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每一個目標當做高考

曾經問過很多人一個問題,高考累嗎?收到的答案,過半都是不累,因為有明確且唯一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做的越來越好的,所以每天都很有幹勁。

如果把每一個目標當做高考

回想一下高三的那段時間,確實是每天都很充實呀。第一輪第二輪複習,穿插著大大小小的模考,學習上被填充的滿滿當當的同時,精神上也是高度集中,所有的努力都是奔著高考,想考一個好成績,實現自己的大學夢,所以每天都是為明確目標努力的一天。

在這種看似不停學習的情況下,本來以為會很疲累,但是恰恰相反,我們會感覺到無盡的動力,掩蓋了生理上的疲勞。每天醒來想的是今天要複習哪門學科,睡覺前也想好了明天要做哪套考卷,我們所有定下的小計劃都是為了實現心裡的那個大目標,有條不紊,腳踏實地。

如果把每一個目標當做高考

其實仔細想想,高三應該是很多人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巔峰時期。無論是能背下大量的詩詞名著、時事政治、歷史典故等的文科生,還是能演算出物理運動、化學反應、數理運算的理科生,現在回顧高三都會震驚於當時的自己,怎麼能如此優秀!

這一切的原因,首先歸功於高考這一個堅定的目標。當你有了目標,你就有了動力。那個時候的我們,都知道想要去到自己夢想的大學,不努力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不管是學渣還是學霸,大家都會在最後關頭抱著再努力一把的念頭一直堅持。

其次是所處的環境,當你看到身邊的同學都在努力的時候,再自詡不愛學習你也會被帶動。而且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到了最後關頭,遊戲裡也好戀愛也罷,這些誘惑都會降到最低,你會在心裡跟自己說,再忍忍吧,等考完了再去浪再去瘋,那也是你抵抗誘惑最硬氣的一次。

最後是你能看到努力的成果,每一次的模考壓力,都會成為鞭策你的力量。應試教育的好處在於,你的努力是能得到反饋的。英語不好可以拼命做題提升語感,綜合科不好可以在題海里摸清套路。所以你能在不斷的努力中獲得進步,找到自信,更加有向前的動力。

如果把每一個目標當做高考

但是步入大學,走出社會之後,我們已經很少像高三時一般晚睡早起,天天做題學習了。甚至不少人朝九晚五,雙休不加班,可是總是覺得自己很累,沒有拼勁,究其原因,也不外乎前面三個原因。

工作後的我們,大都處在一個迷茫的狀態。每天機械地完成自己手頭的任務,領著一份過的去的薪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但是總會間歇性感覺不安,繼而煩躁。

而我們身邊的同學朋友,經常處於,混的好的望塵莫及,混的不好的渾渾噩噩。處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我們,想要拼搏感覺成功遙遙無期,然後安慰自己好歹不是最差的,給自己找藉口,逃避現狀,得過且過。更何況有大量的玩樂誘惑,不能抵制的話,玩的時間都不夠,更別說奮鬥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經常感覺看不到努力的回報。工作不比考試,努力就可以有所好轉。有些人每天在工作崗位上加班加點,但是依舊沒有升職加薪,用的勁不對也拼不出成績,所以忙忙碌碌毫無所獲從而喪失信心,看不到收穫的希望,沒有目標,心理生理雙重疲憊。

如果把每一個目標當做高考

所以設想一下,如果把我們現在的每天當做高三,把我們想要奮鬥的目標當做高考,情況是不是會不一樣?

所以還在迷茫,感覺每天都很累但是一事無成的朋友們,不妨冷靜的想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然後將它設定成目標。用高考時的心態努力一把,感覺方向方法錯了就去學習改正,不停的努力奮進。

而且,你要給自己心理施加暗示,最懶的永遠是窮人。你在不停為自己找藉口的時候,別人都在努力,這樣的話你永遠都在別人身後,越甩越遠。有壓力才有改變現狀的動力,不妨給自己設置不同的小目標作為自己的考核,讓他們成為你的成功基石。

如果把每一個目標當做高考

就算最後沒有成功,跟高考失利一般,你也不會後悔,好歹拼過啊,而且拼搏的時候真的是感覺人生最有意義的時候,充滿幹勁目標明確,信心滿滿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而且相信自己,這樣做了之後,你絕對不會永遠都是失敗的,總會有超常發揮登頂的那一天!

如果把每一個目標當做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