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細節、大問題,高溫天氣種植水稻,怎可不注重天氣變化?

眼下,不少地區的早季水稻種植已經接近尾聲,剛好這幾天連續高溫晴天。按理說,這樣早晚露水厚重的氣候,正好有助於水稻返青才是。卻哪曾料想,我們村有兩戶人家的秧苗出現瞭如下圖這種情況。

其中一家是被燒壞了在尼龍膜內的秧苗;另有一家是被燒壞已經移栽到了大田的禾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從圖中的秧苗,看出了是啥問題?

這圖片是本人今天(5月3日)早上看到拍下的,畫面中的水稻秧是被這幾天的大太陽“燒傷”了,從被燒傷的嚴重程度來看,如果沒有做多餘準備的習慣,估計要重新育秧才能減少損失了。

小細節、大問題,高溫天氣種植水稻,怎可不注重天氣變化?

那麼,這種燒苗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否可以預防?造成燒苗後又該怎麼辦才能減少損失呢?細妹就圍繞這3個問題與大家談談:

一、水稻秧燒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一般造成水稻秧燒苗有以下2種情況

【1】移栽前對秧苗管理疏忽,未將保溫尼龍膜揭開

為了防止動物危害;也為了能增產而提早移栽,現在大部分地區都採用了保溫尼龍膜、拋秧盤旱育水稻秧苗的育秧方法。採用這種旱育水稻秧的方法,在移栽前都是被蓋在尼龍膜內,蓋在尼龍膜內的秧苗,遇上大太陽高溫天氣,如果不揭開尼龍膜,必定會造成燒苗。

【2】為了移栽時方便撒施基肥而不被浪費,移栽田的田水蓄得太淺,因移栽田的田水蓄得太淺而燒苗,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農戶粗心大意操作不當造成的;二是有些地區的水稻田屬於“靠天吃飯”的水稻田:

①第一種原因:無非就是操作者為了方便施基肥,怕化肥被水沖走而浪費,還怕秧苗一時半會“吃”不到肥料。於是就喜歡把水田裡的水排幹才耙最後一道田,等田完全耙好了才撒基肥,撒好基肥後就不再耙田,這樣就造成化肥完全裸露在泥巴外面,加之移栽之後的3至5天之內如果遇上大太陽高溫天氣,上面大太陽曬、下面化肥中的碳酸氫銨經高溫揮發散發在只有20來天的嫩秧周圍,從而導致燒苗。(如圖二)

②第二種原因:首先來說說什麼是“靠天吃飯的水田”?就是附近沒有任何水源的大田,只有下大雨時及時給大田蓄水,才有水養活水稻禾苗,如果水稻秧苗移栽之後,多日不見下雨,就有可能會造成燒苗、分櫱少,進而減產。

小細節、大問題,高溫天氣種植水稻,怎可不注重天氣變化?

二、如何預防水稻秧燒苗的發生

當我們瞭解了水稻秧苗被灼傷的原因,就可以針對性的提前預防了

【1】移栽前的水稻秧燒苗如何預防

當稻穀種子經過催芽,再撒入育秧田的拋秧盤內進行水稻育秧時,就應該做好預防燒苗的準備。通常,在我們將種子撒入拋秧盤內,用掃帚輕輕將稻穀種壓到與拋秧盤齊平;再用竹篾拱起;最後用尼龍膜覆蓋,成為育秧小拱棚。

將已催芽的稻種撒入育秧田的前3日,一般小拱棚都是全部密閉,只要尼龍膜不被風吹開、秧苗不被水浸泡,就不礙事;到了第3天過後,我們就要留意觀察,看看如針尖般的秧尖是否開始轉綠色,如果是,那麼,每天早上8點鐘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觀察實際天氣與天氣預報相結合,如果當天是晴天,那就一定要在早上8點之前將育秧拱棚兩頭的尼龍膜揭開。如果揭開後,當天又下起了雨或者氣溫下降,那就又要馬上再將尼龍膜復原蓋好;如果揭開後,當天沒有遇到上述問題,則等到下午5點半過後,太陽下山之時再將其復原蓋好。

注意:這是預防水稻秧被燒苗的關鍵措施,不能有半點疏忽,如果出門在外,哪怕就是打電話叫鄰居幫忙揭開,也必須要做到這一點,否則就會造成被燒苗,就如本文的圖一一樣的後果。

小細節、大問題,高溫天氣種植水稻,怎可不注重天氣變化?

【2】如何預防移栽後的水稻禾苗燒苗

①預防第一種原因燒苗:適時掌握移栽前水稻田的蓄水深淺,只要近3天內沒有下中雨、暴雨的天氣預報,可以給即將移栽田的田水保持在3~4㎝深。移栽3天后,如果移栽田的田水已經變淺,趕緊灌溉新水;另外,通常在移栽前耙田時,是循環走2遍的,那麼我們在耙田走完第一遍時停下,把基肥撒進移栽田再耙第二遍。這樣操作的好處是既不會燒苗,又可以將化肥充分耙進泥裡,肥效會更持久。

②預防第二種原因燒苗:在移栽前及時做好蓄水準備工作,明知道只有天上下雨才有水,如果移栽之時大田本來就已經露出泥巴了而無處引水,應該採取2個辦法:一是不用撒基肥,可以免去化肥灼傷之後患;二是暫停移栽,等到預計要下雨了再移栽,只要秧苗還在21至26天的範疇,晚栽幾天的影響比被燒苗的影響要小。

小細節、大問題,高溫天氣種植水稻,怎可不注重天氣變化?

三、造成水稻秧燒苗後該怎麼辦才能將損失減少?

①移栽前的秧苗被燒苗的處理辦法:正常情況下,我們育秧時都會比實際用量要多撒1至2斤稻穀種子,如果發芽率不錯的話,通常是會剩下一些秧苗的,假如不是整片秧田的秧苗被燒苗,則可以採取改拋秧為插秧的方式,小心均勻的插秧,會節省不少秧苗;適度稀植,移栽後提早追肥,增加單株分櫱數量。

②移栽後的禾苗被燒苗處理:只要不是整塊田的禾苗被燒苗,一般採取下雨天或者晴天下午及時將用剩的秧苗拿去補缺,損失不會太大;如果缺蔸太多而無法補缺的,為了便於成熟期能跟得上,也為了減少損失,將幾塊田的秧苗移至一塊田補缺,同時在季節允許的情況下趕緊重新育秧,以期將被移除了的大田補上。如果季節確實趕不上了,那隻能改種其它農作物。

溫馨提示:為了日後補苗的穩妥起見,大田移栽完成後,剩下的秧苗不要馬上扔掉,以防萬一出現燒苗或者福壽螺啃禾苗而引起的缺蔸情況,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小細節、大問題,高溫天氣種植水稻,怎可不注重天氣變化?

結語:夏季高溫天氣,極易造成移栽前的水稻秧被保溫尼龍膜燒苗、移栽後的3~5天因缺水而被化肥燒苗的情況發生。其實,這種情況是可以提前預防的,只要我們經常注重天氣變化,不為了省一時之力,而簡化操作,就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