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習春風潤江淮】“紅”“綠”結合 別有洞天 大灣村走好綠色路 打響生態牌

4月20日,細雨迷濛,記者沿著蜿蜒山路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正值萬物回春,這裡早已綠意盎然。當地村民正忙著採春茶,漫山遍野的綠色裡孕育著希望。

如今,依託生態優勢,大灣村正大力發展茶產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山水之間一片片茶園在春風裡翠色慾流。通過茶旅融合等方式,大灣村的茶產業已初具規模、蒸蒸日上。


【習習春風潤江淮】“紅”“綠”結合 別有洞天 大灣村走好綠色路 打響生態牌

馬鬃嶺腳下的大灣村,正逐步擺脫貧困

片片小茶葉 致富大功臣

在大灣村茶廠的茶葉收購點,記者遇到了前來交售茶葉的李鳳霞。天上下著雨,她穿著一雙膠鞋匆匆趕來。忙活了一上午顧不上吃飯,她趕忙將新鮮採摘的2斤鮮葉送來收購點。

“前幾年,一到下雨,我就不敢出門。”手裡攥著賣鮮葉得來的100多元,李鳳霞回憶起村裡過去的景象:只要下雨,村裡就沒有路了,橋都能被沖塌;四月正是採茶季,多雨水,也影響採摘,加上銷路不暢,日子過得很緊巴。

這幾年,路修好了,村裡也引進市級龍頭企業安徽蝠牌茶業股份公司入駐。這不僅解決了大灣村茶葉加工銷售的難題,還將過去製作的“大路貨”變成製作精品瓜片茶,帶動鮮葉銷售價格由60元/公斤上漲到120元/公斤,帶動400多戶茶農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大灣村第一書記餘靜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對安徽蝠牌茶業公司進行升級改造,使其發揮龍頭帶動作用,2020年計劃培育茶葉家庭農場10家,同時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與國內外茶企的合資合作,帶動更多的茶農增收。

另外,大灣村還利用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等優勢,支持貧困戶因戶制宜發展中藥材種植,山羊、黑毛豬、黃牛養殖等特色種養業,目前具備條件的貧困戶都發展了1項以上主導產業,家家建起了綠色“小銀行”。


【習習春風潤江淮】“紅”“綠”結合 別有洞天 大灣村走好綠色路 打響生態牌

金寨當地新鮮採摘的茶葉


【習習春風潤江淮】“紅”“綠”結合 別有洞天 大灣村走好綠色路 打響生態牌

居民家中飼養的黑毛豬


【習習春風潤江淮】“紅”“綠”結合 別有洞天 大灣村走好綠色路 打響生態牌

村民在新建步行棧道,助力當地旅遊


【習習春風潤江淮】“紅”“綠”結合 別有洞天 大灣村走好綠色路 打響生態牌

大灣村新建的遊客中心內,當地特色農產品已擺上貨架


紅綠相輝映 鄉村旅遊火

茶葉長起來,山間綠起來,生態好起來。“我們村現在走的是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的發展路子。” 餘靜說,依託豐富的紅色、綠色旅遊資源,去年村裡接待的遊客達到30多萬名。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大灣村大灣組,現大灣組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灣村汪家祠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安徽省工委舊址;大灣村王家老屋,為六區十四鄉衛生室舊址——這是紅色資源。

毗鄰天馬自然保護區馬鬃嶺景區,境內景點有兵家必爭之地帽頂山、十二檀千年古樹群、三官廟、百丈巖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還有生態綠色有機茶園4000餘畝——這是綠色資源。

行走在大灣村裡,除了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錯落有致的民居佈局也讓人眼前一亮。“村裡引進了鴻源集團投資建設26棟精品民宿群,預計今年國慶節前後可運營。”餘靜說。

接下來,大灣村還將利用大灣村茶廠招商引進蝠牌茶業打造集旅遊、觀光、茶葉加工、銷售、休閒品茶為一體的茶文化旅遊產業,在大灣村發展民宿特色旅遊,將大灣村打造成為又一個旅遊景點。

此外,為了豐富業態,大灣村還打造了十里漂流項目,預計下半年跟大家見面。

市場星報 徐越薔/文 黃洋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