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說起矩聲,大家最大的印象莫過於售價過萬元的元素系列,以其旗艦機型 element-x 獨挑大樑,可以說是國產高端市場為數不多的擁有此等氣度的品牌產品。大邪神曾經拜訪矩聲的西安公司,深度體驗了其產品,並且瞭解了其“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設計思路,包括基於unix的element頁面設計,以及基於APP的軟硬件配合設計,都令我印象深刻。

這一次大邪神為大家帶來的,便是element家族的最新作品,也是目前售價最低、定位最親民的產品——element-i。然而縱觀整個試聽周,我認為這款產品確確實實繼承了element的血統,提供來的從聲音到操作的體驗都是上乘的,下面隨大邪神一起看看吧!


硬件篇:

我們先開個箱,大致佈局已經還原到最初的狀態,我們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的配件並不很多,但是每一個都值得說道。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首先是電源,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適配了各種不同規格的插頭的電源,事實上應對不同層次的發燒友,電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幾乎所有音響燒友都會直接將強插改成美標,也有不少過渡期的燒友併為來得及做這方面的升級——與其讓燒友自己糾結如何折騰電源線,不如一次給配齊。

然而又有一個疑問,玩電源的燒友不大都玩箱子嗎?element-i明明配了耳機口呀!這個待我慢慢為大家解惑,等到大家看過了這些,將會大呼:這真是一個不簡單的機器。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我們來看背面圖,順序從右往左。

第一組:接地線和電源。地線接口連接模擬地核可以非常有效的減少噪聲。供電方案為獨立供電,給發燒友更多可操作空間。

第二組:天線、網線、USB的U盤插口。根據官方介紹,每一顆U盤插口都能提供最大500mA的電流,兼容多種格式,至於其操作,我們在軟件篇細細聊。天線和網線都是為了接收網絡,通過網絡可以更好的操控和更多的使用體驗,這一部分我們也等到軟件篇細聊。

第三組:同軸、光纖、USB AUDIO、IIS LVDS。前三者大家都比較熟悉,最後一種可能是形體為HDMI類似,應該是連接數播的接口(大邪神家裡沒有數播,尷尬)。

第四組:XLR、RCA。RCA為了連接獨立的功率放大器,或者規格更高的耳放,作為臺式一體機的標配,不必多說。XLR可以直接連接有源音箱——大邪神最近非常關注這一日趨成熟的品類,個人認為,作為單純的音樂發燒友,完全可以通過購入有源箱來減少器材搭配的麻煩,將更多精力用於聽音樂本身,因此大邪神對有源箱這一品類的未來非常看好,而同時作為耳機發燒友和未來的有源發燒友,這樣的一臺前端一體機是非常滿足需要的。(西安展上矩聲與真力的搭配讓人耳目一新)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然而,光有豐富的接口和還不夠,足夠的內置運算支撐也是必不可少的。

element-i採用了FREESCALE I.MX6 系列雙核ARM處理器作為主控核心,事實上此時在機器內部軟硬件結合的非常好,不同切換非常順滑。

解碼部分使用了ESS的9028Pro芯片——這是一款規格非常不錯的芯片,調好了可以有著很大的聲音表現——事實證明矩聲這一次對這塊芯片的發掘非常到位,看來在周邊電路的設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對於旗艦element-X,據說一根線焊多一毫米都算作廢板,可見其對自己的產品要求之苛刻,不禁佩服)。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接下來是遙控器。一件產品到了一定價格就會過分注重產品體驗,像矩聲這樣的品牌所擁有的產品,自然非常注重這些細節。這款遙控器除了基礎的音量控制,還能切換不同的輸入源,非常便捷;還能直接切換濾波方案,可以微調聲音,在調試新喇叭時候這一個功能可以說非常方便了。

硬件部分到此為止,接下來我們一起探索軟件部分,準確地說是軟硬件結合部分,私以為這才是矩聲品牌的強項。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操作篇:

首先我們看一看機器內置程序,大致就是輸入、輸出等方面,現在我們先上圖: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大家可以看到,我幾乎默認都是AUTO,正如以上所說,大家知道都有些什麼內容,在這裡就不重複了。按照設計原理,AUTO模式應該是每間隔幾秒就會搜索相關設備,一旦搜索成功了就保留了下來。

事實上,我給大家放出來,在OUT PUT上面,我是將所有內容都放出來了的。在這裡想告訴大家,“三”下面的“O”是可以直接進入調整輸出方式的,算是一個快捷方式——這個在setting裡面是可以設置的,可以控制不同的內容。

分享一個小心得,每一個旁邊都告訴你有幾種選項,這是一個非常貼心的小設計,不至於滾了一圈還傻傻不知道從使用角度來說,是非常值得稱讚的。

給大家拍一下濾波器模式,總共七種PCM濾波,四種DSD濾波: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接下來給大家看一看MA Remote APP,插了一個U盤,以下是主要的截圖: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圖文]矩聲 element-i 體驗報告:優質血統下的極致體驗

我們可以看到,APP上可以完整提供我U盤歌單中的歌曲,同時可以提供一個功能更加完善的移動遙控器——這一切都基於WiFi連接。

流媒體可以登陸Tidal和Qobuz,都是音樂曲庫非常全面的流媒體平臺,基於優秀的網速可以真正實現無限音樂的家庭享受。

在我個人的設備中,可以控制不止一款矩聲產品——這一點在音展上面我有所體會,可以同時控制許多設備,而且可以分別播放控制——在同一環境下有多個矩聲設備,這一個功能可以非常便捷。可見矩聲的長遠佈局中,似乎有著做家庭綜合生態化體驗的野心。


至此,我的體驗大致就結束了,事實上這麼久的體驗,充分感受了軟硬件結合和流媒體帶來的巨大體驗紅利,這一點是非常值得稱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