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三春就是指康雍乾三朝:迎春=雍正朝

對於迎春暗寓雍正朝,我們還是根據蔡元培先生總結的索隱三法(一,品性相類者;二,軼事有徵者;三,姓名相關者。)來加以探討。

迎春=雍正朝


紅樓三春就是指康雍乾三朝:迎春=雍正朝


姓名相關者:

迎春與胤禛這兩人的名字的第一個字,“迎”與“胤”,音是高度相似的(尤其對南方人來說),這同賈元春對應玄燁是差不多的(元與玄之呼應)。另外,雍正帝姓“愛新覺羅”,其意就是“金”,而賈府恰恰被安排在金陵省,這說明二者姓名的相關性是比較高的。

品性相類者:

雍正帝此人的特點就是冷,冷酷無情,甚至可以說是涼薄。其冷酷對待臣下和兄弟的的事蹟多了,我就不多說了。而賈迎春在性子上也是與此類似的,她有個外號就叫二木頭。

軼事有徵者:

第七十三回《痴丫頭誤拾繡春囊,懦小姐不問累金鳳》中,迎春乳母被關起來了,迎春乳母的兒媳婦來了,攔住繡桔說累金鳳會贖回來交還的,只要迎春姑娘去跟賈母討個情面,救出她的乳母來才好。迎春認為這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拒絕了乳母的兒媳婦:

當下迎春只和寶釵閱感應篇故事,究竟連探春之語亦不曾聞得,忽見平兒如此說,仍笑道:“問我,我也沒什麼法子。他們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討情,我也不去苛責就是了。至於私自拿去的東西,送來我收下,不送來我也不要了。太太們要問,我可以隱瞞遮飾過去,是他的造化;若瞞不住,我也沒法,沒有個為他們反欺枉太太們的理,少不得直說。你們若說我好‘性’兒,沒個決斷,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不使太太們生氣,任憑你們處治,我總不知道。”

年羹堯為雍正帝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但雍正帝不僅對年羹堯狠,對他的妻兒也是毫不留情:

年羹堯的第一任妻子是納蘭容若之女,早逝;第二任妻子努爾哈赤兒子阿濟格的後裔,由於家世顯赫,在年羹堯倒臺後被勒令回了孃家。長子年熙之前已經病故,次子年富被判斬立決;其他幾個兒子,15歲以上的,全部被髮配到了廣西、雲貴等地戍邊,15歲以下的,也沒被赦免,而是要長到15歲再行發配。年羹堯有一女,本來已經與衍聖公孔毓圻的兒子孔傳鏞訂婚,但因為年的倒臺,被退了婚。其他女眷則多半充了軍妓,不僅受辱,命也是難保。而年家的其他子孫也都被打入黑名單,永不錄用為官。雍正對待這位曾經的心腹大臣,手段著實狠毒,令人髮指,就是要讓年家永世不得翻身。

一直以來,從來沒有人對迎春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有什麼疑問,大家都認為就是指孫紹祖。但“得志便猖狂”這句平常之極的話,卻被脂硯稱為好句,其實是難以讓人明白其好在何處。而且將孫紹祖鄭而重之放在前面加以品題,亦頗有不倫不類之處。只有當明白“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乃是指胤禎,就不奇怪了。“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正喻胤禎對其兄弟之迫害,如廢太子胤礽在胤禎登位後只有兩年左右即去世,其餘兄弟亦多在兩三年內被處置,一載正喻其急。

熙鳳其實也暗喻胤禛

當然,雍正朝雖是《紅樓夢》敘事之重點,但曹雪芹並非簡單將胤禛與書中某個人物對應,而是通過多個分身來合寫胤禛之事。賈迎春代表的只是一個皇帝任期,而真正暗寓胤禛的可能另有其人。

暗寓胤禛的人,我認為核心是王熙鳳,旁及賈敬、賈赦、賈政等人。

熙鳳,諧音稀鳳,也可稱為康熙朝之鳳,正可與判詞中的凡鳥對看;王熙鳳與胤禎在行事風格上的相似之處,自不必多說。其對迎春之毫無感情,與對尤二姐之迫害,也與胤禎對其兄弟之拘禁殺戮如出一轍。而熙鳳之才,也與胤禎類似。《紅樓夢》對熙鳳的描寫,正與對寶玉的描寫適成對照,一個是女生男相,一個是男生女相。


紅樓三春就是指康雍乾三朝:迎春=雍正朝


這裡我們先看一下熙鳳的判詞:

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其判詞為: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甲夾批:拆字法。】哭向金陵事更哀。

紅樓三春就是指康雍乾三朝:迎春=雍正朝


這個判詞的不可解之處甚多,如畫面為何是雌鳳在冰山之上,鳳不是凡鳥,這裡偏說是凡鳥,雖非不通,但顯然別有意味。

我認為其關鍵是“一從二令三人木”這句,關於這句的索解,可謂多矣,如“一從二令三休”、“人冷休”、“眾冷夫休”、“囹圄”、“檢”等。如果結合熙鳳暗喻胤禛,則其最大可能應該就是是“一從二令三殺”,“人木”為“殺”也,即胤禎對其兄弟(主要是對廢太子胤礽),始則遵從命令、過從甚密,奪位之後則把令來行,最後將他們圈禁致死,等同於殺。

鳳本為神鳥,此處偏言凡鳥,應該是暗指胤禎得位不正,末世是指胤禎登位前的九子奪嫡,對於其兄弟和曹家等是一場折磨,就是末世。第二句指胤禎之才幹。故一二句意為,在胤禎登位前的這個末世,眾人卻只知其才幹。當其由恭敬事親(從)到登位後令行天下(令),最後開始殺戮拘禁兄弟,大家才看清其面目,但此時已無法改變,只能向先帝陵寢(主要是康熙帝陵)哭訴了。金陵,此處解作先帝之陵。金本是清之前身。將金陵解作南京,寓前朝之事,也無不可,不過在這裡不合適。

冰山可能指玄燁,玄本為火,死後則為冰,鳳踞其上,似乎寓奪位。

[聰明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紅樓夢》組曲中關於熙鳳的這一曲無需多解釋,除寫熙鳳之死外,也暗寫胤禎之死,寓雖然機關算盡,最後仍因當年奪位之事而死(傳言中胤禛死於非命)。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事蹟重點還在其對家奴(於書中的王熙鳳,所指就是賈府的下人;於胤禛,則是曹家這樣的皇帝家奴)與家人(於熙鳳所指乃尤二姐等;於胤禛就是兄弟等宗室)的嚴苛。另外,熙鳳治賈政一房事及協理寧國府,均不合常情,但是否借指胤禎之得位不正,我認為不必深究。

第七十五回中邢夫人說賈迎春:

總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對兒赫赫揚揚,璉二爺鳳奶奶,兩口子遮天蓋日,百事周到,竟通共這一個妹子,全不在意。但凡是我身上吊下來的,又有一話說──只好憑他們罷了。況且你又不是我養的,你雖然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該彼此瞻顧些,也免別人笑話。我想天下的事也難較定,你是大老爺跟前人養的,這裡探丫頭也是二老爺跟前人養的,出身一樣。如今你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兩個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倍的,你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麼反不及他一半!誰知竟不然,這可不是異事。倒是我一生無兒無女的,一生乾淨,也不能惹人笑話議論為高。

這與胤禛對其親兄弟胤禎(十四皇子)是一樣的。

雍正其實有多個分身

除了真正全面影射胤禎的王熙鳳之外,實際上,賈敬等人都是影射了胤禎的某一點,這裡先將敬、赦、政三人暗寓胤禛之情狀列出:

《紅樓夢》一書常有用諧音喻某意之處,這是不必多說的。但是,如果將賈府男性名字列出後,就會發現其諧音多屬暗寓褒貶者,這就有奇怪之處。如賈敬諧假敬,賈赦諧什麼不是很直接,本人以為就是“假赦”,見下文;而賈政諧假政或假證,賈璉諧假憐,賈蓉諧假容,賈薔諧假強等,都是比較明白的。但為何要如此諧音,恐怕多數人是很糊塗的。如謂賈府男性名字都屬對賈府或對其本人之諷喻,則多有不符。如賈敬和假恭敬談不上有什麼關係,賈政與假政或假正經更聯繫不上(賈政是真道學);至於賈璉,從其對石呆子和尤二姐之事來看,倒是多少能看出一點憐憫之意。餘者賈蓉等更不必多說。至少我們從《紅樓夢》的文本中是考索不出。

不過,如果把這些名字看成是對胤禎之諷喻,則意思就很清楚了。所謂假憐、假容、假強都可與胤禎聯繫起來。如假容,似乎就暗寓胤禎即位之初對胤禩看似很包容,而雍正四年即對其下手:

戊戌,集廷臣宣詔罪狀皇八弟胤禩,易親王為民王,褫黃帶,絕屬籍,革其婦烏雅氏福晉,逐回母家,復革民王,拘禁宗人府,敕令易名名曰阿其那,名其子弘旺曰菩薩保。(《清史稿-世宗本紀》)

其間是非不必討論,但於曹家而言,胤禎乃是其敗家之主因,且其宮闈秘聞經呂留良、曾靜案(載於《大義覺迷錄》)被廣為傳播,雪芹乃將其列為諷喻之重點,是十分自然的。

下面我們重點看賈敬、賈赦、賈政之事與胤禎之聯繫:

賈敬,假敬也,寓胤禛對康熙之假孝假敬。史有明文,康熙進入晚年後(康熙四十七年後)曾兩次大病,胤禎都在一旁侍候周全,頗為恭敬;但到了康熙去世這次生病,胤禎卻並未留在康熙身邊,卻是不斷遣人探問消息,自然有策劃奪位之嫌疑。康熙死後,胤禎甫一登基即對其政策大加更改,更對先朝舊臣無一點優容,古人有“三年無改父之道,謂之孝也”(論語)之語,而胤禎則對康熙帝政策全然改弦易張,孝是肯定談不上了(不論歷史如何評價,但對曹家這些昔日寵臣來說,自然是頗有腹誹之意)。而胤禛發佈的玄燁遺言云“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而玄燁與胤禛二人性格絕不相類,這句話的造假可能性也就很大。至於民間傳說的因胤禛導致玄燁心疾突發而死亡,則更是難以證明胤禛對玄燁的恭敬與孝道。

另外,賈敬因服金丹而死,正與傳聞中的雍正之死相合;從弘曆一登基即大肆驅逐僧道,說明胤禛之死與丹藥的關係並非毫無根據,民間當然更是寧可信其有了。

賈赦,假赦也。雍正七年,爆發了曾靜、張熙投書勸嶽鍾琪反清案,並由此引發了呂留良案。曾張二人致嶽鍾琪的信中稱胤禛“奪位、逼母、好色”云云,結果被嶽鍾琪檢舉。但此案之結果大出人意外,胤禛沒殺曾靜,卻讓他充當活教材,去民間“挽回影響”,宣講胤禛之仁德。胤禛並刊行《大義覺迷錄》一書述曾靜之悔悟,不料反使宮闈秘聞被弄得天下皆知。故弘曆一登基馬上派人將曾靜抓回處死,並銷燬了《大義覺迷錄》。以此而論,當初曾靜之被赦,實等同於假赦。

此案牽涉宮闈秘聞,其與胤禛之關係在當時堪稱是盡人皆知的。賈赦為一好色之徒,而曾靜等亦稱胤禛“好色”,其間不可謂無因。作為人名來看,以赦為名絕非常用,宋賈似道之父名賈涉,陳勝亦名涉,但赦之為名,則幾乎難以見到。但如果結合此案看賈赦之名,就不會奇怪曹公會給人取這樣一個名字。

另外,賈赦有強奪石呆子扇子之行為,而胤禛對曹家和李煦有抄家之行為與此類似。這亦是胤禛與賈赦的一個關聯。


紅樓三春就是指康雍乾三朝:迎春=雍正朝

賈政


賈政,假證也,或假政,前者暗寓胤禛登位後為自己找的繼位理由蒼白無力;後者則明指胤禛得位不正。賈政的字號為“存周”,則寓意更明顯了;“存周”一般是用來指周公的,周公在歷史上一般是認為其自己曾作過七年的王,或作過攝政,雖然其功績不容置疑,但在王莽之後經常會與篡位聯繫起來。賈政身為人臣,用這樣的字,是極不尋常的,現實中肯定是沒人敢用的。曹公給賈政取這樣的字,諷刺胤禛的意思是很明顯的。對像賈政的名和字這樣明顯的諷喻,如果還有人說《紅樓夢》沒有影射,那我們只能認為他是睜眼說瞎話。

賈府正式出場的文字輩三位男性,都與胤禛有關,蓋胤禛乃是對曹家興衰最有影響和讓曹公刻骨銘心的一位人物,因而也就成了曹公諷喻之重點。

結語:

雍正奪嫡的故事在今天已經被我們的電視劇拍爛了,所以一看到這個故事大家就有審美疲勞。然而,在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時候,寫這玩意還是有極高風險的,曹雪芹作為旗人,其待遇比漢人要好點,這讓他能以較隱晦的方式把這一事情記錄下來(雍正帝即位是否合法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我們只要知道曹雪芹等人認為非法,且當時有這樣的傳言就可以了)。

當然,胤禛奪的是誰的位,本是一樁疑案,最大可能指廢太子胤礽,也可以是十四皇子胤禎,但我以為不必指實,只要明白他是胤字輩中人就可以了。賈寶玉與賈璉和迎春是同輩,賈璉和迎春還是同父;而胤禛與廢太子胤礽和胤禎也是同輩,胤禛還與胤禎同母;賈璉、王熙鳳與迎春的關係,正和胤禛與胤禎的關係類似。不論胤禛與胤礽或胤禎誰即位,這一時期都可以稱為“胤朝”,胤就是迎,所以:

迎春=雍正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