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采访 编辑丨 印雪
嘉宾丨韩萌 杜海 迦沐梓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DOCO编辑部全新推出【DOCO荐片会】板块,旨在让纪实影像的从业者从专业的角度,为读者筛选最值得观看的影片,减少繁琐的选片过程。我们希望荐片人不局限于纪录片导演,也涵盖制片人、策展人和影评人,从更多的维度为大家捕获优质影像。

本期荐片人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本期荐片人

本期推荐影片《江南女儿》

导演: 韩萌 杜海

内容梗概:

一个关于12年漫长寻亲的现实故事。谷雨影像纪录片《江南女儿》,讲述上世纪80年代被遗弃女孩的寻亲历程。希望与执念,怨念与体谅,喜极而泣与怅然若失,她们混杂了太多常人所难触达的复杂情感。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江南女儿》海报

荐片人的推荐理由

韩萌:
《江南女儿》缘起于我在美国交流时的一个图片项目《流美孤儿》,这是一个因为上世纪80年代某些因素而被家人丢掉,又被领养的特殊群体。2015年我回国后,开始做国内部分,发现图片有它的局限性,很多细节都无法表达。

从尝试拍摄几个人物,逐渐聚焦到了蔡凤侠的身上,因为她情感真挚,流露也很自然。通过真实人物视角的介入,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群体和家庭的变化。被抛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需要用一生去修复和弥补的伤疤。就像蔡凤侠,虽然她已经找到了亲生父母,但是前几天在记者采访她时,她还是会因为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在电话那端哭出声来。我听到后就觉得特别心疼,她们的这种心理创伤可能很难抚平。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江南女儿》拍摄对象:蔡凤侠

人的一生是靠家庭书写的,每个家庭都会有一本这样的书,可能是一本影册或者其他。对于这批被遗弃的孩子来说,他们出生后的第一个章节是空的,哪怕他们被领养回家,也有一个时间段是没有任何记载的。那对于失而复得的家庭来说,关于这个孩子的记忆,有几十年也都是空的,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很深的遗憾。

尤其是当我成为一名母亲后感受会更深,在拍摄上一部影片时,我真的不论每天拍摄到多晚都一定会回家去陪孩子。作为母亲还是有责任把孩子拉在身边。十月怀胎和两年的哺乳,能建立起很多本能的情感连接。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蔡凤侠生母

杜海:

其实我和韩老师都是出生在那个年代,但我们现在给观众所呈现的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另一面,他们的故事不能被遗忘。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一个作品去知道这样一段历史,以及这群人的共同经历。大家都希望社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时候不应该遗忘那些悲伤的历史和伤疤。而纪录片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可以铭记这个时代。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历史遗留的伤疤

迦沐梓:在《江南女儿》纪录片之前,我们最早看到的是韩萌的图片故事《流美孤儿》,她的影像是极具质感的。韩萌从事影像工作多年,她可以很专业地驾驭这个选题。特别是作为女性摄影师,她将镜头聚焦于女性,会更有贴近性,也能捕捉更细腻的情感。“谷雨计划”当时支持了韩萌的图片故事《何处是我家》,也就是后来发表的《江阴弃女》。我们首先被这批被遗弃女孩的故事吸引,这里面有被抛弃的人对自我的溯源,对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关系情感的徘徊。他们是一组群像,但这里面的每个女孩又不是完全相同的复制粘贴,这其中有矛盾冲突和张力体现,探讨这个时代她们为何被抛弃,不论是养不起、计划生育还是重男轻女,都在反应一个时代的特征。当时韩萌在申请“谷雨计划”基金支持的时候,题材与我们当时的评选标准:重要、唯一、迫切、可执行、可传播这几点不谋而合。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时代群像:被遗弃的女孩

回到《江南女儿》纪录片本身,它有很多意象在里面,我很喜欢里面的“气泡”——贯穿整部影片的梨树果园,可以感知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与生长、流逝、枯荣;包括影片中那只看起来脏兮兮的流浪猫,被蔡凤侠投喂,后面又在烧锅炉那段里出现,也像是对主人公的一种映射;还有蔡凤侠与已退休公安局长交流当年被遗弃现实后的怅然若失、她第一次去亲生父母家被围观时的茫然尴尬、片子最后养父带回去的小树……这些不是生硬的新闻事件呈现,它是流动的,可以回味的,也是纪录片相较图片故事创作手法上的优势。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第一次回家的蔡凤侠

从腾讯新闻客户端来讲,30分钟的纪录片时长也更适于传播,因为它体量小、内容聚焦,所以更容易被捕捉。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影片中出现的流浪猫

荐片人的行业期待

韩萌:

一直期待中国的纪录片可以有更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表达。同时,纪录片作为一个载体,应该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对现实进行反思才可以推动社会地进步。其实现在有这么多平台,而且随着技术发展,纪录的门槛变得很低,大家随时都可以纪录。
疫情在改变着世界格局,这中间有很多煎熬和挣扎。这督促着我的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是中国人这个层面,而是人类在面临着哪些共同的问题。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承担社会责任的纪录片议题

杜海:

中国的环境应该多照顾独立纪录片导演。像这次武汉疫情,可能有80%的纪录片导演都冲向了一线,但是他们的安全由谁来保障?他们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是否又有受到相应的照顾?我们可以看到国外有给到从业者相关补助,也有电影节展开放了片源供大家观看,希望政策层面能够予以中国的创作者多一些保护和帮助。纪录片需要探讨人类的共性,首先需要从业者先把个人能力提上去,包括具备选题能力、寻找人物和题材的准确度、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其次是需要有一个好的制片人去挖掘好项目。如果新人能够找到好的制片人参与自己的项目,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故事足够好,人物足够优秀,那有一个好的起点应该不难。希望大家可以扎扎实实做内容。我最近也在尝试用新的叙事方式去做及时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感受。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拍摄中的杜海

迦沐梓:

不论是前端还是后端,都需要大家适应时代,跟着时代去改变,但是一定要坚守立身之本。虽然现在生产内容很便捷,但不应该局限于眼前的价值,更重要地是多向前走一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产出反应社会现实、有故事性的内容,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会有延展性,有余味。可感知可观看很容易,同样要耐不住时间和反复咀嚼。我认为好的作品是有延展性的,也更喜欢有空间感的作品,可以解构,可以建构。2018年我们开始从公共性、故事性、时代性去衡量内容,在多元化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关注个体和个性,通过对真实故事的讲述,用事实的力量去吸引、辐射或者说服别人,打造一些符合当下语境,反映时代特征,切合用户需求并挖掘潜在需求的作品。大家一定要去观察、去吸收、去实践,不然就是纸上谈兵。可能很多人会学习吸收比较快,很多人会慢一点,但这个快慢只是一时的,重点还是一个人是不是想长久地在行业里做一些东西。很多人昙花一现,但我们的角度,是希望他们可以在行业内持续地发展。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谷雨工作室支持项目 《十年:吾儿勿忘》

荐片后记:

因为韩萌和杜海两位老师是夫妻,又一同参与《江南女儿》和《蓝天保卫战》的创作,我好奇地问了一下关于他们如何平衡家人和工作伙伴的关系。

韩萌:

有了孩子后,我现在就尽量选择离居住地比较近的城市拍摄,不愿意离孩子太远,虽然这样很辛苦,但是还是想陪伴孩子多一些。

杜海:

韩老师这两年确实很不容易,我能感受到她的纠结。我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差,但是韩老师就需要多考虑一点,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平衡方面确实很不一样,女性付出会更多一点。

实际上我们经常有创作冲突,那可能最好地解决办法就是不合作。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各拍各的。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韩萌与杜海合影

其实前些日子也有看《美国工厂》的导演夫妇分享他们的合作秘诀,我觉得适用于所有夫妻档从业者:
1.回家后不谈工作;

2.一起喝酒放松的时候不谈论工作,因为酒精会让人激动,说话会不可控;

3.有矛盾的时候,先冷静一下再去解决问题,不要伤害到自己最亲爱的人。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右边一、二:纪录片《美国工厂》导演夫妇


截图出处:《江南女儿》《十年:吾儿勿忘》
部分照片由韩萌导演提供

一个时代的背面:被遗弃的江南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