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不好全因讀書太少”,聽聽就好,這話可不見得全對

有家長問:“真的讀書多,閱讀就好嗎,作文就好嗎,語文就好嗎?”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難作出,因為裡面有太多的未知數。

第一,語文好是未知的。

一種是指語文素養高,比如說話出口成章、寫作下筆有神、朗誦聲情並茂、讀書融會貫通;一種是指語文成績好,在語文考試中能拿高分。

這個語文好到底指哪一種並不確定,此其一;語文成績好的標準也不確定,得看學段、試卷難度、心理預期,比如小學低年級難度不大的試卷,考不到滿分不叫好,而高考語文試卷150分能考到110以上的都叫不錯了。

“語文不好全因讀書太少”,聽聽就好,這話可不見得全對


第二,讀書多是未知的。

一是讀多少才能稱得上多?一百本、一千本還是破萬卷?二是讀多少領域才能稱得上多?比如有的孩子只喜歡看漫畫或笑話書,就算讀了一百萬本類型極為單一的書又豈能稱得上多?

第三,讀的書是否有益是未知的。

舉例來說,網絡玄幻小說動輒成百上千萬字一本,雖然不乏文筆清新、想象奇特、構思精巧、佈局宏大之作,但更多的是胡說八道、胡思亂想、東拼西湊、東拉西扯的YY壞書,讀得越多,反而腦子越亂,文字越汙濁。

“語文不好全因讀書太少”,聽聽就好,這話可不見得全對

第四,怎麼讀書也是未知的。

對於一本真正的好書,有沒有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書每讀一遍都有一種新的體會,所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有的書需要反覆精讀,才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有的書必須要不斷用實踐檢驗才能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最終達到知行合一。

一本好書,如果走馬觀花,讀而不知其意,實在等同於牛嚼牡丹,大煞風景。

“語文不好全因讀書太少”,聽聽就好,這話可不見得全對

所以說,這個問題很難給出肯定答案。但是可以給出讀書的建議:

首先要會選書。哪裡有問題,就選哪方面的經典作品來讀,問題澄清了,知識閱歷自然就豐富了;其次要會讀書。以用為先,以查為法,所有肯讀的書都要盡力與自己聯繫起來;最後要多動筆。一應思考都該形成文字,無論是片斷還是完整的文章。讀寫思是一體的。

此外,為了考試拿分,還得聽語文老師教的答題技巧,不再贅言。

所以,如果有人說“語文不好全因讀書太少”,聽聽就好,可別全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