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觀《老俞疫情日記》帶給我的思考


俞敏洪:觀《老俞疫情日記》帶給我的思考

我用兩天的時間把俞敏洪的58篇疫情日記從後到前看了一遍,原來也看過,可沒這麼系統,只是粗略的看,就像他自己說的,他也不是什麼寫作出身,所以也就信手一記,我呢,也就隨便一看,畢竟整個疫情持續兩個來月,可看的東西太多了。

可當我看到他最後一篇的時候,看到他的家國情懷,他的人生感悟,他對法律道德獨到的見解,以及他的嗜書如命,他的慈父孝子都讓我產生把日記完整讀一遍的衝動。終於,我用兩天時間從他的最後一篇(3月30日)一直讀到了他最開始的(1月29日)一共是56篇。

說一下我對俞洪敏的感受吧,我應該是很早就開始關注他,早在還沒有智能手機,我還在看雜誌的時候。我看了寫他的一篇文章,當時並沒有記住他的名字,只是記住了新東方,上面講的兩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一件是:他在招學員時候遇到了競爭對手,然後起了衝突,就被對方打了,好像傷的還不輕,他在醫院裡醒來,拉著他的合夥人哭著說:“咱不幹了,說啥也不幹了!”

第二件事,他當時已經有一定名氣了,就像《中國合夥人》裡演的一樣,已經有了自己的辦公室,會議室。有一天不知道怎麼惹他母親生氣了,當時他在會議室開會,他母親就找到會議室對他破口大罵,他竟然當著所有的下屬給母親跪下了。

俞敏洪:觀《老俞疫情日記》帶給我的思考


就這兩件事讓我從那以後就記住了,有個輔導學校叫新東方,新東方里有這麼個人。

後來《中國合夥人》出來了,這部電影我最少看了五遍,讓我對他們整個創業的過程以及俞敏洪這個人有了新的認識。黃曉明演的俞敏洪,我覺得這是黃曉明演藝的巔峰,他只要不耍酷,不耍帥,其實本色出演,真的蠻好的。

再後來“真的”俞敏洪就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線裡了。我才知道,這個高高瘦瘦,一口南方普通話,說話直接,性子耿直的人就是新東方的那個人。我覺得書中的描寫太好了,太真實了,俞敏洪就該是這樣的人。哈哈,是不是有點像小迷妹!

言歸正傳,講完了我對俞敏洪的淵源,大家也該理解我為什麼能一口氣讀了他56篇日記了吧!是的,我就喜歡這種真性情,真本事的人。他在我眼裡就是這種人,你說他不精明嗎?不可能,不精明能把企業做這麼大,而且還經久不衰!不,他這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他的情懷,他的擔當。

俞敏洪:觀《老俞疫情日記》帶給我的思考


下面就是我從他的疫情日記參透出來的他對人性,對道德,對國家,對法律的一些領悟!希望對我們有一些啟示吧!

首先是他求生欲特強的對女性在一個家庭,以及一個社會中作用的闡述。畢竟三年前他說的那段話被全網炮轟,連婦聯都找他談話,但我覺得他當時的意思和現在是一個意思。

真心認為,在一個家庭裡,母親或者妻子的水平,會更多決定這個家庭的生活狀態。女性的心情、脾氣、氣度、知識水準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成長過程。現在中國的女性很辛苦,內要持家,外要工作。男人更多地只要專注於工作就行。所以成家的男人,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家庭,要更加懂得理解和體貼女性。我把南懷瑾搬出來,他也認為女性很重要:“中國文化得以保持三千年,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女性,這個很重要了。一個家庭有個好主婦、有個好媽媽,才可以講齊家之道。”

我要為他的這番話點贊,這番話也完美詮釋了“好女人旺三代”這句古話,做一個溫和敦厚的女主人對一個家庭得有多重要。

人生無常,並不等於我們做事情無常。也許我們明天就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那就讓我們把每一天過好,這樣即使明天離去,也不會帶著太多的遺憾離開;也許我們人生漫漫一百歲還健在,那就讓我們把每一天連接成未來。而這個未來,因為我們的努力和儲備,在我們經歷過後,一定值得我們回味。我們的一生,就是一本回憶錄。當你老了,這本回憶錄,也許只有你一個人會讀。當你閱讀的時候,是蒼白無力、內容空洞,還是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完全看你從今天開始如何下筆。

這是他對人生的理解,珍惜今天,為明天做好準備,不負此生,問心無愧!

就像莫泊桑說的那樣:“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疫情之後,我們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本來就是血肉之軀,七情六慾人之常情,脆弱時候就哭一哭,哭完了再接著上路就好了,就好像俞敏洪哭著說不幹了不幹了,卻幹出了驚天動地。都是人,不必太苛責。

俞敏洪:觀《老俞疫情日記》帶給我的思考


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讓中國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整個中國的社會秩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從一個封閉不流動的農業社會,迅速變成了一個流動性極強、社會結構轉變極其迅速的信息化社會。在這種新的結構下,如何構建新型的法治社會和民間管理機制,對政府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信息如何流通、民眾如何引導、情緒如何疏導、危機如何防範、國家權威如何維護、民眾權利如何保障、如何做到司法更公正、執法不越界,都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這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對國家的思考,我不太懂,也不好發言,我只能說國家需要這樣的人,需要這樣有著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這句話對我們的人生也有很大啟示:凡是我們故意為之的東西,就會走向這些東西的反面。如果你故意善良,就是不善良;故意真誠,就是不真誠;故意示愛,就不是真愛;故意感恩,就不是真感恩。只有當我們做一切事情都像泉水自然流出,滋潤萬物而不自知,那才是從心底裡的真情流露。

這有點耳目一新的感覺,不過細思也是這麼回事,什麼事一刻意了,就假了,就變得無趣了,您覺著呢?

一個只講道德、只呼籲良心和良知,而沒有公平公正的法治規範來確保每個人堅守底線的社會,只會向混亂方向發展。

胡適曾經說過:“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真正的道德只能從法治之維中開出,或者說,只有從法治秩序中才能真正開闢出一個道德世界。”

這是他對法治,道德的思考,是對未來人口素質以及社會的要求,這些道理每個人都懂,可真要落實到每個人身上,還真是有一段距離,文明之路任重而道遠啊!

如何建立人類共同的底線,讓大家能夠更加和平地相處?如何更好地保護環境,讓人類和自然和諧共存?在這兩個方面,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人類的貪慾永遠不可能消失,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把貪慾關進牢籠,或者如何利用貪慾(渴望、進取心)來為人類謀取更好的福利。說真話,很多時候需要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信念,需要不迷信權威、只相信事實的品格,需要敢於大聲疾呼、為民請命的情懷。不要讓講真話的人瞻前顧後、膽戰心驚,不要讓講真話成為一種悲情、一種冒險,更不要讓怕講真話、不講真話成為一種自我保護和世故。讓人講真話,天塌不下來!

這種高度,不是老百姓可以達到的,我摘錄下來,大家可以看一看,其實很多時候中國是有一群勇敢的人在保護著我們一起往前走。這也是所謂的“知世故而不世故”吧!

俞敏洪:觀《老俞疫情日記》帶給我的思考


就這些吧,其實還有太多內容,裡面的信息量太大了,有些我也看不太懂,直接過了,還有一些特有意思的,比如他說特朗普是美國二百年總統史裡出的“妖孽”,哈哈!像他的語言風格!犀利,透徹!

他還摘錄別人一段,把我樂的不行,大家也可看看,就當逗一樂!

“我媳婦的一天:起床、罵我、吃飯、罵我、罵孩、打掃衛生、罵我、吃飯、輔導作業、罵孩、順道罵我、吃飯、睡覺。我的一天:捱罵、起床、捱罵、吃飯、看手機、莫名其妙捱罵、吃飯、又莫名其妙捱罵、玩手機、捱罵、捱罵、睡覺。”最後還不忘來一句:“武漢加油!”中國人特有的幽默,讓我們抗過了一次又一次艱難。

最後我把俞敏洪介紹給大家看得書和電影整理了一下,有興趣不妨看一看,畢竟大佬推的書,差不了哪去!而且也可以看出一個成功的人真不是隨隨便便就成功的,一個再忙也有閱讀習慣的人,他的人生也不會差到哪去!

書籍:

林清玄《呀!弘一》羅伯特·馬克思《現代世界的起源》石繼航《宋朝的腔調》許知遠《青年變革者·梁啟超》《三體》周國平《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悲劇的誕生》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閻連科《獨自走過的日子都有餘溫》周有光《我的人生故事》許倬雲《萬古江河》唐德剛《從晚清到民國》周成剛《穿越世界的教育尋訪》林語堂《蘇東坡傳》塔拉·維斯特福《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電影

《極度恐慌》《與瑪格麗特的午後》《贖罪》《切爾諾貝利》《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黃昏日落前》《愛在午夜降臨前》《燦爛人生》《決戰中途島》《他們已不再變老》《流感》

好了,就這些,我能理解,需領悟的都在此。希望對我們有幫助吧。如果大家有時間有興趣可以去細讀一下,應該比我收穫大。

今天有位網友問我,俞敏洪是誰,我想是開玩笑吧,不過我還是把他的簡介摘錄下來: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擔任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洪泰基金聯合創始人、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等職。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1991年從北大辭職,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2006年帶領新東方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2009年獲得CCTV年度經濟人物,2012年獲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太長了後面,就這些吧!

謝謝,您能看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