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死亡?陳坤曾反覆閱讀這本書

如何面對死亡?陳坤曾反覆閱讀這本書

第一次意識到死亡的恐懼是在12歲,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死亡的意義,徹底的黑暗,永遠無法感知這個世界,離開親愛的人,陷入永遠的虛無和沉睡,身體不復存在。我開始一瞬間無比陰冷的恐懼。隨後我經過思考恢復平靜。而那時候的思考就是我還小,這個時刻離我很遠很遠。遠到我不用思考它的到來。然後,我將死亡遺忘。

20歲左右時,我又有了一次人生恐慌。此時,我真正長大,更深刻理解了死亡的意義,身邊不免有親朋好友的離去。可是傷心也終究要過去。想到我終究會死,父母終究會死,所有人都一樣會死,好像大家都是一樣的,我也就獲得了安慰。恐慌之中,似乎得到了平等感的安慰就不這麼害怕了。

生活在這個世界我漸漸意識到不能單純的只是恐慌或者逃避。我所怕的死,究竟是什麼。人人都會死。我想問問父母以及周圍朋友的看法,可是他們總是會以逃避閃爍的言語推辭,想那些幹嘛?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一直聽聞這句話。可當小孩子迷茫和惶恐的問大人“

人為什麼活著?和人為什麼會死?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別胡思亂想。”好似提出這個問題是莫名其妙的。

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些問題有無數哲學家去思考和回答。學哲學有什麼好處呢?解決你思考的這些問題。人終有一死,我該做些什麼才能對得起這唯一的一生,才算沒有白活。哲學就是來幹這些事情的。

解決怎樣活的更有意義的問題,就面臨著終極問題---死亡。

我一直想找一本書來真實的說明死亡究竟是怎樣的,怎樣解決我這懼怕的心理,莫名其妙的思考,我一直沒有找到,直到遇見了它----《西藏生死書》

演員陳坤一度很推薦這本書,他看書挺雜,小說類相對看得較少,“我更傾向於一些與佛學、哲理、心靈有關的書籍,它們可以教會我們如何面對世界和自己的內心。像《西藏生死書》,每一年我都會拿出來讀一讀,每讀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

這本書討論嚴肅的生命話題,作者索甲仁波切深入討論如何認識生命的真義,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幫助臨終者和亡者。

人們常問我:「應該告訴臨終者他正在接近死亡嗎?」我總是回答:「應該,告訴時要儘可能安靜、仁慈、敏感和善巧。」

有生,自然有死,每個人遲早都需要面對死亡。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兩個方法處理死亡:忽略死亡;或者正視自己的死亡,藉著對於死亡所做的清晰思考,以減少死亡可能帶來的痛苦。不過,這兩種方法都不能讓我們真正克服死亡。

我們大多數人自然都希望死得安詳,但如果我們的生活充滿暴力,如果我們的心總是被憤怒、執著或恐懼等情緒所控制,我們顯然也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詳。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死得好,就必須學習如何活得好:如果我們希望死得安詳,就必須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養安詳。

從一個修行人的觀點來看,我相信臨終是人們接受他們一生的大好機會;我看過許多的個人藉著這個機會,以最有啟示性的方式改變自己,也更接近自己最深層的真理。因此,如果我們能掌握機會,儘早仁慈而敏感地告訴臨終者,他們正在步向死亡,我們就是確實在給他們機會提早準備,以便發現自己的力量和人生的意義。

這本書裡有太多的佛家用語,業,輪迴中陰,且不談這些。只是臨終關懷這一章對我很是受用。死亡是一個過程。而如何面對那最後的時刻,你需要做好準備。死亡的那一刻,也可以產生最深沉和最有利的內心經驗。

關於臨終關懷,幫助別人死得安詳,與準備自己的死亡同樣重要。我們每個人出生時都是孤立無援,如果出生時沒有人照顧和關懷,我們必然活不下來。因為臨終者也是無法幫助自己,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解除他們的痛苦和焦慮,幫助他們死得安詳自在。

最重要的一點是:避免把臨終者的心變得更紊亂。我們幫助臨終者的首要目標是讓他們安詳,方法有很多。熟悉修行方法的臨終者,如果有人提醒的話,就可以獲得鼓勵和啟示;但如果我們能夠以親切的口吻恢復臨終者的信心,即使他們再平凡,都可以讓他們產生安詳、平靜的心態。

有時候,我們需要清醒一下,真實地問自己:“如果我今晚就去世,該怎麼辦?”我們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會醒來,或者會到哪兒去。如果你呼出一口氣,卻再也不能吸氣,你就死了,就這麼簡單。就像西藏諺語所說:“明天或者來世何者先到,我們不會知道。”

死亡與人每日相伴,生命很脆弱,每天都有人死去。還有,不知何時就會離開這個世界的你自己。我們不斷告訴自己要活好每一天,但往往會缺乏對死亡那一刻來臨的心理建樹。不敢面對這個問題,不想接受親朋好友的離去。其實,這些來源於內心的恐懼也要靠自己內心解決。

讓你的心安寧下來,放下無關緊要的“責任”忙碌,鮮明的想象自己死亡的景象:觀想死亡時的感受、痛苦、悲慘、無主、親友的憂傷,了悟自己一生中已經做和未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冷靜的想到,死亡是真實的,會毫無預警的降臨到你的身邊。

一位瀕死的婦女接受採訪時說,她以前從未想過死亡竟然如此真實,所以恐懼不已,現在她知道了,她只想對在世的人說一句話:“認真看待生命和死亡。“只有懂得生命多麼脆弱的人,才能知道生命多麼的可貴。如果你連了解都不去了解,就糊里糊塗地過一輩子,然後死去,那樣挺不值得的。所以,把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做你想做的每一件事,不要有絲毫遺憾。就像摩西奶奶說的“真正的愛自己,不是犧牲時間和精力去打拼輝煌的未來,而是在當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充盈著喜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

面對死亡怎樣不僅僅去懼怕,這是一段長久的修心之路,直到獲得解脫和證悟。

索甲仁波切所言確實開啟人心,他懇切踏實的論調,加上諸佛菩薩的箴言開示,除卻人們對死亡的“大恐懼”,甚至使人們視死為相伴一生的老友。


如何面對死亡?陳坤曾反覆閱讀這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