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存在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嗎?

上古時代的世界,是一片洪荒草莽的景象。那時候飛禽走獸蛇蟲的數量非常多,而人的數量很少,人類的生活,一般是靠著婦女採集野果野菜、男子外出打獵來維持的。打來的獵物,往往只是經過簡單的切割之後就直接吃了,有個成語叫做“茹毛飲血”,說的就是那時直接生吃帶血帶毛的獵物。

歷史上真的存在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嗎?

後來有一天,也許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天上的雷電擊中了樹木而導致山林起火,熊熊的火勢令人們非常恐懼,但卻由此發現,火可以使人感到熱,而且被火烤過的動物,吃起來比生的好吃。於是,有一位勇敢的人冒險從著過火的山林中取回了一些火種,將之保存起來供以後需要時使用。這樣,人們有了火,就可以抵禦寒冷的侵襲,可以避免野獸的騷擾,同時可以吃上烤熟的肉食,因而大大增強了體質,減少了此前容易患上的各種腸胃疾病。

在古史傳說中,最早學會使用火併擁有火種的地方叫做“燧明國明國”。隨著對於火的認識逐漸加深,人們掌握了利用人工鑽木摩擦產生的高溫來取火的方法,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火了。後來,人們把第一個為大家取來火種的人稱作“燧人氏”,他為中華文明的誕生帶來了第一縷光亮。據說“結繩記事”的方法,最初也是由他發明的。 有巢氏,或者叫做“大巢氏”。

歷史上真的存在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嗎?

傳說中也是遠古時代的一位部落首領。那時的人們居無定所,運氣好的時候,可能會找到一處巖洞棲身,但巖洞內又可能非常陰冷潮溼,所以患上風溼類疾病的人很多,造成很大的痛苦。而當運氣不好的時候,就難免“天當被、地當床”地露宿野外了;這樣自然是很危險的,不僅不能遮風避雨,還會受到野獸蟲蛇的威脅。於是這位首領就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帶領自己的族人,先是採集到大小合適而且足夠結實的木材,然後選擇相對粗壯的大樹,在上面搭建了可供人們晚上休息睡覺的地方,就像鳥兒棲息的巢窩一樣。人們因此能夠擺脫潮溼的地面和野獸的侵犯,可以安心地入睡了。這位指導人們在樹上建巢,讓人類的居住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而過上“巢居”生活的首領,便被後世稱作“有巢氏”。歷史上真的存在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嗎?

關於“神農氏”,我們前面提到過,他教會了人們種植農作物,而且發明了非常有利於提高耕作效率的工具—耒耜,是我國“農耕文明”的開創者。而“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讓他從古至今都被醫藥行業尊奉為祖師爺。

東漢時代,人們將以前用動植物藥物治療疾病經驗的零散記錄結集整理成書,並將之命名為《神農本草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著作,以“神農”作為書名,也寄託著人們不忘本源、紀念古代聖人的一種情感。

實際上,上古時代的社會,語言都尚未成熟,更加沒有文字,那時的人本是無名無姓的,無論是燧人氏、有巢氏,還是神農氏等,都是文字產生以後,人們根據先民在各方面所作出的開創性或革命性的貢獻,而冠之於他們的一種帶有想象性的稱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