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就能拿“紅點獎”,這樣的企業你還愛嗎?

即使一個人始終堅持與陰暗面作鬥爭,也永遠無法觸碰其冰山一角。每當你越接近事件的真相,越會發現曾經的想法是那麼天真。社會也是這樣,它的進化和活力,是以種種偏離道德主線的衝動和慾望為基礎的,水至清則無魚,一個在道德上永不出錯的社會,其實是不存在的!

燒錢就能拿“紅點獎”,這樣的企業你還愛嗎?

這段時間娛樂圈爆出“羅志祥”事件,讓全體吃瓜群眾親眼目睹了一場場好戲。按照慣例,曾經那些稱兄道弟的藝人明星以及關係曖昧的女性朋友,紛紛表示和“小豬”不熟,只留下一臉臉懵逼的圈外人想進一步去了解那個“黑眼袋”男人!

其實都說“娛樂圈”混亂,可誰不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呢?電動車行業被社會大眾稱作“草根行業”!其實筆者是不認同的,君未見“草根行業”也能玩出各種花裡胡哨的“騷操作”!只有想不到的,卻沒有電動車品牌不敢做的!

燒錢就能拿“紅點獎”,這樣的企業你還愛嗎?

說起影視圈,大家第一時間想到“奧斯卡”;談到科學界,你絕對聯想起“諾貝爾獎”;那麼談到電動車行業,你又是否知道呢?沒錯,電動車行業最知名的獎項當屬“紅點獎”莫屬。

燒錢就能拿“紅點獎”,這樣的企業你還愛嗎?

紅點獎,源自德國。是與IF設計獎齊名的一個工業設計大獎,是世界上知名設計競賽中最大最有影響的競賽。紅點獎與德國“IF獎”、美國“IDEA獎”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設計獎。德國紅點獎機構於2015年在中國設立“中國好設計”獎 (China Good Design)簡稱CGD,發起針對中國的全新國際化設計獎項。

紅點獎被公認為國際性創意和設計的認可標誌,獲得該獎意味著產品外觀及質感獲得了最具權威的"品質保證",同時,獲獎作品還將得到最大範圍的推廣和認知。所以,贏得紅點獎成為所有企業引以為豪的殊榮。

燒錢就能拿“紅點獎”,這樣的企業你還愛嗎?

近年來,電動車行業的某“領軍”品牌,就數次榮獲“紅點獎”,彼時風頭無二,整個領域都在盲目崇拜其強大的設計能力和研發能力。然而前段時間一則關於“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老先生的採訪報道,卻讓“紅點獎”和某品牌的行業影響力跌落神壇!

柳老首先對“紅點獎”定性,認為所謂設計界的“奧斯卡”純粹浪得虛名,紅點獎本質上就是個商業機構,完全就是來中國“騙錢”的。紅點獎在德國已然沒有市場,然後專門跑到中國成立“紅點獎”機構。對於參選紅點獎的企業來說,報名要交錢,參加評審要交錢,參加展覽要交錢,最後的新聞發佈也還要交錢,完全就是燒錢賺“名氣”的行為。

燒錢就能拿“紅點獎”,這樣的企業你還愛嗎?

就連德國人自己都說,紅點獎在本國已經走下坡路,但在中國卻是冉冉升起,還被中國人稱作“設計界的奧斯卡”獎。甚至很多省市還專門為榮獲“紅點獎”的個人和單位頒發獎狀和獎金。最令人惋惜和生氣的是,“紅點獎”組織在中國開疆擴土,還大言不慚的要求劃分1000平米由其自己經營,每年固定的300萬歐元經費,甚至還提出政府不得干涉這一霸王條例。

柳老認為中國人的設計進步不需要別人來承認,國外也沒有能力評判中國產品的好壞。就拿最典型的案例來說,德國人在某次“紅點獎”評選活動中,竟然認為葡萄酒瓶設計能夠技壓中國高鐵,何其荒謬可笑,這就是所謂的“紅點獎”!

燒錢就能拿“紅點獎”,這樣的企業你還愛嗎?

某品牌和“紅點獎”的淵源在行業早已傳為“佳話”,多次榮獲“紅點獎”的某品牌更是榮譽加身。但正如柳老所言,中國企業的產品設計不需要外人評價,更加不是這種商業機構組織拿來賺錢的工具。電動車行業被稱為“草根行業”,卻有如此手段高明的品牌能夠別出心裁,通過燒錢賺“眼球”來達到品牌推廣的目的,著實令人“小瞧”了。

“泱泱大國,豈無重器”?國人崇洋媚外之風雖已有改觀,但根深蒂固絕非短時間能夠徹底消除。電動車行業作為曾被口誅筆伐的“草根行業”,凡事都在潮流的後半段。但這種事卻能首當其衝,爭做時尚的弄潮兒,可悲可笑,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希冀國人的思想早日清醒,切莫再做替人賺錢的“工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