來,沒了鍾書和阿圓的三里河的家,已經不是家,已然成為一間客棧。在古驛道上,他們三人個往返奔波,格外辛苦,格外漫長。這是古往今來人人必經的人生的最後旅程中,他們三人相聚、相守、相失。如此情真意切普通不平凡的一家人,用涓涓流水般的文字點點細數,怎讓人不悲痛、不嘆息。

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求學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看著標題,就讓人感到沉重和惋痛。楊絳先生用平實感人的文字紀錄了自1935年,她和鍾書二人前往牛津大學留學,鍾書在校攻讀文學學士學位,楊絳作為一個旁聽生自己常在圖書館讀書,兩個人在平淡簡單的生活中享受生活的樂趣。把每一次的散步、遊歷叫“探險”,“那時候我們很快活,好像自己打出了一個天地”。後來,楊降懷孕了,鍾書諄諄囑咐:“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果真,在鍾書急切的期盼下,他們的女兒出生了。鍾書拿到學位後,楊絳和女兒隨著鍾書一起去法國巴黎求學。到1938年,世界各地都受到戰事影響,他們也是很焦慮,回國的船票很難買,後來輾轉由里昂大學買得船票,坐三等艙,自此帶上女兒回國了。

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聰慧早現

回國後正趕上抗日戰爭,一家人過了幾年艱難的日子,但始終沒有忘記努力工作和讀書。女兒圓圓也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慢慢長大,雖然生活艱苦,但圓圓開朗活潑,乖巧懂事,有她在的日子,家裡到處是歡聲笑語,父親說圓圓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姐姐說對我說:“她只看一眼就認識了,不用溫習,全記得。”圓圓像鍾書。


讀到第七章,阿瑗兩年不見父親,看見爸爸帶回的行李放在媽媽床邊,很不放心,猜疑地監視著。晚飯後,她對爸爸發話了。

“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她要趕爸爸走。

鍾書很窩囊地笑說:“我倒問問你,是我先認識你媽媽,還是你先認識?”

“自然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看,他們父女間的對話,真是妙趣橫生。從此,圓圓和爸爸最“哥們”。

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同甘共苦一世情

當時上海已淪陷,鍾書的工作也沒著落,有些落迫的鍾書“留在上海沒個可以維持生活的職業,不得依仗幾個拜門學生的束脩”,卻不想在一個夏天,收到學生送來的一擔西瓜。圓圓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眾人,自己還留下許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經對爸爸說:“爸爸,這許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兒。”顯然她是覺得“與有榮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可憐的鍾書,居然還有女兒為他自豪。女兒的聰慧及早顯現,所以,阿瑗去世,楊老是如何的不捨。她說:“自從生了阿圓,永遠牽心掛肚腸,以後就不用牽掛了”她嘴上這麼說,心上卻牽扯得痛!阿圓去世時,還差兩個月才滿六十。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如何摧殘著兩位體弱多病的老人。

再後來,受到“文革”影響,兩個人也捲入政治的漩渦中,受了不少苦。六十三年裡,一家三口始終相守相助,不離不棄,在艱難的日子裡度過了那段快樂難忘的歲月。那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代,也是一個患難與共的年代,所謂“患難見真情”,說的就是他們一家。

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感傷

人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他們仨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風末,鍾書去世。從此,我們三從就只剩下我一人。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不為名,不為利,只要我們仨一直在一起。讀《我們仨》有感。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楊絳把一家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次相聚。


石康說“這個家庭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為社會提供了一種文化,一種生活趣味,一種追求”。我認同這一點,這是楊絳先生用她一生的行動告訴我們的,但願我們能夠真正領悟到這一點,讓自己真正擁有這種能力,從而獲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其實,最好的日子,無非就是:左手牽著父親,右手挽著母親,然後一起慢慢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