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最早是由袁世凱確定的


“春節”最早是由袁世凱確定的

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現在農曆的“正月一日”,歷史上稱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等;而現在過的農曆正月初一“春節”這一概念,古代是沒有的。現行的春節歷史很短。1913年,袁世凱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並同意春節例行放假。

1913年(民國二年)7月,當時北京(民國)政府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凱只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因當時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漢族節日列為全國節日不妥),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曆(農曆)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採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夏曆正月初一仍稱“春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