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紅棗“保險+期貨”項目順利完成賠付

中證網訊 (記者 周璐璐) 中國證券報記者4月26日獲悉,2020年4月初,中信期貨和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聯合推動的若羌紅棗“保險+期貨”項目順利完成賠付。

據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的紅棗“保險+期貨”項目開始於2019年11月30日,結束於2020年2月29日。本項目共實現賠付16.3萬元,項目的賠付充分保障了棗農的實際利益,受到當地農戶的廣泛好評。

若羌縣位於新疆東南部,是全國的紅棗種植大縣。全縣紅棗種植面積23萬畝,年產量約8萬噸。不過紅棗產業存在集中度低、市場收購標準和收購價格混亂等現象。棗農長期受此困擾,對紅棗風險管理產品的需求迫在眉睫。2019年4月30日,鄭商所的紅棗期貨正式上市,為紅棗的價格風險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這次項目中,中信期貨子公司中信中證資本創造性地使用了觸價鎖賠亞式增強期權結構和二元期權相結合的方式。均價的設置使得極端行情帶來的巨幅波動造成的影響變小,而且和農戶分批賣紅棗的模式相吻合,同時降低了期權費成本,提升了賠付的概率。二元期權結構的設置則使得行情單調上漲或下跌幅度低於預期的情況下,仍然能保證一定程度的賠付,給予農民全方位的風險保障。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給後期的保險理賠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疫情期間,新疆為防止疫情的擴大,實行了嚴格的管理措施。相關單位不能正常到崗上班,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都無法正常的開展理賠工作。在控制措施放鬆之後,中信期貨和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共同克服各項困難,加班加點,終於及時完成全部農戶的賠付,為本次“保險+期貨”項目寫下了圓滿的一筆。

“保險+期貨”項目的發展,為農民利用期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它把複雜的期貨期權專業知識轉化為相對更容易理解的保險條款,使得期貨和期權這樣的風險管理工具能夠在更大範圍內得到推廣,從而達到更好地為產業服務的目的。中信期貨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紅棗產業提供更加精準的風險管理方案,為服務實體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