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批判"媽媽了!每個脾氣暴躁的媽,背後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

前段時間聽網上的育兒講座,講座的主題是《娶錯老婆毀3代,這2類女孩沒有資格做母親》。

這堂課,就像是一個媽媽們的大型批判現場。

最開始,老師講述了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媽媽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一段還是比較和諧,但是後半段:這2類女孩沒有資格做母親,這種觀念引起了女性的強烈不舒適。

別

首先我們看下這位老師表達的這2種沒資格做母親的女孩類型吧

1、有“公主病”

老師給出的理由是:

有“公主病”的女人,一般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女孩,生活大部分靠父母操持,懶惰、矯情、性情古怪、生活不能自理,結婚後需要有老公寵著,孩子大了要孩子寵著,這樣的女人則呢麼有資格做妻子,做母親?

別

2.強勢嚴厲、脾氣暴躁

老師給出的理由是:

嚴厲的媽媽總是慣於強制、簡單粗暴的作風式教育,不容置喙說到做到。這種強勢嚴厲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

最後給出了一句疑問:作為女人,就應該操心家裡的大小事務,更是操心孩子教育和生活,哪怕是生活中有很多不順心的小事,哪怕是你的老公不管孩子的教育,那都是應該的。

不能給孩子一個溫暖有愛的成長環境,而只是一味地強勢命令,孩子又豈能更好地成長呢?

別

別"批判"媽媽了!每個脾氣暴躁的媽,背後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

對於這位老師的觀點,我不敢苟同,首先是“公主病”

我一沒有性格扭曲,二沒有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老公、孩子願意把我寵成小公主,幹您何事?

別

其次是“強勢嚴厲、脾氣暴躁”

課程結束後,跟很多同堂課的媽媽溝通,發現百分之99的家長都不同意這種觀念,反而大家的想法都是:

別"批判"媽媽了!每個脾氣暴躁的媽,背後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

別

有一位新晉寶媽說的話,簡直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除非天性暴力的女人,否則誰婚前還不是個小公舉了?

婚後面對一個忙的整天不著家一心撲在工作上的老公,一個女人整天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接送孩子伺候孩子吃喝拉撒睡,還得配合老師配合孩子學習

別

像我這樣,一年只能上半年班掙的還是老公好幾倍,為了配合他那有名無利的工作放棄自己的事業心只能當個沒事業心的職業小女性,看著同事出差出去掙大錢只能放棄,不敢去外地出差和培訓。

只要孩子上學,晚上出去聚會都得先回家給孩子準備好晚飯的一職場女性,我要再脾氣溫順不發火我就是神不是人了!

別

中國有句古話,叫“子不教,父之過”,怎麼到了現在,反而全成了媽媽的事情了?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媽媽當然要梳理好自己的情緒,但是,學習為人父母是夫妻雙方的事。

孩子成長中爸爸應該承擔的責任更大,有一個溫柔的爸爸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太重要了,在中國總是忽然了爸爸的言行。

別

我知道你家那位,總是用同樣的藉口說“我工作、事業很忙,哪有時間帶娃?”但是你看看美國總統奧巴馬。奧巴馬曾經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到:

“我生平最驕傲的事情,就是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戰中,我也從來沒有缺席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你家那位難道有奧巴馬忙嗎?忙只是藉口,事實是不負責任。

別

好好做父親,才是男人最應該珍重的一份事業。

經常聽到身邊一個朋友吐槽:為什麼父母不需要持證上崗呢?孩兒他爸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別

做一名好母親是一種天性,但是做一名好父親是修行。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男人一輩子有兩次成年,一個是自己的18歲,一個是孩子的18歲。”

樊登博士私房書;澳洲年度銷售書;美國 Choice Magazine 年度十大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澳大利亞“國民好爸爸”、澳大利亞 勳章(AM)獲得者,轟動澳洲的“好爸爸養成計劃”發起人 布魯斯•羅賓森

別

在寫這本書之前,作者以嚴謹的態度對澳大利亞各界人士——包括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頓、國際著名導演梅爾•吉布森等進行了超過1000小時的深度訪問,共同探討忙碌爸爸如何在家庭與工作間找到平衡、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別

書中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照看孩子。一本書不過是49塊錢,也就是我們的兩盒煙錢,卻能讓忙碌的我們依舊成為一名合格好父親!趕快買回去,給孩兒他爸看吧!

別讓他們用忙當做不管孩子的藉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