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以不變應萬變。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如期發佈了經濟報告,一季度GDP下降了6.8%,這個數據對於習慣了高增長的我們來說是第一次見到,也說明了疫情的衝擊有多大。

經濟衰退,以不變應萬變。

我們可以看到,一季度只有金融和IT是正增長,其餘都有不同程度的衰減,住宿和餐飲業甚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3%。

這似乎也印證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4日所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為-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以不變應萬變。

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甚至直言,流行病危機造成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計損失可能達到9萬億美元左右。170多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預計將收縮。

毋庸置疑,我們正在經歷的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災難,世界格局也將因此改寫,要做好最壞的準備。

因為疫情,全球各國封城、封國,阻斷人流物流,阻斷交通運輸。被迫在家無法工作,讓很多人難以生存。現在美國申請失業金的人數已經超過1600萬人,佔全美總勞動人口的10%。

儘管我們國家最早控制住疫情,也在積極復工復產,但還是有很多公司沒撐過這個冬天。根據數據,今年第一季度有超過46萬家企業倒閉。

經濟衰退,以不變應萬變。

部分數據截圖

這麼龐大的數字背後,有多少家庭陷入困境?

就算不關注這些新聞,我們也能從身邊餐館的倒閉、店鋪的轉讓、公司的裁員和朋友的失業中,感覺到今年的艱難。

即使工作得以保留,但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公司也實行了不同程度的節流自救以應對危機,比如降薪、停薪留職等等,弄得人心惶惶。

公司難,員工也難;公司要生存,員工也要生存。絕大多數人都是靠著每月到手的工資過日子的,降薪失業對他們而言是極大的打擊。

不是不願共克時艱,而是實在有心無力啊。

有位朋友小李也因為這事兒唉聲嘆氣,他2013年就去了廣州打拼,去年年底如願按揭買了房安了家。

今年回老家前,他早早買好了返程的票,等著按時復工,誰料想疫情突然爆發,一切計劃瞬間被打亂了。

2月初公司宣佈,薪水按照50%發放直到疫情結束。可是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吃穿用度、房貸、信用卡欠款每月都離不開錢,這點工資根本無法支撐正常生活的運轉。

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壓力可想而知。他跟我說,自己苦點沒事,但是一想到家人也要跟著受委屈就心裡難受。

其實成年人的世界,所有的焦慮和煩惱來源,繞來繞去逃不過一個“錢”字。過的好不好,怕不怕降薪裁員,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你有多少錢?

錢越多,就越有能力應對突發變故,陷入困境的可能性就越低,意味著抗風險的能力也越強。

說到底,錢才是成年人最大的底氣。

從前生活風平浪靜的時候,很多人要麼奉行及時行樂原則,花唄信用卡能用多少用多少;要麼月月還貸,無錢可存。

等意外真正來臨時,才知道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如此之低,熬不過一場疫情,扛不住一次降薪,更抵擋不了一場疾病的侵襲。

比如這次新冠肺炎,武漢一位ICU主任醫師曾說過,搶救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症患者,從住院到能基本出院,用ECMO治療,大致要花近四十萬左右的成本,不用ECMO也要二十萬左右。

好在後來確診患者已經有國家出面兜底治療費用,不必過於擔憂,但若是平時患上一場類似的重病,我們沒有足夠的儲蓄,又能寄希望於誰幫忙呢?

拿最常見的癌症來說,治療包括檢查、住院、手術、化療等多項加起來就高達幾十萬。

經濟衰退,以不變應萬變。

醫療科學的發展,尤其是越來越多新型抗癌藥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延長了患者壽命。

但這治病太貴了,一片抗癌藥上千,一個月藥費好幾萬。在這樣的花銷下,有幾個家庭能不喊窮呢?

想想我們的朋友圈,劃過了多少條眾籌信息,他們原本也是生活美滿的家庭,卻被不幸砸中,從此陷入陰霾。

患病之後,家庭的生活金、孩子的教育金、父母的養老金,全都得用作治療費用,甚至遠遠不夠。當下已經捉襟見肘,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呢?

年輕時覺得談錢庸俗,經歷了很多才明白,擁有錢就擁有選擇權。它能讓你過更有品質的生活,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父母生病時,可以選擇更好的醫院更有效的藥物。

除了健康,錢也是一種免疫力。

我們都是普通人,命運的安排,或許無力改變,但至少可以抱緊救生圈,保證自己不被潮水吞沒。

與其陷入焦慮的情緒泥沼裡,不如利用這段時間,反思一下自己在工作、生活、資金管理上的得失。

在這裡認真給所有人提個醒,加強保險配置意識,不要等災難發生後才想起救命稻草。每個人這輩子都會遇上疾病,是否受到影響,區別在於有沒有提前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