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該如何走出事業和家庭的社會困境?

「我抱起磚就無法抱你,我放下磚就無法養你」


對於如今的媽媽們而言,大多也正面臨這樣的尷尬。《2017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31%的已婚有子女的女性認為照顧家庭是阻礙晉升的主要原因,這一數據是已婚無子女女性的2倍,未婚女性的近8倍。

媽媽們該如何走出事業和家庭的社會困境?


當媽的世界裡,有沒有兩全。

職場女強人: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全職媽媽:說是全職,這真的是個職業嗎?

職場女強人:我也想多點時間陪陪孩子。

全職媽媽:我也想有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圈子。

……

生而為母,究竟要如何生活?

媽媽們該如何走出事業和家庭的社會困境?


近日,電影《找到你》熱映,許多媽媽們成了自來水。《找到你》是一部重點關注被忽視了的社會女性題材電影。

這部由馬伊琍、姚晨主演的女性現實主義題材片,不只講了一個以尋子為線索的懸疑故事,還填充了屬於中國社會的種種現實,折射出了當下中國女性面臨的集體社會困境。

通過一個找丟失的孩子的故事折射出了當下中國女性面臨的集體社會困境,一個白骨精職場媽媽,一個富有的全職媽媽,一個底層媽媽。律師李捷,精明能幹,在事業上也算小有成就。可她光鮮的背後,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

媽媽們該如何走出事業和家庭的社會困境?


我既要照顧家庭,也要工作,就是因為害怕有一天,像你一樣被動。

在姚晨看來,李捷正是當代職業女性的縮影,濃縮了她們的愛恨與困境,“我們想去塑造一個既有個性色彩又有普遍意義的女性形象。”

電影中,李捷經歷了最初的冷酷無情,丟失女兒時的坍塌奔潰,到最後失而復得後的平靜與頓悟。《找到你》既是李捷尋覓愛女的過程,也是她面對身份困惑,家庭與事業的失衡,不斷磨合,找尋自我的過程。

電影結尾,李捷用一段獨白完成了對“自我”二字的註腳:“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你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生兒育女是女人的本分,這不算一個職業。事實卻是,因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選擇的權力。因為當媽媽,我才瞭解了生命的意義,有勇氣去面對生活的殘酷,這兩個身份並不矛盾。”

豆瓣影評

從豆瓣評論來看,很大一部分網友都在感嘆現代女性生活的不易。

不少“雞湯文”都告誡女性:要獨立,要有經濟來源,要有大把時間陪孩子,要從容,要優雅,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但這談何容易。

在一次專訪中,有記者向馬伊琍提問:

你覺得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高嗎?馬伊琍堅定地回應「挺高的」。

女性要成為一個事業有為的獨立女性,又要成為一個賢妻良母,這個要求是完全不合理的。

前陣子,姚晨曾在《星空演講》中提及,自己兩次懷孕,兩次休息,卻兩次進入事業瓶頸。

年近四十,身材走形,脂肪纏身,她幾乎想分分鐘手撕了老公。

媽媽們該如何走出事業和家庭的社會困境?


在“星空演講”中,姚晨曾坦言,“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是採訪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而在她看來,二者常常是無法兼顧的。

但是,是可以合一和平衡的。“拍戲與家庭合二為一才構成我完整的生活。”這之中平衡的法門不外乎“選擇自己能承擔的,承擔自己所選擇的。”

正如電影片名《找到你》“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都是一個越來越接近真實自我的過程,誰都不例外。”

姚晨同樣對影片的女性金句有感而發:“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努力地活成社會希望的樣子,我們被各種身份標籤所定義,卻唯獨迷失了最真實的自己”“後半生最想努力做到的,是對自己的心完全誠實。”

影片中所呈現的是當代母親最真實的狀態——有來自生存環境的壓力,有徘徊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焦慮,但是在所有這些困境之中,支撐她們的力量是對孩子原始的母愛本能。

而這一點,相信每一位母親都能感同身受。或許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卻選擇更努力的生活,才是媽媽們真正的「英雄主義」。

姚晨在事業和家庭,工作和帶娃的平衡中漸漸地接近真實自我,許多媽媽們都在這樣一條路上。正如楊瀾所說,有人常常問女人這個問題,當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是保全你的家庭,還是保全你的工作?

她說,問這個問題的人就相當於說你是用你的左腳走路還是用你的右腳走路,其實永遠都是兩條腿交替前行,這就是人生的平衡。

工作與家庭合二為一才構成完整的生活


這之中平衡的法門不外乎“選擇自己能承擔的,承擔自己所選擇的。

而對於我自己來說,怎麼樣一邊工作,一邊又可以有時間陪伴孩子一直是一道擺在面前的應用題。

有人說,哪裡有平衡,你就不該老想著平衡。可是,對我來說,或者,對很多媽媽們來說,這就不是道選擇題,而是一道避無可避的應用題。

剛有孩子的時候,還沒有那麼明顯地感受到。孩子有雙方的父母照顧,正值服務的企業全國擴張,我飛來飛去的忙活,孩子快3歲的時候,開始出現嚴重的發展障礙,像條導火索,觸及家庭和健康全線崩盤,流了三天淚後,決心解開這道應用題。

於是,不再全職工作,一邊學習成長,一邊照顧身體,一邊陪伴孩子。

孩子狀況越來越好,在幼兒園表現很好,於是鬆了口氣,因為這個期間接觸了自然療法,覺得非常好,因緣際會開始創業,和小夥伴一起成立了平衡族健康公司和自然療法促進中心,想要普及芳香療法,讓每個媽媽都可以用上平價的好精油,部分代替藥物,一邊養護自己,一邊養護孩子,想做精油行業的老乾媽。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孩子漸漸長大,日漸有自己鮮明的主張和想法,又各種狀況頻出。爺爺奶奶能幫到的越來越少。

作為一個創業者,卻沒有辦法全力以赴,小夥伴們都在徹夜加班,我需要早早地回去。大家都在開會,家裡一個接一個電話打過來。對同事和股東,對孩子,都有內疚和自責,公司在創業期又是容易有各種壓力和焦慮,一下子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到了臨界點。

於是,拿出股份,調整商業和工作模式,又開始一邊養護鍛鍊自己,一邊學習成長,一邊工作,一邊陪伴孩子。

我自己做了多年獵頭和職業規劃,但是你發現,一些黑天鵝會讓你的職業規劃完全打破。幸好,或許你不能改變要面對的事情,但是你永遠可以改變對事情的態度。

當把問題變課題的時候,或許麻煩可以變樂趣。我一邊學習成長,一邊獨自艱難地走著一條平衡路,慢慢走出了不同的可能性和樂趣。我想,應該有許許多多像我一樣的媽媽,如果可以一起探索,互助,或許更可以報世界以歌。

媽媽們該如何走出事業和家庭的社會困境?


「變老」無可逃避,「成長」也無可替代


變老是grow old,是生理性向下墜的力量,無人可以對抗。而成長是grow up,是向上的力量。這是一種歲月的積澱,使人心靈富足,層次豐富,內涵越多,自信從容。

所以,Grow up,not grow old。成長才能帶來真正的底氣,正如馬伊琍在最近一次的採訪中說,你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判,然後就覺得我可能這個不能演了,那個不能演了。(年齡)越到後面層次越豐富,內涵越多。我覺得應該是越來越自信了。

而對於孩子,馬伊俐也對電影中“感謝孩子讓自己成為母親”的觀點極為認同,她說:“是孩子讓我重新學會自我思考和反省,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所以,陪伴孩子並不是被逼的,這也是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讓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感謝孩子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重新規劃工作和生活。

在今天這個時代,在多元角色的衝突中完成平衡,保持生命的成長,保持著自己面對生命成長的那份力量,是每一個女性,尤其是媽媽們放在面前的課題。從認識自己,到成長自己,到綻放自己,這是女性在這個時代必走的一條路。

我們不僅僅是選擇自己可以承擔的,承擔自己選擇的,而是可以真切感受到解題的樂趣,真正地和孩子一起成長,包括不錯過孩子成長的過程,和孩子一起面對各種狀況,享受親子關係的美好;包括感受到自己學習成長的樂趣,越來越發現自己的潛力,越來越接近真實的自己,越來越勇敢,也越來越謙卑;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柔軟;越來越堅定也越來越有樂趣。

媽媽們該如何走出事業和家庭的社會困境?


成功是一個外在的評價標準,成長是一種內在的生命需求,成功是階段性的,但成長可以是持久的。通過成長,實現自我的蛻變,綻放,並且解開工作和孩子,事業和家庭兩難的應用題。

當我們在家裡全心全意帶小孩的時候,不要覺得沒有價值,當我們出去上班的時候,不要自責不顧家。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媽媽,也會犯錯,但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家庭,都是付出了自己最大的熱忱,讓我們對自己溫柔以待。

這個社會需要的媽媽,是既能站著把錢賺了,又能站著把娃帶了,要相夫教子,要家庭幸福,要經濟獨立,要美貌伶俐,為了工作不帶孩子不對,只帶孩子不工作也不對。

這樣的媽媽是神,不是人!

你當然無需全能,但你可以活出自己的多種可能性

我們可以一邊工作賺錢,一邊陪伴孩子。這對於媽媽們來說,並不一定是個選擇題,是非題,而是道應用題。而工作,對於媽媽們而言,也不僅僅是賺錢,更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價值。


關注奇幻星球微信號 ” qhxq2018 ” ,


媽媽們的成長樂園

在這裡,支持更多女性實踐人生可能性

你本來,就很精彩


我們試著變得柔軟,而非堅硬;流暢,而非拘謹;溫柔,而非冷漠;發現,而非尋找。

在這裡,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充滿遠見和創造力;

在這裡,我們鼓勵每一個人,去做生命中讓我們喜歡甚至興奮的事;

在這裡,我們支持每一個人,讓她們有能力去做這件事。

在這裡,我們儘可能地創造出充滿愛與創造力的關係;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察覺那些可能讓你興奮的事,並且告訴你;

在這裡,我們是要支持和陪伴大家,是讓大家能夠成為所喜歡甚至興奮的“自己”;

在這裡,我們之間互相幫助,支持和見證。成長到可以不再讓恐懼進入自己的生命精彩。


成功不但是名與利的豐收,更是活出自己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