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

第二节 天时地利人和下的酝酿与发酵

从我国绘画各种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史可以看出,画派不是自封的,都是经过后人的不断总结而得出的历史性结论,“画派”的形成有其历史性的特点,是在历史的实践及不断总结探索中自然形成的。因为画家的艺术品质、风貌的确定是渐进的过程,是无数实践自然而然积淀而成的。这其间还包括许多人生经历、艺术发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大凡画派的形成有二大因素,一则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成果,这里面包括地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影响;再则是画家群体画理画风的相近,甚而有师承的关系者。前者是自然的聚合,后者较前有人为因素。然而就画派的归类而言,二者之间亦有互动的关系,它与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认定有关,既是自然形成的文化现象,也是生活的需要与风气。历史上宣城画派的形成,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规则。

一、宣城画派形成的自然因素

宣城地处位于安徽省东南,居长江以南,黄山之北,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7°58′~119°40′、北纬30°17′~31°19′。是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连接内陆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皖东南门户”之称。历史上宣城的战略

位置,曾两次在宣城为幕僚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如此描绘:“土控吴兼越,川连歙(州)与池(州)。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宣城这方土地,数千万年以来,经过地球无数次的演变,沧海桑田,逐渐形成了它独有的地貌和气候:这里有河网稠密的圩区,有起伏绵延的丘陵,还有竹木繁茂的丛山;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正因为此,吸引了人类在这方土地上生存生息、繁衍发展,并创下了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位于长江支流水阳江畔的宣州区陈山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结果证实,早在80—10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过着农耕漁猎生活。

宣城,从西汉开始,一直是郡、州、府的治所,疆域面积最大时达5万多平方公里。隋代起,宣州为上州大郡,是当时江南五大中心城市(润、越、宣、苏、杭)之一。“宣城,川泽沃衍,有海陆之珍,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16)唐代时人口达96万,是江南唯一的两个人口在10万户以上的州之一。宣城作为县的建制,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元封二年(前109)为宛陵,隋开皇九年(589)更名宣城,南宋乾道二年(1166)更名宁国府,民国元年(1912)复名宣城至今。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

宣城四妙图

宣城水陆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频繁。早在战国中期,宣城所在的爰陵邑已是东楚地区一大要邑、重要的通商之地。1957年4月,在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的战国时期楚怀王(前328~前299在位)赐给其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儿子启(字子皙)水陆两路运输货物免税通行证——鄂君启金节。此节铭记载的水运东线线路是:“自鄂往,逾湖,上汉,庚鄢,庚芑阳,逾江,庚黄,逾夏,入汜。逾江,庚彭蠡,庚松阳,入浍江,庚爰陵……。”(17)

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区位,使宣城自古对外便呈开放型城邑。虽说宣城和徽州在历史上是毗邻的皖南最重要的两个区域,宣城在北,徽州在南,都曾地位显赫,但宣城开化比交通蔽塞、相对封闭的徽州早。尤其距宣城很近的南京自三国东吴始成为六朝古都,宣城便为

京畿要地,两地人员交往频繁,对宣城的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得益于这种区位优势,明清之际,宣城的画家来往南京、徽州两地频繁,与这两地画家们交往最多。以梅清为例,他“常到徽、歙地区,特别是他常去黄山,因此还结交了不少常到徽、歙、黄山的知名人士,如渐江、江注、查士标、程穆倩、戴本孝、沈天士、吴绮园、吴晴岩、汤岩夫、汪钝庵、沈昕斋等,都成了他的密友。他们经常结集在宣城吟诗作画或结伴赴黄山绘画写生、作诗唱和,并组成了‘诗盟’。”(18)梅清一生交游甚广,正如他的好友顾梦游所云:“余友梅渊公,国士也,当幼时便与天下人相交结。”(19)梅清以其地处通衢要道之便,除了与本郡及新安诸诗画友交往,遍游南京、扬州、昆山、杭州、北京等各地也广交朋友。从他的诗集和存世的书画作品中,就可以得知与其诗画往来的朋友就达三百余人。“上至服务朝中的文坛领袖,下至在野的一般寒士、高隐、僧道都有过交往。如昆山徐乾学、徐元文,济南王士祯,同郡施闰章、唐允甲、俞绶、倪正、沈泌、徐敦(半山),黄海汤燕生,江宁(南京)顾梦游,广陵(扬州)汪懋麟,武林(杭州)徐继恩、丁澎,芜湖萧云从,新安程邃,虞山王翚,桐城姚文燮,山阳丘象升,武进白彦良、庄冏生、邹祇谟,翥鹤王露、释本月(族庵)、石涛、喝涛、澹公和隐士楚人陈袺(吉裘)以及同族诸梅。还有文章太守曹冠五。宣邑令邓性(天谓)、袁朝选等。”(20)宣城诸画家以其地利,广泛交往各地的同道,受各地画家画风的滋养,这无疑对宣城画派的形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宣城居于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造就了境内自然环境的优美。水阳江、青弋江蜿蜒曲折,贯穿这一片土地,加之境内多秀山,形成了山水环聚之地貌。

境内的敬亭山、柏枧山,峰峦叠翠,自古以来便为名人雅士心驰神往之地。位于城北水阳江畔的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有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登临顶峰,东眺南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俯瞰水阳江,蜿蜓曲折,百舸争流。南望市区,江城如画。瞭望四周,田畴沃野,一览无际。光绪《宣城县志》载:“由华阳高峰北来百余里,横亘于此,若屏幛然,层峦绝壑,秀出云表,东临宛(溪)句(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又称查山、中山、翠云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明代宣城籍雷州推官高维岳《敬亭山记》云:“敬亭混沌于上古,疆理于周汉,而名胜于晋唐。玄晖发其藻,太白扬其辉,云蒸霞蔚之色,珠蜚玉贯之文,渐振振矣。……敬亭特起于川原广埏之中,而横峙若屏翰,自一峰以至敏应庙,联绵三十余里,即画图不工,于此居然为一郡之雄秀。此高贤才人所必仰止而快登也。”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