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成牛禮”,蛋蛋的憂傷

可能現在很少人知道什麼是捶牛蛋了,即使是40歲以上的人也不一定真的見過槌牛蛋的“直播”,畢竟只有在農村才有這樣的事情。


我家原來養了一隻小黃牛,隨著小牛慢慢長大,脾氣也越來越暴戾,有時候還會用牛角攻擊人。


公牛“成牛禮”,蛋蛋的憂傷


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樣的公牛得捶了牛蛋才聽話。後來我記得小黃牛被牽到打麥場上,由村裡的壯漢用繩子做好套,分別把牛的兩隻前腳、後腳套在一起。有個壯漢抓住兩隻牛角,控制著牛頭,隨著一聲吆喝,別的壯漢突然猛拉繩子,不可一世的小牛,就被撂倒了,搞得打麥場上塵土飛揚。


公牛“成牛禮”,蛋蛋的憂傷


撂倒以後,壯漢們應聲齊上,加固繩索,把牛的前腳和後腳綁在一起,並分別有人按住牛頭和牛腿。這個時候把事先準備好的夾棍(大抵就是40公分的兩個木棍,一端用繩子已經綁在一起)拿出來,把牛的睪丸夾住,並固定好,然後用準備好的圓溜溜的木棒捶打。


公牛“成牛禮”,蛋蛋的憂傷


小牛自然很痛苦,不停的“哞哞”的叫,不停的掙扎,可是它很無助,眼眶慢慢溼潤了,我依然記得那眼神。操木棒的捶打的人應該是村裡很有經驗的人,由兩個人負責用夾棍把牛的睪丸控制住,他用木棒把牛的睪丸組織擊打碎。


公牛“成牛禮”,蛋蛋的憂傷


所有的工作流程結束後,就給牛解綁了。被捶過牛蛋的牛完成這個手術以後,還得慢慢進行療養和恢復,通常是在牛的尾巴上繫上紅布條,在牛角上也掛上紅布條(可能是紅色能刺激牛運動的慾望吧),脖子裡掛上一個碩大的銅鈴,然後由人牽著在農村的鄉間小路上遛彎,大約要休整一個月,小黃牛身體得到了恢復。


公牛“成牛禮”,蛋蛋的憂傷


在那個時候,如果能聽到悅耳的銅鈴聲或者見到牛角和牛尾繫著紅布條,肯定又是一頭公牛剛剛被進行了“成牛禮”。經過這次“蛻變”以後,小黃牛進入了成人狀態,在農村拉地排車,耕地靶地都是剛剛滴。


公牛“成牛禮”,蛋蛋的憂傷


想來整個捶牛蛋的整個過程,真的很蛋疼,至於有多疼,男同胞們可以試著體會一下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