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1-

最近,因為朱時茂在抖音發佈的一段視頻,臺詞“老許,你要老婆不要?”意外走紅,一部37年前的愛情電影,也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電影叫《牧馬人》,講的是四川逃荒女孩秀芝,因為無家可歸,被老牧民郭大爺,介紹給大齡青年老許做老婆。

家徒四壁的老許原本不相信這樣的好事,隨口說:“那你就送來吧。”

沒想到,郭大爺當真領了川妹子秀芝進來,還給倆人辦好了結婚證。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老許太窮了,窮得只有一碗粥,他把粥端過來,說:“你吃吧,我不餓。”

秀芝要分一半給他,才發現,家裡竟然連第二隻碗都沒有。

老許不忍心秀芝跟他受苦,夜裡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40塊錢和20斤糧票,交到秀芝手裡:“你帶上回四川,回家去吧。”

秀芝一下就哭了:“你是不是嫌我長得醜?”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得到否定的回答後,秀芝堅持留下來,和老許開始了相濡以沫的生活。

他們的日子是窮苦的,也是快活的,充分表現了什麼叫做“有情飲水飽”。

秀芝勤快能幹,親自打土坯,壘院牆,做起了“小長工”,還吵著要女扮男裝,跟老許一起去放馬,撒嬌說:“一去十來天,馬都知道想家,人也不想家。”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有一回,她跟當地人去看露天電影,看到電影裡的人說:“放心吧,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特意寫下來,給老許看。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老許要往下翻,秀芝紅了臉不肯,原來,她的下一篇日記,是寫“打土坯”,可惜“坯”字兒不會寫,只能糊弄過去。

老許樂不可支,在她掌心上一筆一劃,教她寫字。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日子在歡笑聲中過得飛快,他們迎來了兒子清清,之後又得到一個好消息,老許當上了小學教師,還拿到500塊錢的補償。

牧民們都來賀喜,秀芝笑著,說了一句經典臺詞:

“我不管他教師不教師,他還是老許。他就是當上官,我也不稀罕,再放20年馬,我也不嫌棄。”

許靈均的妻子李秀芝是善良真誠的,對於丈夫是否離開中國去美國的抉擇,她說了一句發自內心的話語:

“你捨不得學校的孩子,捨不得這裡的鄉親”。

正是因為這句話,許靈均最後選擇了把根深深紮在了這片多彩多姿而飽經滄桑的國土上。

很多人銘記許靈均的父親說過的話——“婚姻本身是一種條約和義務,不管有沒有感情,都要把感情守候到底”。

也把許靈均的話語鐫刻到了腦海——“在我的生活中,突然闖進了這樣一個善良的人,好像彼此等待多年了,我們之間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

更是把李秀芝的心語永遠永遠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他就是當上了官,我也不稀罕;再放二十年馬,我也不嫌棄,我把心交給他了”。

這就是愛情的力量,這就是人生的真諦,這就是澆灌愛情之花需要的永不幹涸的滴滴清泉。

一個人把自己的心交給了另一個人,那就是愛情的誓言。

一顆心緊緊地依偎著另一顆心,那就是愛情的故事。

一個家有兩個人一生一世來共同守護,那就是愛情最完美的結局。

-2-

在觀看了這個視頻之後,大家都大呼,這才是真正的愛情,在當今社會再無矣。

以前的愛情更看重精神的交流,現在的愛情更看重物質。

但是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需求,以前飯都吃不飽,大家都窮,現在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而且以後貧富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大。

但是純真的感情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真正的愛情內涵也不會因為物質的到來而扭曲了定義。

也許就像視頻結尾所說的:

“也許生活仍有欺騙,也許前路黑暗不斷,但只要相信自己的民族,光明的未來,將永存前方。”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37年前的愛情,純粹得沒有一絲雜質。

家裡只有一碗粥,那就一起喝。

房子不能遮風擋雨,那就自己打土坯翻蓋。

那時候的人們相信,無論有多窮苦,只要兩人齊心協力,努力勞動,認真學習,就一定能過得紅紅火火。

相比而言,如今的愛情卻充滿了相互的算計。

尤其女孩們,開口閉口就是車子和房,似乎誰也不肯再像秀芝一樣,不顧一切地去愛一個人。

可是,這真的不是女孩的錯。

我們也曾經有很多不圖車不圖房的好姑娘,為了愛情義無反顧。

她們卻發現:“那些圖錢圖車圖房的姑娘,到最後都過得挺好的;那些什麼都不圖的,最後都過得一塌糊塗。”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那些嚷著只要嫁給愛情就好的姑娘,原以為只要努力,就能跟心愛的人一起過上好日子,最後卻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是老許。

給不了房子和車的男人,也未必給得起愛情。

她們真的不怕坐在自行車上笑,只怕坐在自行車上哭,哭完了還要被罵一句:“你原本就只配坐自行車!”

終於,她們不再相信:“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而是說:“如果你給不了我很多很多愛,那麼請給我很多很多錢。”

“如果你也給不了我很多很多錢,那麼麵包我可以自己賺,請離我的麵包遠一點。”

-3-

不要說女人太現實,男人和女人同樣現實。

前段時間,網上一段採訪很火。

採訪的內容,是問四個男人:“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第一個男人想了想,說:“她自己有兒子啊,她兒子可以救她啊,不用我救。”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第二個男人憤憤不平:“為什麼要救她?那時候的禮金錢,都夠救她100次了。”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第三個男人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跟我老婆,關係說實話也一般般,不怎麼好。”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第四個男人直接哭窮:“我岳母條件比我好。你看我穿這身,就知道了。”

“如果你岳母得病,你願意賣房救她嗎?”

這段視頻流傳後,四個男人的回答,惹怒不少人。

岳母是誰?是老婆的親媽呀,老婆就要沒有親媽了,該多難過,他們竟然沒一個人考慮到這點。

但也有人覺得可以理解:“鍵盤俠們知道嗎,買一套房子多不容易?別說是岳母,就是我自己得了重病,也捨不得賣房子呀!”

“女婿對岳母本來就沒有贍養義務吧,就像兒媳沒義務伺候公婆一樣。”

“房子要看怎麼買的啦,比方說女孩婚前自己買套房子,婚後婆婆病了,你讓人家賣房,那也不合適吧,一樣的道理。”

其實,這些人說的都不錯。

岳母得病,女婿賣房子來救,是情分,不肯賣房,是本分。

本分強調的多了,情分自然就會淡薄。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誰也無權站在道德高地,去譴責任何人。

白手起家的時代遠了,那個只要一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就能開啟一段愛情的故事,終於成了令人唏噓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