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嶺南到江南——看27位藝術家如何將廣東藝術帶到上海

從嶺南到江南——看27位藝術家如何將廣東藝術帶到上海

▬ ▏▬

2018年11月22日起

27位藝術家70餘幅作品在上海市劉海粟美術館分館展出,這是“美好時代——當代佛山2018長三角藝術交流暨佛山美術館聯盟藝術家邀請展”,藝術家們都來自嶺南地區,作品風格題材各異,與佛山各大藝術機構合作密切,體現出這一地區以中青年藝術家群體為主體的創作風貌,也讓上海市民領略到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展覽的開幕式於11月23日上午舉行,劉海粟美術館分館館長張謙主持了開幕式。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 ▏▏▬

據瞭解

佛山是劉海粟先生的老師康有為先生的故鄉,多年來兩地有著密切的文化交流,有著深厚的感情。此次展覽以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與佛山美術館聯盟開展學術交流為契機,由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劉海粟美術館分館(上海市普陀區美術館)、佛山美術館聯盟以及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共同推出的學術展覽活動。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觀摩張微微作品《我無法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

近年來,廣東佛山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市文廣新局的指導下,由佛山市藝術創作院牽頭,佛山市各大美術場館積極參與,成立了佛山美術館聯盟。從2016年開始,佛山美術館聯盟就開始了向全國各地美術館聯合機制學習借鑑交流的歷程。期間特別得到“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的支持,佛山文化藝術的管理者們得以對“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進行調研學習,在交流借鑑中奠定了兩地在學術資源、展覽資源、場館資源和推廣資源上互相支持的良好基礎。據主辦方介紹,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在拓展美術館間資源共享的廣度和深度,有效促進成員館的業務發展等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與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相比較,佛山美術館聯盟有著民營美術館比重較大的特點。兩地在展覽合作機制上的做法和經驗,對其成員單位的建設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

▬ ▏▏▏▬

嘉賓致辭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顧憶紅

上海市普陀區文化局副局長

“自2015起,我們多次組織各類主題巡展與佛山市進行了相互的交流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反響,也建立了兩地在文化上溝通交流的新機制。2016年,以“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為契機,在佛山市文廣新局桂紅副局長的帶領下,佛山市美術館聯盟來到我館進行了文化交流,讓我們與佛山的文化系統,尤其是藝術機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也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模式。這將對進一步加強兩地場館和藝術界的交流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衷心期盼兩地能以此次展覽為新的起點,共同攜手譜寫兩地文化發展的新篇章。”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桂紅

佛山市文廣新局副局長

“佛山當前正在大力打造“文化導向型”城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了向市民提供更優質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幾年來,佛山美術館聯盟與全國各地美術館聯合機制尤其是“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進行了頻繁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往來互動基礎,本次展覽是繼之前多次交流後的又一個大型學術交流展覽,必將進一步促進兩地的文化藝術合作與友誼。我們相信,通過這一類的交流合作,可以促進兩地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提高文化自信,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也熱烈歡迎長三角的藝術家多到佛山舉辦展覽、採風交流、緊密合作。”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夏金旺

佛山市藝術創作院院長

“佛山美術館聯盟經過兩年多的成長,在整合資源、擴大交流、推動地區藝術生態健康發展的共識上取得良好的進展。併成功策劃了“佛山韻律藝象南風——佛山美術館聯盟藝術季”等大型系列藝術活動,包括“N現場——當代佛山2017藝術家邀請展”等在內的40餘場精品展覽及公共藝術教育活動獲得公眾熱烈反響。聯盟各成員單位在嶺南地區有著良好的影響力,他們致力於藝術活動的開展和藝術作品的廣泛收藏和研究,是推動廣東藝術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佛山因地處嶺南文化的核心地帶,有著良好的傳統文化底蘊和海洋文化特色。同時,佛山地區長期以來得到以廣州美術學院為代表的各大院校藝術人才的匯聚與沉澱,形成了佛山地區的新興美術創作力量。”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江山

策展人、佛山美術館聯盟秘書長

“本次展覽本身是兩地策展團隊的又一次完美協作的結果。劉海粟美術館分館的團隊給予了展覽很好的支持。同時也得到劉海粟美術館阮竣館長和當地文化局的支持。這次展覽的特點之一是公立機構和民營機構聯動合作,參展藝術家由創作院和聯盟機構推薦的藝術家組成,這些藝術家與聯盟成員館有著形式多樣的合作,因由美術館聯盟成員單位與社區民眾的密切聯繫,使得他們也具有了深深紮根人民群眾中的特徵,獲得來自各個方向的認可。展覽另一個特徵是,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既有深研傳統、意境古樸的類型,也有在自己的藝術語言探索上另闢蹊徑、辨識度很高的作品,他們絕大多數具有學院教育的專業背景,個人藝術語言風格日臻成熟。這也反應出佛山這個低調、包容的城市在藝術文化生態上深厚而不乏時尚的特點。”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趙宗概

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秘書長

趙宗概對佛山和嶺南地區印象深刻,他分享了多次在佛山辦展的感受。並表示,通過兩地的展覽交流,推動兩地的藝術家們更多地走出去,實現更大範圍的學術互動,廣泛聽取來自不同地區藝術界和普通觀眾的寶貴意見,從而促進藝術思想和創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 IV ▬

現場回顧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觀摩許永成作品《無聲的夜》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觀摩孫文科作品《大嶽風雲》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觀摩黃茂強作品《槍骸》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觀摩邱大尉作品《彝族少女》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觀摩黃奕作品《為夢想奮鬥的人們》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觀摩付毅兵作品《芸芸眾生的秘密》

通過具有合法性的社會團體——美術館或畫廊“聯盟”機制化的推薦方式產生的藝術家群體組合,代表的是這一地區特別是像佛山這樣經濟發達、購買力雄厚的地區對藝術家認可和選擇的內在邏輯,同時,這也是更大地域範圍對藝術家和藝術品取捨的縮影。這些具有成熟技術表達方式的作品,是學院教育背景與個人藝術語彙自我自覺完善的結合體。它們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認同,包括市場或體制認可,成為群眾樂見,甚至大眾文化消費的對象,也成為市民群眾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激發人們去思考藝術家的創作如何面對藝術歷史的思考。

從佛山到上海,從珠江到長江,兩端都有它們各自的繁榮,但上海無疑自有佛山當下所不具備的宏大視野與潮來湧動。主辦方希望通過日益增多的交流及展出,能使兩地有代表性的藝術思想和藝術實踐進行交叉互鑑,從交流中不斷提高,健全完善美術場館運行機制,進而推動藝術家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無愧於這個美好時代的文藝精品。

▬ V ▬

部分參展作品

(按照藝術家年齡/作品類型排序)

油畫&綜合類作品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陸馳《魚塘邊的風景》

布面油畫 130×160cm

2003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黃茂強《迴響》

布面油畫 80×66cm

2002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陳長生《維納斯》

紙質水彩 105×125cm

2018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江山《悄無聲息地來臨》

布面油畫 120×80cm

2017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王永才《記憶在流逝》

紙本綜合材料 51×74cm

2017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王永《他鄉之二》

布面油畫 80×80cm

2014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許永城《無聲的夜》

布面油畫120×90cm

2016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周威《取塵記之三》

布面油畫 120×160cm

2018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黃奕《為夢想而奮鬥的人們》

油畫 120×190cm

2018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楊國強《無人雨林》

布面油畫 100×200cm

2017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嶽海喜《白夜-9》

油畫 200×130cm

2014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段俊豪《穿過記憶尋找你的那一天》

布面油畫 60×50cm

2015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付毅兵《盪漾的嬌軀》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江哲《盛草青青》

布面油畫 180×100cm

2016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蘇軍權《日出而作-榨油》

紙本水彩 110×80cm

2015年

雕塑類作品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薛里昂《鑽石美》

580×410×260mm

2004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簡錫昭《高山流水》

青銅 850×750×360mm

2013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羅志奇《力士系列一》

銅 700×500×400mm

2015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李敏《雪域魂--聖女峰》

玻璃鋼仿石 640×560×430mm

2006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張微微《雲上時光》

瓷 710×200×130mm

2016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藍之鋒《戎馬之旅》

不鏽鋼 65×45×40cm

2016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李婉麗《蘇武牧羊》

陶 大漆 蛋殼 銀箔 600×450×500mm

2018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蟻潮《紅綠1》

琉璃 金屬 300mm×300mm×2

2016年

水墨類作品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葉其嘉《清曉》

宣紙水墨 68x68cm

2016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梁國榮《歲月》

宣紙水墨180x98cm

2018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邱大尉《太空新訪者》

紙本設色 195×156cm

2014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孫文科《大嶽風雲》

紙本設色 68x136cm

2016年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總策劃

夏金旺 張謙 趙宗概

總統籌

廖雪林 簡錫昭

策展人

江山

从岭南到江南——看27位艺术家如何将广东艺术带到上海

參展藝術家名單

油畫&綜合

陸馳 黃茂強 陳長生 江山 王永才 王永 許永城 周威 黃奕 楊國強 嶽海喜 段俊豪 付毅兵 江哲 蘇軍權

雕塑部分

薛里昂 簡錫昭 羅志奇 李敏 張微微 藍之鋒

李婉麗 蟻潮

水墨部分

葉其嘉 梁國榮 邱大尉 孫文科

指導單位

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上海市普陀區文化局

主辦

佛山市藝術創作院

劉海粟美術館分館(上海市普陀區美術館)

佛山美術館聯盟

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

協辦

佛山美術館聯盟各成員館

展期

2018年11 月 22 日—2018年12月3 日

地點

劉海粟美術館分館(上海市普陀區美術館)

上海市普陀區銅川路1869號

▬ end ▬

往期精彩:

粵生活 | 粵藝術

瞭解藝術資訊 關注大粵藝術

享有更多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