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農業種植生產中,提及“測土配方”這項施肥技術。

不論是躬耕于田間一線的種植者還探尋農業發展的技術人員,對它都絕對不會陌生。

從上世紀70年代國內開始的摸索研究,到20世紀末檢驗性的實驗推廣,再到21世紀後規模化的普及,配方施肥儼然已伴隨中國農業發展了近半個世紀。

20年前農業人堅定認為“測土配方施肥”是助推農業發展的“農業重器”,篤定的說它有未來農業的美好模樣。

20年後的今天“測土配方施肥”雖參與了農業發展,但那個農業人心裡的“美好模樣”卻依然還在未來。

配方施肥這個一直滿被期許的“農業重器”好像並未得到應有的器重,更甚的是不少種植生產端的農業人說它是虛有其表的“假把式”。

從絕大數人心中助推發展的“農業重器”到不少一線種植者口中虛有其表的“假把式”,測土配方施肥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是技術本質的問題,還是這其中有什麼誤會?帶著這些疑問,依農今天將通過“為什說配方施肥可以助推農業發展”、“誰把配方施肥做成了“假把式””、“依農對於推進配方施肥的一些客觀建議和看法”三個方面,深入的和大家聊一聊“測土配方施肥”。

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為什說配方施肥可以助推農業發展

簡單的講“測土配方施肥”就是一種比當前農民朋友慣用施肥方式更為精細準確的施肥方法,再簡單些用四個字足以概括:“缺啥補啥”。要談為什麼說配方施肥可以推進農業發展,依農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兩點來看。

一、從當前農業生產不良施肥方式帶來的“困局”看

如果當前的施肥方式已是較好,那麼配方施肥顯然就沒存在的意義,農業人總是“痛則思變”,若是沒有困局、痛處,那還變什麼呢?而從種植生產過程中反饋給我們的實際情況來看,顯然當前的施肥方式存在較大問題,持續下去農業可能會走入困境。依農認為不良的施肥模式給農業人、農業發展帶來了兩個較大的矛盾點,接下來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 高昂投資成本與農作物低產出、低迴報的鮮明對比:不論在田間地頭的聊天中,還是網上涉農的帖子裡,隨處可見的是農民朋友對化肥價格上揚的抱怨,以及對肥料越用越多的無奈。前者是由市場行情決定的,農民朋友只要用就左右不了;後者則誘因更多,但總而言之就是肥料的利用率低了,並且依農堅信若是不良施肥方式繼續下去,利用率會更低,農民用的肥會更多,終會陷入一個越來越深的惡性循環。反觀當前農民高價格買肥料,大劑量施用肥料,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什麼呢?不是作物的增產提品也不是農民的創益增收,與之相反農作物的低產出和種植收益的低迴報。
  • 日趨惡化的水土環境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全然相悖:昨天從莘縣考察蔬菜種植回來的時候,高速道旁看到一個特別醒目的牌子,上書一個老掉牙卻滿是真理的標語“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依農覺得寫給當前不良施肥方式下濫用化學肥料的情況也是十分貼切。由於化學肥料的亂用和過量使用,我們耕地的土壤在板結、在鹽鹼化,土壤和作物中的重金屬在不斷的積累,農產品的品質在下降。此外我們的灌溉水源、飲用水源也因此受到了汙染,這是比低產出、低迴報更可怕的問題,因此不良施肥方式涉及到了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的安全問題,再往大了講它正阻礙著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要知道農業是根本,只容向前的可持續發展不容殺雞取卵的眼前利益,因此這“困境”得變。
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二、從配方施肥具備的優勢看

配方施肥的優勢有很多,當然我們不聊理論概念性的那些東西,依農認為“缺啥補啥”這四個字就已將它的優勢展現的淋漓盡致。從成本投入的角度看“缺啥補啥”的施肥方式可以解決當前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中用肥普遍超量的問題,肥料用量的減少也就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再加之“缺啥補啥”的施肥方式可以精準的滿足農作物對肥料的需求,保障其較高的產量和品質,由此配方施肥可解決不良施肥方式帶來的第一個困境;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缺啥補啥”的施肥方式,可以避免肥料濫用的問題,實現精準養分供給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水土環境汙染等問題,由此配方施肥可解決不良施肥的第二困境。

綜上我們再來看,當前的不良施肥方式正阻礙農業發展的良性進程,而配方施肥可以高效的解決它帶來的困境,因此理論基礎下配方施肥可以助推農業的發展。這樣在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中推行配方施肥,怎麼看都是大有裨益,何來“假把式”一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

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誰把配方施肥做成了“假把式”

很多事情理論和實踐之間往往有著較大的差距,配方施肥也不例外。當我們談配方施肥時,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處於種植生產一線的農業人是配方施肥的實行者和收益者(當然若是搞岔了他們也是第一“受害”者),因此得他們說好才是真的好,而半個世紀的推廣實踐後,關於配方施肥卻有不少“假把式”的反饋聲音,那麼在實踐中它一定是存在問題的,不過絕不是技術本質以及方向的問題。至於誰把配方施肥做成了“假把式”,依農認為其一是它“自己”,其二是“有人”毀了它的聲譽,接下來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一、配方施肥的全面實現有一定難度

“缺啥補啥”就四個字,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是一般的難。首先“缺啥?”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包括不同作物在不同耕地土質條件下之於各種礦物養分豐缺的程度。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配方施肥時瞭解該農作物的養分需求(要知道同種作物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對養分需求有區別,同種作物不同栽培種對養分需求也可能存在區別),以及土壤中礦物養分的分佈情況(包括養分含量、養分狀態等等),顯然這是大部分農民朋友自己幹不了的事情。其次“補啥?”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當土壤、作物缺乏某種礦物養分,我們施肥時得考慮用那一種?怎麼用?才能讓補下去的肥為作物所用(要知道氣候、施肥方法、施肥時間等等都會影響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因此即便農民朋友知道“缺啥”,“補啥”的時候可能也會出現問題。當然農民朋友有農業科研、植保等相關部門作為堅實的後端,他們也在不懈的研究、推廣、實踐著配方施肥,但是我國的耕地情況太複雜了,種植的作物太多了,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全面實現配方施肥是有較大難度的,也正因此配方施肥見“真功夫”難,出“假把式”易。

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二、部分農資企業鑽了空子毀了“配方施肥”的聲譽

關於這一條我覺得不用多說,凡是當前篤定配方施肥是“假把式”的農民朋友,肯定都上過“配方施肥”的當,這裡的配方施肥可不是“真配方”。就像上一條依農所講,農業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很難全面的推行配方施肥,因此不少農資企業開始涉足,又因為配方施肥確實難,部分農資企業開始鑽空子,打著測土配方的旗號,卻不做測土配方的實事。依農曾經見過一個農資企業的銷售人員拿著簡易的土壤PH值測試器,給農民朋友下肥料配方,推行所謂的“精準施肥”,可想而知農民朋友用下去肥效如何。鑽空子的農資企業多了,農民施肥後還不如以前,配方施肥的聲譽就被他們毀了,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農民朋友口中的“假把式”。

因為“難”、因為“假”,配方施肥被扣上了“假把式”的帽子,但是沒有一件有意義的事是因為難我們則不用去做的,並且沒有一件事是因為部分人造假可以掩蓋其真相本質的,因此配方施肥得做,不做當前的困境誰來解決。那麼該怎樣推行配方施肥呢?依農個人有一些建議和看法,接下我們共同探討一下。

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依農對於推進配方施肥的一些客觀建議和看法

一、配方施肥可以先“粗”後“精”

丁是丁卯是卯的配方施雖然最終的反饋一定是最佳的,但是在當前我國複雜的農業生產現狀下確實是難以推行,那麼我們何不退一步,慢慢來。我們可不可以先做的不那麼精細,把相似產區同種作物的“粗淺”配方先做出來(當然這裡的“粗”不是假、不是粗糙,是要適應土壤,適應作物,要比以前好,要與農增益),慢慢過渡後再邁入精細。老在抖音上聽到的一句話覺得用在這裡特別適合:讓配方施肥“偷偷的拔尖”。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農業技術要深下基層

配方施肥的最終使用者和受益者都是處於一線的農民朋友,不可置否的是他們種植經驗豐富,但大部分農民朋友對於科學的農業種植技術還是有較大缺失的,就像配方施肥一樣,與其我們去採、測、配,不如把配方施肥的相關理論技術揉碎了、說白了讓農民朋友有深入的瞭解,明確它的可行,讓一線農業人出自內心的相信那個美好未來。還有不要小看農業人的學習能力,關於種植技術,只要有傳播,農業人就能把它更好的結合與實踐中。當技術武裝農業人之後,配方施肥先“粗”後“精”的速度也就更快了。

三、農資企業應該看未來而不是侷限於當下

這一條說給農資企業,商人逐利沒有錯,種地不也是為了賺錢嘛,但這錢得賺的塌心實地,配方施肥容不得摻假。作為農業人我均堅信未來農業中一定有配方施肥的一席之地,農資企業有技術、有資本,若踏實去做,必定是配方施肥最好的推行者。農資企業應抬起頭把眼光放遠些,農業之“利”在未來,配方施肥這件事先做先得。

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寫在最後,“勸勸”農民朋友

關於測土配方施肥“假把式”一說,多半是出於一線農民朋友之口,可能確實吃過它的虧,也可能只是人云亦云。最後依農想為了配方施肥的更好推行,“勸勸”農民朋友,當前施肥模式下我們是存在諸多“困境”的,這些問題急待解決,且不談配方施肥的這理論、那基礎,相信施肥時“缺啥補啥”這四個字,農業人都認可。所以即便是上過農資企業鑽空子的當,也請再接納真正的配方施肥,哪怕是為了農業相關部門植保人的苦口婆心和自己田間地頭的辛勤汗水。做農業,莫因難而不做,別為一顆“老鼠屎”拒絕一鍋好湯,配方施肥定會與農增益。

測土配方施肥,農業重器未被器重,助推農業發展假把式要成真功夫

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 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贅述不詳,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