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鎮江##麻將室#

#點擊鎮江##麻將室#

小區裡有多家麻將室,在應急響應等級沒有下調前,就開始了“復工”的各項準備,有的還認認真真地進行了一些裝潢。應急響應等級一下調,立馬“開工”,且頓時人氣很旺。到其他小區走走,也是如此。

#点击镇江##麻将室#

這不是疫情後才出現的現象,沒有發生疫情時,這些麻將室也是人丁興旺,生意極好。儘管室內煙霧瀰漫,味道極其難聞,讓我這個抽菸的人從門口走過也感到無法忍受。但是,並不妨礙麻將愛好者們聚集在這裡。

在我的印象中,麻將室應該主要是老年人活動的場所。可是,我的這個觀念慢慢地被徹底打破了。在麻將室中,多半年是年輕人和中年人,老年人則大多被“趕”到了馬路邊,用幾張小桌子在打牌。

我也試探著問過不少打麻將的人,為什麼都聚集在麻將室,他們的回答很乾脆,沒處上班,做生意也做不了,做了就虧。

雖然說沒處上班的話有點絕對,在鎮江,還是有一些崗位是缺人的,是招不到工的,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去招工。但是,也不能不感到,他們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鎮江產業的發展,確實沒有能夠對居民就業和收入增長起到極其有效的支撐。產業不強、不多的問題,確實存在,有的方面還比較嚴重。

也正是因為產業存在諸多問題,市委、市政府才提出了“產業強市”的口號。雖然這一口號比起先進地區來,已經晚了若干年,但是,能夠意識到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感,還是能夠帶來希望和期待的。關鍵就在於,如何“產業強市”。因為,口號好喊,落實到行動,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点击镇江##麻将室#

顯然,產業定位是最緊迫、最重要的。沒有定位,就不可能有好的發展,也不可能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到底發展什麼產業,產業重點是什麼,是關鍵,也是難點。產業定位不僅要有,還要準,還要務實,不要跟風,也不要好高騖遠,更不要追趕時髦,要能夠落得了地、生得了根、站得住腳。此前的定位很多,最終都是有始無終。鎮江的產業定位,還是要少一點,不要包羅萬象,選擇幾個符合鎮江實際的產業,重點是製造業。

要有務實的產業規劃。產業規劃不能跟著領導的需要走,而要跟著鎮江的實際和百姓的需要定。領導可以常換,規劃不能常變,需要一張藍圖畫到底,可以修正與完善,不能推翻與改變。否則,就是瞎折騰。

要有有效的保障措施。這些措施,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發揮本地企業和企業家的優勢,用政策鼓勵和激勵他們創業創新,提升技術和產品檔次,增強企業競爭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作用;二是大力招商引資。招商引資的關鍵是招什麼商、引什麼資。眼下來看,都是一個“大”字,大企業、大項目、大投資。結果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效果寥寥。相反,對小企業、小項目則排斥在外。顯然,招商的思路錯了。對當下的鎮江來說,大項目、大企業,小項目、小企業都缺,更缺的是小企業、小項目。不然,麻將室不會有那麼多中年人和年輕人。鎮江在招商過程中,如果能夠放下思維的身段,脫掉功利的外套,不要站在“我”和“我的需要”位置上招商,而是站在“鎮江的未來”和“百姓的需要”角度招商,大企業、大項目不放棄,小企業、小項目更需要,通過招募一批有科技含量和市場前景、核心競爭力的小企業、小項目,培育更多自己的總部經濟,應當是更為有效的一種手段和出路。

#点击镇江##麻将室#

大企業能夠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形成產業集群。中小微企業集群,也能引來大企業,形成更大規模的產業集群。

只是,它需要犧牲一代甚至兩代“官”的利益。畢竟,小企業、小項目更多的是為後人栽樹,而無法給自己爭光。這一點,需要拿得起,更需要放得下。

要有好的服務。好的服務來自哪?來自政府的觀念和理念,如果發展的目標明確、定位正確、目的清晰,自然服務不會差。反之,就很難說了。就算有好的辦法與措施,也很難有好的效果與結果。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在產業發展問題上,只有落後的思路與觀念,沒有落後的產業與模式。對鎮江來說,建設諸如產業園等方面的設想,並沒有過時,關鍵是產業園中的內容是什麼,如何建設,怎樣培育才是關鍵。所以,政府的服務向何處走,應當要更多思考、更深研究。

#点击镇江##麻将室#

產業發展好了,企業越來越多,麻將室才會越來越少,城市淨流入人口才不會只是“4位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