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柏社村一带是典型的关中北部黄土台塬,现留有窑洞780院,居住人口约3756人。在其核心区集中分布有225院地坑窑洞式四合院。据专家考证,柏社村现保存完好的地窑134院,经常有人居住的地窑25院,废弃地窑52院,共计211院,是规模最大的地窑村,有“地窑第一村”之称。


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地坑窑多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建,也有百十年的老窑和明清时期的古窑。远古厚重而古老的穴居式人文风情,是地下四合院民居历史文化的一朵奇葩。2013年9月,被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3月10日,成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地坑窑群主要集中在柏南村,在村头小路旁竖立着两块宣传牌,看过方知这里还曾经是通往照金、马栏、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咽喉要地,红军、八路军曾在此设有秘密交通站。历史上,这里因广植柏树而得名“柏社”。始建于晋代,距今有1600多年。


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渭北旱原地窖三原县柏社村


地窑民居就地挖坑造院,四壁开窑为屋,砖圈加固窑门,地面砌墙围挡,开辟专门通道。院内与地面高差在8米以上,窑顶土厚,冬暖夏凉。原来主要是自己居住,现在相当一部分,作为当地旅游民俗体验或住宿接待的农家乐了。一个院落功能一应俱全,住宿,吃饭,活动直接搞定,还有点特色。真是“进村好多树,房少很好数,猪在地上养,人在坑里住,地上框框多,窑顶任人舞”

你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居住生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