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養鴯鶓,年銷售額超百萬,實現了讓父母搬出村的願望

小山村的龍家箐組,大學生李錦恆在父母的支持下,返鄉創業,在家裡養起了鴯鶓。2010年剛大學畢業時的李錦恆,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天生就有一股超乎常人的闖勁,他的人生夢想是賺到足夠多的錢,讓操勞了大半輩子的父母搬出河塊村,讓父母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帶著夢想,2010年剛跨出校門的李錦恆毅然選擇來到了工地上,和工匠們一起幹起了苦力活。

不到兩年的時間,李錦恆憑自己的實力取得老闆的信任,擔任起了工地的負責人。幾年下來,李錦恆從工地上賺到了一些錢,他將賺到的錢買了房買了車。同時,賺到錢的李錦恆,還將自己工地上的挖掘機開回老家,在未通公路的山樑開通了一條兩米多寬的毛路。幾番走訪掂量後,李錦恆覺得當下最缺失的是綠色食品。最終他決定返回家鄉,搞養殖或種植。

大學生創業養鴯鶓,年銷售額超百萬,實現了讓父母搬出村的願望

在認真交流的過程中,李錦恆瞭解到鴯鶓養殖是一個新鮮且待開發的行業,市場潛力大,非常適合創業。考察中發現,鴯鶓不僅稀有,而且全身是寶,肉質比牛肉還好,油可做藥和化妝品等原材料,蛋具有觀賞性,還可做藝術品。經過幾個月的精心準備後,一個用水泥磚包圍起來的200多平米的基地建起來了。

在朋友的幫助下,2014年,李錦恆花了10多萬元從澳大利亞通過“海運+空運+客運”的方式將120只幼鴯鶓,一路千辛萬苦地運回了老家河塊村。據不完全統計,一隻鴯鶓養殖的開支一天在10元錢左右,而且它的成長期比較緩慢,幾乎要3年的時間才能成熟,才能下蛋銷售賺錢,整個鴯鶓的出售也才是最佳的時期。但為了鼎力支持兒子,讓兒子早日實現致富夢想,李錦恆的父母任勞任累,每天起早貪黑,幫助兒子餵養照看鴯鶓。

大學生創業養鴯鶓,年銷售額超百萬,實現了讓父母搬出村的願望

差不多和人肩部一樣高的鴯鶓食量可不小,目前,李錦恆家餵養的80來只鴯鶓,一天就要餵食專用飼料兩袋,約合人民幣500餘元,其他草料大概在150餘公斤,每天的總投資摺合人民幣不下700元,開支顯然非常大。為了讓父母減輕負擔及飼養開支,12月,李錦恆將鴯鶓銷售了30多隻,賺了10多萬元錢,全部投入剩下的80來只鴯鶓的養殖。鴯鶓越來越大,開銷也越來越大,李錦恆銷售30餘隻鴯鶓所獲得的第一桶“金”對於養殖剩餘的80來只鴯鶓來講,實在是少之又少。

大學生創業養鴯鶓,年銷售額超百萬,實現了讓父母搬出村的願望

不久前有商家知道他養殖鴯鶓的消息後,就主動前來和他簽單,價格出至每公斤160元,如今,李錦恆靠鴯鶓實現每年上百萬的收入,這樣形成養殖循環後,才能把鴯鶓養殖真正地做大做強,在實現自己養殖致富夢想的同時,真正地帶動周邊父老鄉親一起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