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取代伯益繼位,是世襲制的必然,還是權利的使然

在堯舜禹的那個年代,都是禪讓制。禹的兒子"啟"的繼位就是世襲制的開端。

什麼叫禪讓制?


中華五千年|啟取代伯益繼位,是世襲制的必然,還是權利的使然

堯帝

在古代,只有三位帝王的帝位是禪讓而來的,就是堯舜禹三位帝王。而堯是繼黃帝之後的第一位部落首領,後人稱之為堯帝。而在堯帝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並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女繼位,而是選擇了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舜。

堯在位九十八年,其中考察舜和讓舜參政、攝政就用了二十八年,可見禪讓前的考察是多麼的重要。堯帝退位後,而舜理所當然就成為了天下共主。

中華五千年|啟取代伯益繼位,是世襲制的必然,還是權利的使然

舜帝

舜在位期間,比起堯在位時,還要關心民間疾苦,經常遊歷四方,為百姓排憂解難。而等舜年老後,同樣也為繼承人而煩惱。因為舜的兒子商均和堯的兒子一樣的不爭氣,所以,就選擇了治水有功的大禹作為繼承人。這種傳位以德不以親的做法,就叫做"禪讓"。

世襲制


中華五千年|啟取代伯益繼位,是世襲制的必然,還是權利的使然

大禹

禹在位期間精圖勵志,四處征戰。這個時候,諸侯朝貢的貢品也越來越多,君王的權利越來越大,帝位也變得越來越誘人。禹也越來越覺得不該把自己打下的江山禪讓出去,打算打破禪讓制讓自己的兒子啟繼承帝位。

禹表面上不動聲色,選擇了公正廉明的皋陶,可是皋陶身體不好,很早就去世了。接著,禹又選中了皋陶的兒子伯益作為繼承人,讓他輔佐自己。但是,背地裡卻教啟治國安邦之道,讓他與各路諸侯見面,以此來拉攏人心。漸漸地把朝中所有管事的官員也都換成了啟的親信。而這一切,伯益卻毫無知情。經過幾年的精心佈置,啟的勢力已經遠遠地超過了伯益。

中華五千年|啟取代伯益繼位,是世襲制的必然,還是權利的使然

在會稽山開諸侯大會

就這樣大約過了十年,禹已是風燭殘年。雖然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但還是放心不下國家的政務,便出巡東南,在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上再次召開諸侯大會。諸侯大會剛開完,禹就一病不起,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按照堯舜時代的慣例,繼承人伯益要守喪三年。在三年期滿以後,還要隱居一段時間以表示謙恭 ,才可以繼承王位。這對於啟來說,是繼承王位的絕佳機會,果不其然,還沒等伯益守喪回來,各路諸侯已經紛紛進朝去見啟了。

伯益看著本該屬於自己的王位就這樣被啟奪走了,他本想和啟抗爭一下,可是,這才發現,自己與啟的實力相差的不是一點點,根本就無法與啟對抗。之前被啟拉攏過的諸侯,在這時站出來紛紛說,啟才是個賢能而英明的人,而伯益雖然輔佐過禹,但是時間很短,而且表現出的才能也遠不及啟,天下應該歸有能力的人掌管,由啟來繼承帝位。

中華五千年|啟取代伯益繼位,是世襲制的必然,還是權利的使然

中國第一位開國皇帝—啟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伯益看大勢已去,便昭告天下,說自己的能力不如啟,便退掉王位,由啟擔任。啟看到伯益主動讓賢,自然高興。謙虛一下就繼承了王位。從那以後,世襲制便一直延續了下去。

啟繼承王位當然也不是很順利,其中就有反對啟繼位的有扈氏部落。有扈氏部落認為啟繼承王位違反了禪讓制,也違背了道德標準,於是就打出了反對啟繼位的號召。

從古至今,任何一位帝王,都不可能允許質疑自己登上帝位的人或部落存在的。於是,啟就發起了攻打有扈氏的戰爭。在開戰之前,啟為了鼓舞士氣,在誓師大會上指責有扈氏輕侮五行,怠慢遺棄天子任命的三卿,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國命,而他則是奉行上天的命令的執行者,要對他們加以懲罰。

經過幾次激烈的大戰,啟終於滅了有扈氏,地位也得到了鞏固。有扈氏是舊傳統的維護者,史書說他“知義而不知宜”,啟的勝利反映了當時社會觀念已經有了很大變化。

中華五千年|啟取代伯益繼位,是世襲制的必然,還是權利的使然

啟在鈞臺開諸侯大會

平定戰亂之後,為了能讓天下人都看到反對自己的下場,對有扈氏殺一儆百,同時也為了進一步籠絡諸侯、樹立自己的威信,啟便學父親的樣子,在鈞臺(今河南禹州)召開了一次規模空前的諸侯大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鈞臺之享”。

中華五千年|啟取代伯益繼位,是世襲制的必然,還是權利的使然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

通過平定有扈氏的叛亂和舉行“鈞臺之享”,啟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此後,他又採取了很多鞏固帝位的措施,如將天下分為九州,派遣官員去治理;還建立了專門的國家軍隊,以維護統治者的權利;宣佈取消禪讓制,而以世襲制代替。這種種措施表明,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誕生了。

啟的一系列做法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觀念已經開始轉變。禪讓制轉變成世襲制是當時社會的必然發展結果。

但據考古發掘表明,堯、舜、禹的那個年代,應該是貧富差距太大,所以,才會邁向階級社會。而且就算是處於原始社會,動物界想要產生王者,都會經過一番爭鬥,何況是高級動物的人類世界。禪讓制的說法是否太過於理想化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