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畫派”的前世今生

第二節 天時地利人和下的醞釀與發酵

從我國繪畫各種流派的形成和發展史可以看出,畫派不是自封的,都是經過後人的不斷總結而得出的歷史性結論,“畫派”的形成有其歷史性的特點,是在歷史的實踐及不斷總結探索中自然形成的。因為畫家的藝術品質、風貌的確定是漸進的過程,是無數實踐自然而然積澱而成的。這其間還包括許多人生經歷、藝術發現等眾多因素的影響。

大凡畫派的形成有二大因素,一則是社會環境發展的必然成果,這裡麵包括地理、經濟、人文環境等影響;再則是畫家群體畫理畫風的相近,甚而有師承的關係者。前者是自然的聚合,後者較前有人為因素。然而就畫派的歸類而言,二者之間亦有互動的關係,它與社會發展、與人生價值的認定有關,既是自然形成的文化現象,也是生活的需要與風氣。歷史上宣城畫派的形成,正是遵循了這樣的規則。

一、宣城畫派形成的自然因素

宣城地處位於安徽省東南,居長江以南,黃山之北,皖南山區餘脈與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結合地帶。地理座標東經117°58′~119°40′、北緯30°17′~31°19′。是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連接內陸地區的重要通道,素有“皖東南門戶”之稱。歷史上宣城的戰略

位置,曾兩次在宣城為幕僚的唐代大詩人杜牧如此描繪:“土控吳兼越,川連歙(州)與池(州)。山河地襟帶,軍鎮國藩維。”

宣城這方土地,數千萬年以來,經過地球無數次的演變,滄海桑田,逐漸形成了它獨有的地貌和氣候:這裡有河網稠密的圩區,有起伏綿延的丘陵,還有竹木繁茂的叢山;這裡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正因為此,吸引了人類在這方土地上生存生息、繁衍發展,並創下了璀璨奪目的古代文明。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位於長江支流水陽江畔的宣州區陳山舊石器時期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結果證實,早在80—10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棲息,過著農耕漁獵生活。

宣城,從西漢開始,一直是郡、州、府的治所,疆域面積最大時達5萬多平方公里。隋代起,宣州為上州大郡,是當時江南五大中心城市(潤、越、宣、蘇、杭)之一。“宣城,川澤沃衍,有海陸之珍,珍異所聚,故商賈並湊。”(16)唐代時人口達96萬,是江南唯一的兩個人口在10萬戶以上的州之一。宣城作為縣的建制,至少有2300多年的歷史。漢元封二年(前109)為宛陵,隋開皇九年(589)更名宣城,南宋乾道二年(1166)更名寧國府,民國元年(1912)複名宣城至今。

“宣城畫派”的前世今生

宣城四妙圖

宣城水陸交通便利,人口流動頻繁。早在戰國中期,宣城所在的爰陵邑已是東楚地區一大要邑、重要的通商之地。1957年4月,在壽縣城東丘家花園出土的戰國時期楚懷王(前328~前299在位)賜給其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兒子啟(字子皙)水陸兩路運輸貨物免稅通行證——鄂君啟金節。此節銘記載的水運東線線路是:“自鄂往,逾湖,上漢,庚鄢,庚芑陽,逾江,庚黃,逾夏,入汜。逾江,庚彭蠡,庚松陽,入澮江,庚爰陵……。”(17)

便捷的交通,優越的區位,使宣城自古對外便呈開放型城邑。雖說宣城和徽州在歷史上是毗鄰的皖南最重要的兩個區域,宣城在北,徽州在南,都曾地位顯赫,但宣城開化比交通蔽塞、相對封閉的徽州早。尤其距宣城很近的南京自三國東吳始成為六朝古都,宣城便為

京畿要地,兩地人員交往頻繁,對宣城的經濟、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得益於這種區位優勢,明清之際,宣城的畫家來往南京、徽州兩地頻繁,與這兩地畫家們交往最多。以梅清為例,他“常到徽、歙地區,特別是他常去黃山,因此還結交了不少常到徽、歙、黃山的知名人士,如漸江、江注、查士標、程穆倩、戴本孝、沈天士、吳綺園、吳晴巖、湯巖夫、汪鈍庵、沈昕齋等,都成了他的密友。他們經常結集在宣城吟詩作畫或結伴赴黃山繪畫寫生、作詩唱和,並組成了‘詩盟’。”(18)梅清一生交遊甚廣,正如他的好友顧夢遊所云:“餘友梅淵公,國士也,當幼時便與天下人相交結。”(19)梅清以其地處通衢要道之便,除了與本郡及新安諸詩畫友交往,遍遊南京、揚州、崑山、杭州、北京等各地也廣交朋友。從他的詩集和存世的書畫作品中,就可以得知與其詩畫往來的朋友就達三百餘人。“上至服務朝中的文壇領袖,下至在野的一般寒士、高隱、僧道都有過交往。如崑山徐乾學、徐元文,濟南王士禎,同郡施閏章、唐允甲、俞綬、倪正、沈泌、徐敦(半山),黃海湯燕生,江寧(南京)顧夢遊,廣陵(揚州)汪懋麟,武林(杭州)徐繼恩、丁澎,蕪湖蕭雲從,新安程邃,虞山王翬,桐城姚文燮,山陽丘象升,武進白彥良、莊冏生、鄒祇謨,翥鶴王露、釋本月(族庵)、石濤、喝濤、澹公和隱士楚人陳袺(吉裘)以及同族諸梅。還有文章太守曹冠五。宣邑令鄧性(天謂)、袁朝選等。”(20)宣城諸畫家以其地利,廣泛交往各地的同道,受各地畫家畫風的滋養,這無疑對宣城畫派的形成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宣城居於皖南山區餘脈與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結合地帶,造就了境內自然環境的優美。水陽江、青弋江蜿蜒曲折,貫穿這一片土地,加之境內多秀山,形成了山水環聚之地貌。

境內的敬亭山、柏梘山,峰巒疊翠,自古以來便為名人雅士心馳神往之地。位於城北水陽江畔的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百餘里,大小山峰60座,有一峰、淨峰、翠雲峰三大主峰。登臨頂峰,東眺南湖,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俯瞰水陽江,蜿蜓曲折,百舸爭流。南望市區,江城如畫。瞭望四周,田疇沃野,一覽無際。光緒《宣城縣誌》載:“由華陽高峰北來百餘里,橫亙於此,若屏幛然,層巒絕壑,秀出雲表,東臨宛(溪)句(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又稱查山、中山、翠雲山,晉初為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稱敬亭山。明代宣城籍雷州推官高維嶽《敬亭山記》雲:“敬亭混沌於上古,疆理於周漢,而名勝於晉唐。玄暉發其藻,太白揚其輝,雲蒸霞蔚之色,珠蜚玉貫之文,漸振振矣。……敬亭特起於川原廣埏之中,而橫峙若屏翰,自一峰以至敏應廟,聯綿三十餘里,即畫圖不工,於此居然為一郡之雄秀。此高賢才人所必仰止而快登也。”

“宣城畫派”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