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非遺丨隴西布鞋是“媽媽的愛”

天天非遺丨隴西布鞋是“媽媽的愛”

天天非遺丨隴西布鞋是“媽媽的愛”

以前的隴西農村,買鞋是奢侈的事情,勤儉人家都是自己做鞋穿的,婦女們一年裡的空閒時間都在家裡做針線活。別看簡單一雙布鞋,做起來可是費時費力。

天天非遗丨陇西布鞋是“妈妈的爱”

打布褙子。在隴西的鄉下,冬天是農閒的季節,收拾收拾家裡的舊衣服,裁成布片收拾平整。過完年天轉暖之後,用面熬成漿糊,在家裡的門板、桌子等各種平整的木板上刷上漿糊,把布平鋪在上面,再刷漿糊,再鋪一層布,反覆幾次厚度差不多了,就放在太陽底下曬乾,曬乾之後揭下來,褙子就打好了。剪鞋樣。按照家裡人腳的大小用硬紙剪出鞋樣,那會用的硬紙都是煙盒啊、破紙箱之類的,有了鞋樣,就把褙子剪成鞋樣大小,用漿糊貼上白布邊,一般鞋底都用四五層褙子,小孩子呢,費鞋,就做的稍微厚一點。

天天非遗丨陇西布鞋是“妈妈的爱”

納鞋底。納鞋底是做鞋子最耗時也是最辛苦的一步,冬天的時候,地裡幹不了農活,三五婦女便坐在一起,邊聊天邊納鞋底。一個個細密的針腳,是奶奶和母親一針一針縫製的,是多少個日夜熬出來的,裡面有母親的青春和汗水,更浸潤著母親對整個家的感情。

天天非遗丨陇西布鞋是“妈妈的爱”

做鞋幫。鞋面大多是燈芯絨的面料,這種面料柔軟、暖和、結實。能做出大人和小孩子喜歡的圖案、樣式。鞋面裡面是用很多層布做的,棉鞋得再填上棉絮,一般表面的布是新布,裡面的夾層也都是舊衣服裁出來的。然後將納好的鞋底用木榔頭敲平整,軟化鞋底,鞋幫剪好,包上白布邊,再一針一針縫到鞋底上,鞋子就算做好了。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