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糞坑,為何沒被報復?玉帝:動一下試試


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糞坑,為何沒被報復?玉帝:動一下試試

眾所周知,道教裡面最高規格的神仙是三清,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靈寶道君,其中太上老君更是被道教奉為道祖,地位非常的高。而在《西遊記》當中,三清之上還有玉皇大帝,主宰著三界的一切事務,不管是三清還是西天如來,都要聽從玉帝的號令,這樣的規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映射了明代的宮廷,玉皇大帝便是人間的帝王,三清和如來都是玉帝手下最重要的官員,但無論代表著什麼,我們要了解到一點就是,三清的地位不可侵犯,在西遊中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糞坑,為何沒被報復?玉帝:動一下試試


豬八戒是《西遊記》中最為逗趣的角色,在取經團隊中充當著插科打諢的角色,像是整個取經團隊的潤滑劑,有了豬八戒,取經團隊便不會那麼無聊,由此看來,豬八戒是一個妥妥的小角色,在西遊宏大的世界觀下,群魔亂舞,豬八戒是最不起眼的,但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角色,曾經也幹過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把三清像扔進了茅坑。

話說這天師徒一行人來到了車遲國,孫悟空打聽到車遲國這裡有妖道橫行,殘害了無數和尚,這天傍晚便帶著八戒沙僧要去妖道常去的道觀一查究竟,道觀中供奉著三清神像,兄弟三人正在偷吃貢品的時候,三個妖道突然前來,三兄弟為了不被發現,就變化成三清神像的模樣,而原有的神像被孫悟空處理掉了,怎麼處理的呢?孫悟空命令豬八戒把三座神像扔進了‘五穀輪迴之所’,也就是古人對茅坑的雅稱,豬八戒雖然嘴上抱怨讓自己幹髒活,但迫於大師兄的壓力,還是嘟囔著去了。

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糞坑,為何沒被報復?玉帝:動一下試試


這件事問題大嗎?有朋友覺得大,笑話,三清是什麼人,剛才我們也說了,三清是道教祖師爺,而豬八戒是佛門弟子,西遊的大背景就是佛道相爭,豬八戒這樣幹,不就是打了道教的臉面?那三清能放過他?

有朋友覺得這事情不算什麼,因為三清地位崇高,不會和小輩計較,這話說得也不錯。

那到底這事情大嗎?在筆者看來大也不大,說它大是因為確實有傷三清顏面,不嚴肅處理會讓佛教笑話,說它不大是因為這件事三清確實沒有因此報復豬八戒,至於理由,筆者認為有三個。

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糞坑,為何沒被報復?玉帝:動一下試試


其一:就是我們剛才所說,三清不和小輩計較,所以壓根沒把這事放心上。

其二:三清欺軟怕硬,承接第一條,說三清不和小輩計較倒不是因為三清度量大,相反,在西遊一書中不管是道教神仙還是佛教神仙,氣量都很小,拿烏雞國國王來說,當時文殊菩薩下凡度烏雞國國王證金身羅漢,但文殊不走正規程序,變成一個凡僧和國王辯論,他是西天第一辯論高手,人家國王哪能是他的對手,幾句話被他懟得啞口無言,你想想,人家好歹是一國之王,況且你變成凡人他也不認識你,國王能不生氣嗎?於是國王把他抓了,扔在御水河泡了三天三夜,後來文殊為了報復國王,讓自己的坐騎下界把國王推到井裡泡了三年,三天換三年,真夠狠的!

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糞坑,為何沒被報復?玉帝:動一下試試


再舉一個道教的例子,鳳仙郡有個郡主,有一天因為打翻了進貢給玉帝的貢品,讓狗給吃了,玉帝覺得顏面盡失,就罰鳳仙郡大旱,並定下規矩,等到雞啄完米山,狗舔完面山,蠟燭燒斷銅鎖方可下雨,如此三年大旱,要不是取經人路過此地,解救了鳳仙郡,那按照玉帝的來,鳳仙郡一郡的人都活不成了。

所以說,神仙氣量很小的,三清也不例外,而三清之所以沒有報復豬八戒,就是欺軟怕硬,他們欺負凡人還可以,但遇到神仙他們得掂量掂量,想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空手推了老君一個倒栽蔥,你三清只是個文官,真正實力是個戰五渣,我豬八戒作為孫悟空的二弟,我怕你幹什麼?

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糞坑,為何沒被報復?玉帝:動一下試試


其三:取經是玉帝支持的,取經一事,按照哪吒的說法,是海深之善慶,天大的福緣,這也是觀音為何允許孫悟空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的資本,她肯定沒這麼大權力,肯定是經過三界之主玉帝允諾的,所以說取經團隊背後的後臺其實就是玉皇大帝,而皇帝會因為小孩子玩鬧,讓手下一個文官丟了顏面而干擾自己的取經大業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三清想要報復豬八戒也得掂量掂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